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廣文 趙月
2024年11月05日13:57 來源:學習強國
大歷史觀作為考察歷史趨勢和歷史規律的方法論,是指“以歷史視野、國際視野、知識視野來認識把握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指出其發展必然趨勢的歷史觀”。換言之,大歷史觀不僅僅局限於單一視角,而是將歷史長河、時代大潮、全球風雲綜合起來進而形成一種更為寬廣和深遠的認識框架。全國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會議上黨中央首次提出“習近平文化思想”,其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文化篇,標志著中國共產黨能夠自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認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規律。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文化思想是在整個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幾千年的歷史縱深背景下,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大潮並指向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所表達的。這一思想的凝練投射出三個基本特征。
以民族的眼光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推進文化自信自強作為文化發展規律的時代表現,是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氣質和文化品格。“文化自信就來自我們的文化主體性”。因此,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礎上的習近平文化思想本身體現為中華民族堅實自覺的文化主體性,即對自我歷史文化價值和生命力的認同。在這一意義上,文化主體性作為文化自信的根本依托,是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堅實文化基礎,更是習近平文化思想內在的邏輯主線。從民族的視野理解習近平文化思想,首先是通過鞏固中華文化主體性堅守民族文化的一種自覺認同,隻有在此基礎上才能推進文化自信並探索符合中國實際的文化發展道路,進而實現文化自強、推動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
文化自覺是文化自信自強的前提。“文化自覺”這一概念是費孝通先生所提出,所謂“文化的自覺”,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對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來歷、形成的過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發展的趨向”。文化自覺本身是一個文化反思的過程。回顧中華民族“被拖入世界”的歷程可以發現,隨著西學對中學的沖擊和中華民族矛盾的加深,中華文化逐步從“自在”走向“自覺”,即中華民族從器物文化落后的覺悟到制度文化落后的覺醒再到觀念文化落后的反思。這一歷程伴隨著中華文化自我認知的提升以及世界現代化進程融入程度的加深,而習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機遇期,以深刻的歷史意識和文化自覺在現代化實踐中凝練出具有時代性和前瞻性的文化形態,即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可以說,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賦予中華文明以現代力量,意味著中華民族能夠以強大的文化韌性推進文化自信自強。
文化自信是實現文化自強的關鍵。文化自信是一個民族獲得文化尊嚴、實現文化繁榮的必要條件,標志著文化主體在文化自覺基礎上對自身文化生命力的積極態度和堅定信念。一方面,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源自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以厚重的歷史積澱為文化自信奠定堅實基礎。中華文明是世界古文明中唯一沒有中斷的文明,不少思想家包括梁啟超、羅素等人曾肯定中華文明的連續性,正是這一悠久的文明史孕育著中華民族的精神品格。而習近平文化思想正是在整個中華文明的歷史縱深背景下對民族命運進行的整體性思考。另一方面,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源自對“古—今、中—西”關系這一巨型文化命題的回答,在回應時代問題中為文化自信提供現實支撐。習近平文化思想立足唯物史觀,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推動中華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現代轉型,同時以中華文化主體性的鞏固和不同文化的平等交融強調“古—今”和“中—西”關系的有機統一。可以說,這一思想是對傳統二元對立的超越,通過對文化發展規律的把握對中華文化在全球化進程中的發展提供清晰方向和路徑。
推進文化自強是文化自信的延伸。以文化自覺為基礎、以文化自信為承載的根本目標在於實現文化自強。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作出戰略部署。2023年6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公報更明確指出“聚焦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這在中國共產黨文化建設史上具有裡程碑意義。可以發現,習近平文化思想中貫穿著“文化自覺—文化自信—文化自強”邏輯,勾勒出一條以歷史為根基、以現實為實踐、以未來為方向的文化發展路徑。值得注意的是,“文化自強”中的“強”不應簡單理解為對其他文化的拒斥或對抗,並非封閉的、孤立的文化發展,而是強調在堅定文化自信的基礎上以兼容並蓄的開放狀態與世界文明展開對話和互動。從這一意義上說,文化自強不僅關乎中華文化自身發展,更肩負著推動人類文明整體進步的歷史使命。
