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用法治更好守護市場公平(人民時評)

魏哲哲

2024年11月14日08:3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法治軌道上維護市場秩序,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餐飲、數字電視、蔬菜批發……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一批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涉及許多民生領域,引發社會關注。

  民生領域的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往往涉及公共服務,社會影響面大,群眾感受強烈。比如,某地群眾安裝壁挂鍋爐后,在向縣裡主城區唯一的城鎮民用管道天然氣供氣企業提出用氣申請時,卻被要求安裝指定的壁挂鍋爐,否則不予接入,群眾隻能拆除更換。這些民生剛需,替代選擇有限,若不能及時遏制這種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搭售行為,對群眾生活的影響可想而知。

  遏制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既是改善消費環境的需要,也是優化營商環境的必然。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中,企業各歸其位、優勝劣汰,產品和服務品質有保障,人們敢消費、願消費,就能激發市場活力,為企業創造更好的發展環境。以法治更好守護市場公平,切實保護經營主體的發展權益、消費主體的合法利益,才能形成更高水平的供需動態平衡。

  近年來,從清理和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到嚴格落實“全國一張清單”管理模式,再到《公平競爭審查條例》施行,我國公平競爭制度加速健全,市場環境進一步優化。

  也要看到,與建設更高水平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相比,與人民群眾的期待相比,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任務依然艱巨、工作仍需加強。數據顯示,近年來,涉壟斷或不正當競爭的案件數量增長明顯,行業覆蓋面廣,並且深度涉及民生和新經濟領域。比如,“大數據殺熟”“暗刷流量”等新類型案件,就是隨著平台經濟興起而出現的。

  解決好這類問題,要強化法治化監管。對供水、燃氣等重點領域市場壟斷和不正當競爭案件,要加大懲處力度。對隨著新業態新模式發展而出現的新問題,要加強研判,通過司法判決等方式明確權利責任和行為邊界。

  最高人民法院發布的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典型案例中,一起案例認定“刷流量”行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就有很強的指導性。某網絡公司開發運營針對某短視頻平台的系列服務產品,用於組織執行“漲粉”“刷流量”等任務。法院審理認定,這一行為破壞了短視頻業態公平的市場競爭秩序,最終判決該公司和另一相關公司共同賠償某短視頻運營公司400萬元。這樣的判決,其意義不僅在於個案,還將對維護整個行業的市場秩序產生深遠影響。

  當前,我國正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公平競爭市場環境的營造,變得愈加重要。司法是保障和實現公平競爭法治化的關鍵一環,要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明晰相關司法規則,有力彰顯以法治守護市場公平的價值導向。

  市場經濟的本質是法治經濟。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強化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國擁有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法治軌道上維護市場秩序,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場環境。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05 版)

(責編:劉圓圓、萬鵬)
相關專題
· 重要評論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