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安
2024年11月19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內容提要
人口高質量發展內涵豐富,主要包括適度的生育水平、適宜的人口結構、優良的人口素質、合理的人口分布等。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全面、長期且復雜的過程。要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
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2023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人口發展是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事,必須著力提高人口整體素質,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並作出戰略部署,為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指明了前進方向。新征程上,我們要全面認識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豐富內涵和重點工作,以人口高質量發展支撐中國式現代化。
全面准確理解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豐富內涵
人口高質量發展內涵豐富,主要包括四個方面:適度的生育水平、適宜的人口結構、優良的人口素質、合理的人口分布。這四個方面相輔相成、缺一不可。
適度的生育水平。保持適度生育水平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從世界范圍看,低生育率是人類社會工業化、現代化發展到一定階段不可避免的過程,是西方發達國家普遍經歷的人口現象。當前,發達國家大都構建了生育支持服務體系,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從國際經驗來看,生育支持服務體系構建得越早越完備,生育支持服務制度越健全,應對低生育率才能越主動,服務手段也才能越豐富,綜合效果也相對明顯。當前,我國正堅定不移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倡導積極婚育觀念,強化生育服務支持,努力保持適度生育水平和人口規模,有助於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將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持續的內需支撐和要素保障。
適宜的人口結構。適宜的人口結構為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對於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和國家長治久安具有重要意義。我國有14億多人口,中等收入群體超過4億人,形成了全球最具潛力的超大規模市場。居民消費優化升級,同現代科技和生產方式相結合,蘊含著巨大增長空間,是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底氣和支撐。同時也要看到,人口眾多對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加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國人均耕地面積約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石油、天然氣等重要資源的人均佔有量也都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當前,我國人口性別比趨於合理,但人口發展呈現少子化、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的趨勢性特征。必須處理好人口規模和結構的關系,更好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的關系,努力保持合理的人口年齡結構,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對人口結構變化的適應性。
優良的人口素質。優良的人口素質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過去一個時期,我國經濟體量的增大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人口規模巨大,但人口數量優勢並沒有得到充分釋放。隨著我國總人口出現負增長,提高人口素質可以進一步發揮我國人口數量優勢,同時塑造人口質量紅利,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持續動力。人口素質主要包括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從健康水平看,近年來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大幅提升,嬰兒死亡率和孕產婦死亡率大幅下降,居民健康水平總體處於中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從受教育程度看,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新增勞動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超過14年,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提高到60.2%。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需要大力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技能、富有創新性的新時代青年人才,強化高素質高技能人力資源支撐,通過提高人口整體素質服務高質量發展。
合理的人口分布。促進勞動力在城鄉、區域之間流動更加活躍,形成暢通有序、合理均衡的人口流動和分布格局,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從城鄉分布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快速提升,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上升到2023年的66.16%﹔同時,我國城鎮化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差距,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低於常住人口城鎮化率,不同區域之間的城鎮化率還存在一定差異。從區域分布看,我國人口繼續向沿江、沿海地區及內地城區集聚,主要城市群人口集中程度較高,不同地區人口在人均預期壽命、教育水平、婦幼健康水平等方面也存在差異。根據不同地區的資源稟賦與環境承載能力,統籌新型城鎮化和鄉村全面振興,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優化區域、城鄉人口比例,將進一步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使其更加合理、均衡和可持續。
