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優化要素結構是西部開放關鍵

王柏玲

2024年11月21日08:29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優化要素結構是西部開放關鍵

西部地區在全國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中舉足輕重。海關總署日前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我國西部地區進出口2.59萬億元,同比增長10.1%,高於同期我國外貿整體增速4.1個百分點。當前,如何更好地推動西部地區高水平開放,成為題中應有之義。

我國西部地區涵蓋12個省區市,擁有全國72%的國土面積、27%的人口。今年上半年,西部地區高水平對外開放取得一系列新進展。西部陸海新通道開行海鐵聯運班列5536列,同比增長22.7%。西部12個省區市進出口1.93萬億元,同比增長10.2%。西部地區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正在打破思維模式,聯手打造開放大通道,推動實現南向物流網絡覆蓋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500多個港口。中歐班列通達歐洲的20多個國家200多個城市。

西部地區對內對外開放水平也正穩步提升,各地區推動高水平開放工作特色紛呈。如廣西通過平陸運河建設完善陸海一體化布局﹔四川升級“單一窗口”功能、探索建立跨區域共享數據和協同業務﹔重慶上半年承接東部企業項目1300多個,協議簽約金額超6000億元﹔寧夏深化與阿拉伯國家經貿合作,建成“中阿技術轉移中心”,中阿雙方簽訂科技合作協議90多項﹔等等。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推動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盡管西部地區貿易、投資呈快速上升態勢,依然與東部長三角、珠三角等地區差距較大。區域高水平開放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區域要素稟賦、質量及結構的持續改善。正如產品附加價值各不相同,生產要素也有“等級”之分,不同生產要素的屬性、流動性及價值創造力是有差異的。進入新時代,信息、知識、大數據等正在成為驅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正在改變企業的組織形態和價值創造模式,並決定著產業素質和產品質量能達到的高度。作為后發展地區,西部的傳統要素資源稟賦制約著生產力快速發展,加上東部先發展地區的巨大要素虹吸效應,西部生產要素供求多年來總體處於較低水平的均衡,軟件行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發展水平總體較低,數字普惠金融、電子商務等數字化企業所佔比例以及數字化企業收入佔GDP比重等指標相較東南沿海地區差距較大。這些都導致了知識、信息、大數據等現代生產要素對西部地區高水平開放的促進作用存在滯后和韌性不足的問題。針對此,應立足西部地區實際,找到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方面,順應產品生產國際化分工與生產要素跨國流動並存的發展趨勢,探索改革路徑,促進西部地區對高質量生產要素的吸附聚合,實現各類生產要素優化配置。西部地區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旅游資源等“家底”豐厚,應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要素,促進傳統要素與現代要素融合配置,提升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產業轉型升級,打造一大批西部特色優勢產業,包括新能源、精細化工和新材料、航空航天裝備、汽車裝備、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現代旅游等。

另一方面,注重推進數字要素賦能傳統要素,提升西部骨干網服務能力、加快高質量5G網絡建設、推進物聯網和人工智能規模應用。把握國家“東數西算”工程機遇,完善數據中心布局和建設。採取積極措施支持建立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通用平台,加快建設一批數字產業園區,並與高校、職業院校合作,培養高素質數字人才,形成現代產業生態系統。通過制度創新,制定並實施有利於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如稅收優惠、融資支持和創新激勵,建立數字產業發展基金,支持初創企業和中小企業的發展。在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的同時,不斷形成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打造高質量的產業體系和貿易投資體系,推動西部地區高水平開放發展。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