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

唐任伍

2024年12月25日08:59    來源:學習時報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其發展的水平和程度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和文明前進的不竭動力。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部署2025年經濟工作時明確指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尤其是在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國內經濟運行面臨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等困難和挑戰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發揮民生“民心凝聚核、社會穩定器、經濟動力點、政治認同源”的重要作用,意義重大。

  大力發展就業,實施就業優先戰略

  就業是民生之基,牽動著千家萬戶的生活,關系著社會穩定的大局。沒有充分、穩定的就業作為保障,就無法保障人民的生活、社會的和諧和國家的安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實施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和中小微企業就業支持計劃,促進重點群體就業,加強靈活就業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保障。

  拓展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渠道。2025年預計將有1222萬高校畢業生,他們年輕有知識有想法,正值大有作為的美好時機,保障他們的就業,既是他們發揮所學所長的自身需要,又是中國式現代化行穩致遠的現實要求。因此,實施青年就業啟航、“宏志助航”等專項計劃,為他們創造條件,開發更多有利於發揮他們所學所長的就業崗位,鼓勵他們投身國家建設的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城鄉基層,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發光發熱,貢獻他們的聰明才智。同時,出台有利於青年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政策,加大對青年大學生的就業服務和指導,形成銜接校內校外、助力成長成才的服務支撐,鼓勵他們自主創業就業。留學回國人員是國家寶貴的人力資源,各級政府要關心支持他們,為他們提供同等享受就業創業的政策和服務。

  做好退役軍人就業服務保障。退役軍人的忠誠精神是國家寶貴財富,他們在維護國家安全的崗位上,不怕困難、不怕犧牲,是國家的脊梁。退役以后安置好他們的就業崗位,一方面讓他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懷和尊重,有助於激勵和吸引更多的青年人投身國防事業,增強人民軍隊的戰斗力﹔另一方面要為退役軍人提供各類學歷教育與職業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個性化培訓,提高他們適應社會就業崗位的能力。大力挖掘適應退役軍人就業的崗位資源,探索“教培先行、崗位跟進”就業模式,鼓勵優秀退役軍人按有關規定到黨的基層組織、城鄉社區和退役軍人服務機構工作,引導退役軍人圍繞國家重點扶持領域創業。

  完善困難人員就業援助制度。加強對大齡、殘疾、較長時間失業等就業困難群體的幫扶,合理確定、動態調整就業困難人員認定標准,完善及時發現、優先服務、精准幫扶、動態管理的就業援助制度。鼓勵支持企業吸納就業、自主創業,統籌用好公益性崗位,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創造適合老年人的多樣化、個性化就業崗位,加強求職就業、技能培訓等服務。招用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的用人單位,依法保障勞動者獲得勞動報酬、勞動安全衛生保護、工傷保障等基本權益。

  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空間。一方面,組建區域勞務協作聯盟,開展勞務品牌認定培育,完善就業服務、職業培訓、權益維護一體化的農村人口外出務工服務體系,為廣大農村外來務工人員開辟新的就業通道﹔另一方面,壯大縣域富民產業,推出一批適應鄉村全面振興的新業態,開發新賽道、新職業,吸引農民就近就業。尤其是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動農村低收入人口就業,防止因失業導致規模性返貧。提高農民收入水平、拉動內需,意義重大。

  發展多樣化的就業新形態。按照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的有關部署,要建設區域性行業性零工市場、功能化便捷化零工驛站等,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支持靈活就業健康發展。一是健全創業培訓、創業服務、創業孵化、創業活動支持體系,優化創業促進就業政策環境,提升創業質量。二是優化新就業形態的保障制度,擴大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傷害保障試點,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對平台勞動規則的知情權、參與權,暢通勞動者維權渠道。三是對就業困難人員、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靈活就業的,按照規定給予一定的社會保險補貼。

  大力發展民營經濟,以產業促民生

  民營經濟作為我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穩定增長、促進創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等方面,起著“五六七八九”的作用,即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可見民營經濟對保障和改善民生至關重要。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強調民營經濟是我國經濟制度的內在要素,民營企業和民營企業家是我們自己人。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指出,要落實好產業、就業等幫扶政策,確保不發生規模性返貧致貧,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民營經濟是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晴雨表、重要推動力量。近年來測度與比較各地區民生發展的研究成果表明,大凡民營經濟發展充分、營商環境優越的地方,居民的就業就好,收入就相對穩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就比較強。民營經濟發展充分,意味著該地的營商環境優越,吸引外地人口和投資者紛紛來創業投資,進而形成一個累加效應。可以說,民營經濟對民生的保障和改善起著“開路機”的作用。

  民營經濟是驅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催化劑。民生的可持續保障和改善,需要有一大批引領時代潮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作支撐。民營經濟大多是中小企業,民營企業家敢於創新,敢闖敢干,是時代的弄潮兒。據有關研究,2021年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專利申請數佔比82%,有效發明專利數佔比79.9%,在我國發明專利授權量前10名中,民營企業佔據7名,前3名全部為民營企業。電動汽車、鋰電池、光伏、5G等,都是民營企業領銜。民營經濟猶如催化劑,帶動整個社會形成創新氛圍,為民生保障和改善提供源源不斷的能力支撐。

