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李鵬

2024年12月23日08:51    來源:學習時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我國經濟運行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是國內需求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風險隱患仍然較多。2025年經濟工作的首要重點任務是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這一基調的確立,為做好明年經濟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我國需要加快轉向內需主導型經濟

  高增長、低消費是各國現代化趕超階段的典型特征。改革開放以來,國內投資需求拉動和出口帶動一直是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與之對應的是,我國居民消費率偏低,近些年平均在40%左右,遠低於高收入經濟體70%的平均水平。黨的十八大以來,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成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著力點。但近幾年國內經濟受到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等不利因素的影響,國內的消費和投資需求增長均處於下行走弱態勢,無法有效帶動經濟增長恢復到合理區間。因此,當前需要採取更靈活的存量政策和更有力的增量舉措,大力提振消費、提高投資效益,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

  標本兼治擴大國內消費

  消費是支撐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要從制約消費的關鍵環節入手,標本兼治提振國內消費。

  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推動中低收入群體增收減負,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消費是收入的函數,提高居民的消費能力必須提升居民尤其是中低收入群體的收入。當前,我國居民可支配收入佔GDP比重仍然較低,2013年是42.2%,2022年為43%,僅僅是略有提升,距離全球60%的平均水平有較大差距。可以說,我國居民勞動收入份額較低,是造成居民消費率低的直接原因。堅持就業優先戰略,清理相關影響就業的地方過度管制政策,切實保障困難群體的就業和收入機會,便利群眾消費、大眾活動。通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確保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勞動報酬提高與勞動生產率提高基本同步,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充分釋放消費需求的巨大潛力。

  適當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准。進一步落實社會保障的兜底功能和保障功能,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提高農村養老保險補貼、農村高齡補貼標准,探索創新低收入者三次分配基金設立和運營方式,提升對低收入者的社會性補償力度。健全醫療保障體系,加快建成以基本醫療保險為主體,以醫療救助為托底,補充醫療保險、商業健康保險、慈善捐贈、醫療互助共同發展的醫療保障制度體系,提升醫保報銷比例,減輕大病患者的經濟負擔,將慢性病、罕見病的藥品和治療項目納入醫保目錄。加快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改善對孤寡、殘障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的服務,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覆蓋面,加大對農村醫療基礎設施的投入,加快推進城鎮醫療資源下沉。

  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促進文化旅游業發展。人民在對美好生活的追求過程中,對產品和服務的消費層次和質量水平會有更多更高的需求。當前,我國服務業在供給上傳統服務業所佔比重過大,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不能適應經濟發展水平提高和需求結構升級的發展要求。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供給是順應消費升級、解決中低端產能過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保障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要以“兩新”政策為依托,積極推動先進制造業、新質生產力與現代生產性生活性服務業有效融合,提高供給側產業產品與需求側消費服務的匹配性和適配性。

  積極發展首發經濟、冰雪經濟、銀發經濟。目前,我國居民的生存型消費佔比仍然較高,發展型消費和服務型消費還有較大提升空間。要鼓勵各地發展首發經濟,不同城市按照功能區分差異引入國際高端、區域首店、地域特色旗艦首店,滿足國內對於高水平國際消費的需求。加快培育本土潮流消費品牌,培育形成一批以數字消費、綠色消費、體育文化消費為主的新型消費集聚區。我國已經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滿足廣大老年人的多樣化、多層次需求,不僅是實現老有所樂的題中應有之義,也蘊藏著一個規模龐大的市場。近幾年,雖然老年人在社交娛樂、養生理療、照料看護方面的需求增速較快,但老年人市場上仍缺乏豐富的相關產品、優質服務及多元化的消費模式,沒有形成健康有益的銀發經濟。要通過強化老年用品創新、打造智慧健康養老新業態、大力發展康復輔助器具等,豐富發展養老金融、拓展文化旅游服務業態,為老年人提供復合型產品和服務。借助數字技術精准、實時、快速的功能優勢,加速推進健康養老服務數字生態圈建設。

  擴大有效投資,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

  從市場運行和國民經濟運行角度看,供給與需求這一對矛盾中,放棄需求側談供給側或放棄供給側談需求側都是片面的,二者不是非此即彼、一去一存的替代關系,而是要相互配合、協調推進,推動各項政策、措施協同發力,著力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在擴大總需求的同時,提高供給體系質量和效率,推動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實現整體躍升。

  加強自上而下組織協調,更大力度支持“兩重”項目,加快實體經濟和區域發展轉型升級進程。“兩重”建設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保障,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近年來,我國以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工資水平及其增速一直處於眾多國民產業部門的相對較低水平,既因為自主創新能力相對較低和生產高質量產品能力相對不足,難以創造出較大規模的高工資水平的就業崗位,又因為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仍然較低,難以支撐普通勞動者、各層次技術工人和各類工程師持續提高工資水平,成為阻礙我國內需規模持續擴張和消費結構優化升級的重要因素。要以發行超長期特別國債為主要來源支持“兩重”建設,增強投資對優化產業結構、城鄉區域結構的關鍵作用,統籌發揮“兩重”項目和“兩新”政策的綜合效能,加快提升制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勞動生產率和全要素生產率,為提高制造業部門就業人員工資水平創造技術條件,帶動生活性服務業部門和生產性服務業部門就業人員收入水平的持續增長,為擴大國內消費需求提供堅實的產業和就業基礎。

  加強財政與金融政策配合,以政府投資有效帶動社會投資。目前,我國傳統基礎設施建設仍然有著許多短板,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需要加快布局,產業轉型升級投入力度需要加大,民生領域仍有許多薄弱環節,今后10—15年各方面投資需求依然龐大。著力擴大有效投資,提高投資效率效益,將為投資合理增長增添持久動力。下一步,要千方百計提高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結合的精准性、前瞻性、協同性,整體上發揮政府投資對有效投資的拉動作用,形成市場主導的有效投資內生增長機制,破除制約投資特別是民間投資參與市場競爭的一系列障礙,讓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基礎設施、公益事業等公共產品的供給,增強民營資本積極擴大產業投資的積極性。

  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我國城鎮化率雖然已經達到65%,但還有提升空間,不斷提高的城市生活品質將激發更多需求。要以城市更新為抓手,提升中心城市消費能級,鼓勵以中心城區為核心打造高水平商業綜合體,積極開展智慧商圈試點示范,加快創建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持續加大公共設施建設力度,不斷推進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實施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專項行動。加快改造、提升能夠適應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的商貿物流體系,構建公鐵水空“四位一體”的現代化綜合運輸體系,著力降低物流成本,暢通供應鏈物流鏈。我國縣域、農村消費有著較大潛力,但是物流成本、消費環境遠落后於城市。加快暢通農村消費市場循環,要健全縣、鄉、村三級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和快遞物流配送體系,推動供銷、商貿、郵政等部門協同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降低配送損耗及成本,進而激發縣域和農村的消費潛力。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教研部副主任、教授〕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