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深化產學研協同培育創新人才

陳佳偉

2024年11月28日08:35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深化產學研協同培育創新人才

產學研深度融合是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升級的關鍵一招,也是加快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路徑。當前,如何通過進一步深化產學研協同,優化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成為題中應有之義。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加強企業主導的產學研深度融合,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今年9月份召開的全國教育大會提出,強化校企科研合作,讓更多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這為我們依靠產學研培育創新人才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近年來,在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的過程中,產學研合作展現出重要的作用。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企業產學研發明專利產業化平均收益達到1033.2萬元/件,比企業發明專利產業化平均收益高24.5%。有關部門通過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進一步完善了政策,配套了實施細則,科學合理地兼顧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的需求和權益,明確了各方責任和義務。通過整合現有資源,重點建設一批瞄准國家戰略需求、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問題的高質量、高水平、高標准的協同育人平台,助力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實現高層次對接。

不過,在創新人才的培養過程中,依然存在錯配現象,人才鏈、創新鏈、產業鏈有脫節情況,這成為影響我國人力資本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對此,有必要深化產學研協同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增強內生動力,多角度提升拔尖創新人才培育的質量水平。

完善激勵機制。通過制定財政、稅收、金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參與高校創新人才培養,加大對協同育人的投入。對深度參與協同育人、成效突出的企業,在政府採購、項目招標、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認定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力度。健全成果轉化收益分配機制,合理確定高校、企業、師生團隊等之間的利益分配比例,充分調動各方參與協同育人的積極性。完善高校教師考核評價和收入分配制度,提高產學研合作績效在教師考核評價和收入分配中的權重。

創新培養體系。支持有條件的高校根據國家、市場、產業發展需求,優化學科布局,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推進與行業企業聯合招生、聯合培養,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創新人才培養全過程,探索建立以創新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通過共商人才培養、共組導師團隊、共同開展教學、共建實訓基地等舉措,將企業對人才創新性、創造性、創業性的理念和想法滲透教育教學各環節,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精准對接。

建立科學標准。以科技發展、國家戰略為牽引,准確把握學科發展趨勢、產業發展趨勢和人才發展需求,分層分類建立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標准、課程教材標准、師資隊伍標准和質量監控標准。探索建立引入第三方評估、多方參與評價的多元評價體系,定期開展人才培養狀況調研和數據分析,及時完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體系。

深化科研合作。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持續推進校企在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方面合作,鼓勵企業通過“揭榜挂帥”“賽馬爭先”“公開競爭”等方式,面向高校發布科技攻關項目,吸引師生團隊參與項目研發,依靠市場化、實戰化的研發創新模式錘煉培養創新人才,積極引導師生團隊在面向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上取得新成果、獲得新突破。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