  民營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礎因素。民生保障和改善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共同富裕。研究發現,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不但居民就業比較充足,民生水平比較高,而且財產性收入在總收入中的佔比通常也較高,居民家庭所積累的財富差距相對要小,城市居民或農村居民間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數也比較低。例如,以發展民營經濟聞名全國的浙江,藏富於民,地區和居民之間的收入差距小,基尼系數低,反映民生質量的主要指標均領先全國各省區。因此,黨中央確定浙江為共同富裕建設示范區。

  推動公共服務優質均衡發展,增進民生福祉

  中國共產黨始終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的奮斗目標,將增進民生福祉作為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本質要求,將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補齊民生保障短板、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在民生保障和改善上盡力而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續用力,使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教育作為人類社會發展的基石,既承載著個體成長的夢想與希望,又深刻影響著國家的繁榮與強盛。它既是民生之本,關乎每個人的全面發展與幸福生活﹔又是國計之要,對國家的強盛與進步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既是增進民生福祉的基礎性工程,又是一項面向未來的事業,其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國家的未來發展、民族的興盛衰落,也承載著無數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待。因此,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扎實推進優質本科擴容。這一要求就是解決教育發展中的不平衡和不充分問題,實現學有優教。

  病有良醫是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要“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這就要求一方面實施城鄉優質醫療衛生資源均等化、一體化,讓城鄉居民享受到優質的醫療衛生服務,解決看病難、看得好病更難的頑瘴﹔另一方面加強醫療保障制度建設,減輕城鄉居民因疾病帶來的經濟負擔,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風險,解決看病貴、看好病更貴的痼疾。實施醫療衛生強基工程,不僅關注疾病的治療,還致力於提高人民群眾的健康水平,使人民群眾更加便捷地獲得優質的醫療服務,保障人民群眾的身體健康,提高民生質量,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緩解社會矛盾,增強社會凝聚力。

  老有所養、老有善養,不僅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更是中華文明“尊老”優秀傳統的永續傳承。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23年末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高達29697萬人,佔全國人口的21.1%,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達21676萬人,佔全國人口的15.4%,已正式步入中度老齡化社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要“發展社區支持的居家養老,擴大普惠養老服務”。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有效應對老齡化問題,需加快銀發產業、康養產業發展,建設多樣化的適老、托老、助老、養老機構,開發適合老年人工作的社會企業,興辦老年大學,興建適合老年人的休閑娛樂設施,讓廣大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為、老有所學、老有所樂,享受到更多的民生福祉。

  人口問題是重大的國計民生,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點提出“制定促進生育政策”,表明對這一重大民生問題的重視。我國生育率持續走低,新生兒出生數量持續減少,直接關系到未來勞動力人口的數量,老齡化程度加深、消費需求降低,對民生保障和改善乃至綜合國力將帶來一系列直接的影響。因此,鼓勵生育,必須降低幼育成本、教育成本、住房成本,減輕育齡年輕人的負擔﹔建立生育保障體系,鼓勵企事業單位為育兒女性員工提供更好的職業發展機會,政府部門為育齡夫婦提供相應的產假和階梯形的生育補貼﹔將三歲至小學教育階段的幼兒教育納入免費義務教育體系,提供免費午餐,真正實現幼有優育﹔推動社會觀念轉變,讓人們更加尊重家庭和生育﹔加大對醫療科研事業的投入,提高不孕不育治療水平。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民生安全感

  “楓橋經驗”的核心是“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就地解決”。隨著影響經濟社會發展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因素的增加,基層治理中惡性事件不斷出現,直接影響居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安定。因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意義重大。

  基層是社會的細胞,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基層既是產生利益沖突和社會矛盾的“源頭”,也是協調利益關系和疏導社會矛盾的“茬口”。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及時把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是提升居民幸福指數、維護政治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有效舉措。

  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一是推動信訪工作法治化,以法治精神與先進理念作為實踐指南和實施路徑,破除基層群眾“信訪不信法”的困境,提供高效惠民服務。二是增強調處工作的前瞻性,全力推動矛盾糾紛解決在萌芽狀態,緊抓末端治已病,更抓前端治未病,推動更多力量向引導端和疏導端用力,加強矛盾糾紛源頭預防、前端化解、關口把控。三是提升普法工作感染力,在全社會普法用法,打造現代化普法多維矩陣,培育基層“法律明白人”,實現服務質量“從有到優”。四是用“智治”串聯基層治理脈絡,充分發揮智能化信息化的驅動引領作用,將現代科技轉變為惠民利民的“智治大腦”,打通各大民生服務板塊,破除舊有業務壁壘,推行“一張報表”,變“要數據”為“查數據”,構建多領域應用、全要素集合、大數據抓取的基層治理“大場景”,打造“小屏幕”惠及“大民生”,推動“一網通辦、一証通辦、一窗通辦、跨省通辦”,積極開辟各類服務線上窗口,持續打造幫辦代辦、預約取號等智能服務,實現居民掌上“點單”、網格系統“接單”、部門線上“買單”,各項民生服務“一鍵通”。

  “楓橋經驗”來自人民、服務人民,充分發揮基層群眾的力量,以黨建帶“群建”,積極發動駐地企業、“五老”鄉賢、離退休干部、行業協會、社團組織等社會力量的作用,採取多樣化的治理方式,化解基層出現的矛盾和風險,解答好人民群眾的“民生考卷”,提升人民群眾的民生安全感,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系北京師范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院長)

(責編:代曉靈、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