加快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和舉措
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是一個全面、長期且復雜的過程。要以系統觀念統籌謀劃人口問題,以改革創新推動人口高質量發展,把人口高質量發展同人民高品質生活緊密結合起來,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當前,要重點在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全面提升人口素質,推動人口數量紅利向人口質量紅利轉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根本上靠勞動、靠勞動者創造。隨著我國勞動年齡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人力資本存量正在不斷增加。充分開發利用這些優質勞動力資源,能夠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支撐。為此,需要加快塑造現代化人力資源,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我國實現從人口數量紅利向人口質量紅利的轉變。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完善就業公共服務體系,完善高校畢業生等重點群體就業支持體系,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實施健康優先發展戰略,健全公共衛生體系,促進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和區域均衡布局,強化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加快構建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的職業教育體系,完善學生實習實踐制度,引導規范民辦教育發展。
推進健康老齡化,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人口老齡化是今后較長一個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完善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政策機制。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精神,要把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加強和改進老齡工作,推動老齡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倡導健康老齡化理念。加強老年人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廣泛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識,大力倡導科學的健康觀和生活方式,並從預防保健、疾病救治、康復護理、醫養結合等多方面完善舉措。二是健全老年健康服務體系。加強對老年人常見病、慢性病的醫防協同,鼓勵醫療機構將康復服務延伸至社區和家庭,擴大家庭醫生簽約服務覆蓋面﹔加強對失能、失智老人的照護和心理關愛等工作,制定實施針對老年疾病早期干預措施﹔擴大中醫藥在養生保健領域的應用,推動研發中醫康復器具。三是構建老年友好型社會。推進公共空間、消費場所等無障礙建設,加大城市道路、交通設施、公共交通工具等適老化改造力度﹔開展數字適老化能力提升工程,推進互聯網應用改造,保留涉及老年人的高頻事項線下服務﹔推動老年食品、藥品、用品等的說明書和宣傳材料適老化。四是推動老齡產業和相關科技發展。鼓勵發展老齡產業和產業集群,利用數字技術提升老齡服務能力和老年人社會適應能力﹔圍繞康復輔助器具、智慧健康養老等重點領域,謀劃一批前瞻性、戰略性科技攻關項目。五是加強衛生健康國際合作。推進與相關國家在衛生健康領域的交流合作,加強政策交流、項目對接、人才培養、學術研究等務實合作,促進養老事業高質量發展。
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有效降低生育、養育、教育成本,營造全社會尊重生育、支持生育的良好氛圍,能夠為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和激勵機制,推動建設生育友好型社會。9月26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抓緊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一是加大教育、住房支持力度。建立生育補貼等制度,加大個人所得稅抵扣力度﹔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強住房支持政策,多渠道增加保障性住房有效供給,加快發展住房租賃市場,促進解決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住房問題﹔建立對依法保障職工生育權益用人單位激勵機制,向提供母嬰護理、托育服務以及相關職業培訓、消費品生產的企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二是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滿足群眾安全、近便、優質的服務需求。推進托兒所、幼兒園一體化發展,促進醫療衛生機構支持托育服務發展﹔統籌社區各類資源,大力發展社區嵌入式托育,積極支持用人單位辦托、家庭托育點等多種模式發展。三是保障職工待遇。完善生育休假制度,鼓勵用人單位結合實際採取彈性上下班、居家辦公等方式,營造家庭友好型工作環境,幫助職工平衡工作和家庭關系﹔結合實際完善假期用工成本合理分擔機制,明確相關各方責任,採取切實有效措施保障職工假期待遇。四是積極構建新型婚育文化。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倡導尊重生育的社會價值,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鼓勵夫妻共擔育兒責任﹔大力倡導積極的婚戀觀、生育觀、家庭觀,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鼓勵創作一批形式多樣、積極向上的影視文化精品,講好新時代美好愛情、幸福婚姻、和諧家庭故事。五是加強生殖健康服務。健全婦幼健康服務網絡,加強宣傳倡導和健康教育,增強避孕節育、生殖健康、孕前優生優育服務的可及性﹔積極倡導各地結合實際推行免費婚前檢查,確保婚前保健、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等服務和政策落實﹔指導各地將適宜的分娩鎮痛以及輔助生殖技術項目納入醫保報銷范圍,推動輔助生殖技術造福家庭。六是支持代際照料。鼓勵地方採取積極措施,支持隔代照料、家庭互助等照護模式。
(作者為健康和人口發展戰略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席)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9日 13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