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俊
2024年12月13日08:43 來源:中國軍網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聚焦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完善收入分配和就業制度,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基本公共服務均衡性和可及性,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我們要深入理解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內涵和意義,推動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的整體進步。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黨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老百姓過上更加幸福的生活。”中國共產黨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追求,將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作為中國式現代化的重大任務。新時代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這就要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上,必須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做好做大“蛋糕”的同時,進一步分好“蛋糕”,著力解決好就業、分配、教育、醫療、住房、養老、托幼等人民群眾普遍關心關注的具體民生問題,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要在發展中辦好各項民生事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確保國家長治久安、人民安居樂業。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發展是解決民生問題的“總鑰匙”,民生是發展的“指南針”。民生和發展相互牽動、互為條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過程中,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改革的出發點,不斷適應社會生產力發展調整生產關系,不斷適應經濟基礎發展完善上層建筑,形成改善民生與促進發展有機統一的長效機制,推動全體人民生活水平不斷取得新突破。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任何一項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場上把握和處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問題,都要從人民利益出發謀劃改革思路、制定改革舉措。”為了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意義﹔依靠人民而改革,改革才有動力。全面深化改革,最終也要落腳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進民生福祉上來。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從人民的整體利益、根本利益、長遠利益出發謀劃和推進改革,從群眾急難愁盼的民生事務中找准改革的落腳點,多推出一些民生所急、民心所向的改革舉措,多辦一些惠民生、暖民心、順民意的實事,始終做到改革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
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當前,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比如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等。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問題導向,進一步深化民生領域改革,不斷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制度體系,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推動形成橄欖型分配結構。加快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形成中間大、兩頭小的橄欖型分配結構。要深化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體系改革,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加快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完善教育、養老和醫療保障體系。要深化社會治理體制改革,確保社會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加強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創新社會治理方式、優化社會資源配置、強化社會服務體系,推動政府治理和社會自我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實現社會有序運行與社會活力迸發相統一、相協調。
(作者單位:北京大學)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