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向華
2024年12月06日08:51 來源:學習時報
政績觀是領導干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事業觀等在干事創業中的體現。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強調領導干部要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並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為領導干部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強調,“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將其作為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的重要內容。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求領導干部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在擔當作為中創造更多業績。
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樹立和踐行為民造福的政績觀。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政黨,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根本立場。黨自成立之日起,就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確立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鮮明體現了中國共產黨一心為民的價值取向,集中凝練在政績觀中。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涉及各個領域各個方面,能否把握好“為了誰”的問題是改革能否成功的首要關鍵。領導干部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為民造福的正確政績觀,在改革中突出人民至上的價值導向,才能確保改革順利推進、取得成功。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樹立和踐行具備全局觀念的政績觀。正確政績觀強調立足長遠、著眼全局,不追求短期的表面成績,而是聚焦於實實在在為國家的長遠進步和人民的長久幸福去謀劃、去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安全以及黨的領導等方面,提出的“七個聚焦”的改革任務缺一不可,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在推進改革過程中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具備全局觀念的政績觀,從整體出發協調推進改革各部分工作,才能確保改革沿著實現最終目標的方向穩步前進。
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其復雜程度、敏感程度、艱巨程度隨之增加,剩下的大多是難啃的“硬骨頭”,像涉及深層次利益調整的戶籍制度改革、觸動既有格局的醫療體制改革等,往往面臨著不同利益群體間的矛盾、觀念的分歧以及歷史遺留問題等復雜狀況。在這樣的背景下,正確的政績觀能支撐領導干部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一步一個腳印地去化解矛盾、突破困境,進而推動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
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須把握好“五個關系”
處理好“穩”和“進”的關系。“穩”和“進”是事物兩種狀態的辯証統一,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牢記一個道理,政貴有恆。為官一方,為政一時,當然要大膽開展工作、銳意進取,同時也要保持工作的穩定性和連續性。”這是領導干部貫徹“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以正確政績觀干事創業的基本遵循。領導干部既要爭做穩經濟、穩大局的“得力干將”,始終保持戰略定力,統籌穩增長、調結構、促改革,又要激發“進”的動能,找准“進”的切入口,以高標准高質量的“進”來確保實現“穩”。
處理好“立”和“破”的關系。“立”和“破”是辯証統一的關系,事物的發展是由肯定到否定再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也就是由立到破再到立的過程。高質量發展的過程是一個又破又立、邊破邊立的過程,隻有在思想觀念上革故鼎新、體制機制上破舊立新,才能在發展面貌上煥然一新。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要堅持破立並舉、先立后破,破除“唯GDP論”,把重質量重效益的導向立起來、破除供需結構性失衡,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立起來、破除陳舊的思維定勢和路徑依賴,把新發展理念的指揮棒立起來。
處理好“虛”和“實”的關系。推進事物發展必須善於把握“虛”和“實”的辯証關系。領導干部要堅持虛中求實,堅持既登高望遠又腳踏實地,胸懷“國之大者”,緊緊圍繞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真抓實干,搞好調查研究,在察實情、出實招、求實效上下功夫,把工作抓實、基礎打實、步子邁實,以重實際、求實效的務實之風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創造新的偉業。
處理好“標”和“本”的關系。“標”和“本”是相輔相成、有機統一的,處理好二者的關系,關鍵是要堅持“標本兼治”的方法論。無論是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還是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不可避免會出現一些矛盾和問題。這就要求領導干部要提升政治定力、保持頭腦清醒、把握發展大勢,練就一雙政治慧眼,善於從全局和長遠觀察、思考和處理問題,做到判斷上識標知本、謀劃上盯標瞄本、評價上觀標察本,切實擔負起黨和人民賦予的政治責任。
處理好“近”和“遠”的關系。“近”是指眼前可以直接觀察到的狀態,“遠”是指后來通過等待可以觀察到的狀態。領導干部在實際工作中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從實際出發、從長遠出發,多做打基礎、增后勁、利長遠的工作。在實現當前利益時,不能急功近利、竭澤而漁﹔在實現長遠利益時,不能好高騖遠、紙上談兵。既要做讓人民群眾看得見、摸得著、得實惠的實事,也要做為后人作鋪墊、打基礎、利長遠的好事﹔既要做顯績,也要做潛績。
健全有效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工作機制
建立健全正確政績觀教育培訓機制。政績觀問題說到底是思想認識問題,政績觀偏差說到底是思想認識錯位。建立健全政績觀教育培訓機制是防范和糾治政績觀偏差的重要基礎。一是健全以學鑄魂、以學增智、以學正風、以學促干的長效機制。注重把政績觀教育納入各類培訓的必修課程,創新培訓方式,督促領導干部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的重要論述,切實筑牢防范“政績沖動症”的堤壩。二是突出抓好黨性教育。深入實施“一把手”政治能力提升計劃、年輕干部理想信念宗旨教育計劃,注重用好優秀典型,引導領導干部努力將學習成果轉化為提升黨性修養的精神營養,創造出無愧於黨和人民的政績。
強化重實干重實績的用人導向。治國之要,首在用人﹔用人干事,重在導向。正確用人導向,是指引干部成長進步、引領干部干事創業的風向標。一是健全完善精准有效的知事識人體系。把敢不敢扛事、願不願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識別干部、評判優劣的重要標准。注重在重大斗爭一線考察識別干部,做深做實干部政治素質考察,細化政績觀偏差主要問題清單,把那些銳意改革、實績突出的干部選出來用起來,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二是完善和落實領導干部任期制。健全領導班子主要負責人變動交接制度,對存量“家底”、遺留問題、潛在風險進行全面評估,確保“新官要理舊賬”。
健全科學規范的干部政績考核評價機制。考核是干事的指揮棒,也是成事的助推器。要用好政績考核這個指揮棒,改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政績考核機制。一是完善差異化綜合績效考評體系。通過精准設置關鍵性、引領性指標,完善分級分類考核,完善平時考核、年度考核、專項考核、任期考核等工作,提高考核科學性、精准度。二是強化考核結果運用。堅持考用結合,將考核結果與選拔任用、培養教育、管理監督、激勵約束、治懶治庸等結合起來,鼓勵先進、鞭策落后,推進干部能上能下常態化,推動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
強化日常監督問責剛性約束。通過管理監督機制,將領導干部政績觀問題控制在源頭、發現在苗頭、遏制在念頭,確保其嚴格按照正確的政績觀開展工作。一是堅持經常性監督。對權力集中、資金密集、資源富集部門單位主要領導常態化監督其履職行為,定期收集反映干部政治表現方面的具體情況。二是堅持專項整治。建立健全政績觀偏差問題倒查機制,持續鞏固“半拉子工程”“形象工程”和統計造假等問題專項整治成果,把政績觀問題納入紀檢監察監督、巡視巡察監督和審計監督,及時發現並通報曝光一批典型問題,引導干部真出業績、出真業績。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