——讀《強信心 促發展》
趙義良
2025年01月03日08:5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近日,中央宣傳部理論局組織編寫的2024年通俗理論讀物《強信心 促發展》出版發行。該書立足於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關切,緊密結合新時代黨和國家事業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發生的歷史性變革,聚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集中回答了如何理解“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的深厚意蘊、如何認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義和目標任務等9個熱點問題,推動科學理論與干部群眾關切精准對接,奏響了一曲強信心、促發展的理論強音。
注重用深厚的學術思想“講道理”
時代是思想之母,任何思想都是時代的反映,是時代精神的寫照。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劃時代的體系的真正的內容都是產生這些體系的時代的需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堅持“兩個結合”特別是“第二個結合”,推動了又一次的思想解放,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偉大成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國家安全等多個方面系統謀劃、全面部署改革,形成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理論場”“方向標”“施工圖”。該書聚焦“深水區改革該如何推進”“新質生產力‘新’在何處”“新型舉國體制優勢何在”“收入分配怎樣更公平”等理論問題,綜合運用哲學、政治學、歷史學、經濟學、社會學等思想范式,講深講透了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大道理”,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從理論上深入了解黨中央的頂層設計、戰略藍圖、改革方法、制度政策背后的“大邏輯”。
注重以鮮明的實踐導向“解問題”
理論因問題而成,問題以實踐為基。實踐是最鮮活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輝煌歷史,既是一部以實踐為基礎推動理論創新的歷史,也是一部以實踐為導向不斷瞄准和解決問題的歷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領導人民干革命、搞建設、抓改革,從來都是為了解決中國的現實問題。”可以說,當代中國的每一次變革,無不以我們黨堅持實踐導向和問題導向為前提和基礎。該書聚焦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的基層實踐經驗,以鮮明的問題意識聚焦干部群眾之問,用“九張問題清單”切入經濟、文化、科技、民生等領域的問題,系統回答了干部群眾關心的思想覺醒、經濟發展、民生福祉、社會心態、文化遺產、逆全球化等熱點焦點問題,深刻闡釋了“問題”背后的“道理”、“道理”背后的“情理”,詮釋了黨中央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背后的大學問,有助於廓清一些認識誤區。
注重從國際比較的視野“看優勢”
新中國成立以來,世界見証了東方大國創造的發展奇跡。步入新時代以來,中國共產黨堅持胸懷天下謀發展,既從中國視角看待世界發展,又從世界全局擘畫中國藍圖,在國內國際的雙重時空維度中思考民族復興和人類進步,成為國際局勢變亂交織中“不變的穩定力量”。新時代新征程,向國際社會敞開懷抱的中國正在與世界各國的良性互動、互利共贏中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該書把“中國奇跡”置於世界變局中考察,用中國日益擴大的“朋友圈”、越織越密的“伙伴網”,闡釋了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打造“合作豐碑”,奏響了同世界各國合作共贏的“大合唱”,從高質量發展的本質意蘊出發論証了中國發展的內生優勢和外部勢能。
注重從宏闊的歷史縱深“強信心”
歷史是一面鏡子,能啟迪心靈、增強信心。如果沒有中華文明深沉而厚重的歷史縱深,就沒有中國特色,也就沒有我們今天這麼成功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特別是“第二個結合”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有了更加宏闊而深遠的歷史縱深,從而增強了我們黨歷史自信、文化自信。該書把中國奇跡、中國之理、中國之路、中國之治置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共產黨百余年的奮斗歷程中考察,以史講理、以史明志、以史鑄魂,從歷史縱深體現了“中國之制”的歷史邏輯,從歷史維度呈現了“兩個結合”的宏大格局,從歷史視野展現了“中國之治”的美好前景,從而增強了新時代促改革、謀發展的堅定信心。該書以“兩個結合”切入破題,標示了理解當代中國發展的歷史文化坐標,既以宏大的歷史格局標示了理解當代中國的文化標尺,也以長遠的戰略眼光標示了理解未來中國的歷史標尺。
總之,該書抓住廣大干部群眾所思、所想、所困、所惑的日常關切,用一個個鮮活的真實案例,形象勾勒出了可圈可點、立體全面的中國改革圖景,闡釋了當代中國改革發展的系統性謀劃、整體性部署,架起了黨的創新理論直通干部群眾的“知心橋”,必將激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奮進力量。
(作者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25年01月03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