以歷史的眼光洞察文化發展趨勢
“第二個結合”即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作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突破性的原理性貢獻,是中國共產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這一結合本身反映的是,相較於現代化作為易逝易變的過程,文化則是不斷積累並逐步釋放能量的過程,需要在長時段的積累中得以延伸。因此,“第二個結合”作為“又一次的思想解放”需要堅持大歷史觀在長期歷史演進中以寬廣視野把握文化發展規律和發展趨勢,進而承擔起文化意義上的復興這一“新時代新的歷史使命”。
以唯物史觀為基礎考察文化發展規律。唯物史觀作為揭示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理論,通過對文明演進內在邏輯的闡釋為習近平文化思想在處理當代中國和世界文明互動的問題提供深刻的歷史洞見和哲學基礎。馬克思晚年為完善唯物史觀曾考察不同民族社會歷史進程的多樣性,在談到原始公社的社會結構時他認為,“並不是所有的原始公社都是按照同一形式建立起來的。相反,它們有好多種社會結構,這些結構的類型、存在時間的長短彼此都不相同”。不難發現,一方面,馬克思透過原始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完善唯物史觀的社會歷史一般規律和原理﹔另一方面,馬克思認為隻有在正確掌握社會歷史規律的基礎上才能把握文化發展和演變趨勢,進而表明這樣一種思想,即人類的歷史文化發展體現著各個民族和社會在不同歷史階段、不同地理環境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獨特文明模式。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圍繞尊重文明多樣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這一重要論斷構成文化建設的核心問題,能夠在新時代文明建設的實踐中豐富並發展唯物史觀。
以傳統文化為根基進行現代性轉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澱著中華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記憶,為中國式現代化提供豐厚的精神滋養。這裡進而引出一個問題,即如何對待傳統文化的問題。這一問題是任何民族和國家在現代化過程中都必須面對的難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進程中,隻有建立本民族文化主體價值,即通過“第二個結合”將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機結合,進而深入挖掘詮釋民族傳統文化、構建中國文化基因的話語體系、凝練提出中華文明的精神標識,才能形成中國人看待自身發展和世界演進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應當指出的是,習近平文化思想中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並非一般意義上的傳統文化,而是指歷經五千年文明發展從中國先秦諸子百家爭鳴、兩漢經學興盛等幾個歷史時期傳承下來,能夠對新時代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仍然具有指導作用的優秀思想文化。
以歷史主動為前提承擔文化復興使命。歷史主動作為唯物史觀的組成部分,是指作為歷史主體的人“在歷史唯物主義指導下,在歷史發展大勢中抓住歷史時機、積極作為的政治品格與精神狀態”,即能夠立足所處時代方位在歷史實踐中把握歷史必然性。對於馬克思主義政黨而言,其因先進性而始終肩負著發揚歷史主動精神、掌握歷史主動的偉大使命。進一步而言,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要求從世界文明發展中提煉和把握文明發展規律,以強大的歷史主動性推進文明在現代化的理論創新和話語創新中向實踐創新轉化的歷史過程。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文化發生危機時以強烈的文化自覺主動承擔起振興中華文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強調以“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實現文化意義上堅定的自我,進而擔負新的文化使命、把握文化發展規律。
以世界的眼光推動人類文明交融
現代化是世界性的歷史進程,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我們的時代”的根本標志是“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而與馬克思恩格斯所論述的“歷史向世界歷史的轉變”的“資產階級時代”相比,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程度加深。當代中國對文化和文明問題的討論實質上是借助古今中西之爭反思中華文明與人類文明的關系問題,能夠超越民族的意識形態推動世界歷史演變。從根本上說,習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意義,體現在以馬克思主義的新世界觀洞悉時代精神,能夠跳出狹隘的民族歷史框架反思時代問題,從更寬廣的全球化視野中為創建人類文明新形態而凝練富含時代性的哲學理念。
破解“文明沖突論”,消除歧視實現平等。“文明沖突論”將“文明”這一概念理解為具有語言、歷史、宗教等特征的文化實體,認為不同文明間的價值觀存在差異且無法協調,將成為全球沖突的關鍵原因。美國學者亨廷頓認為,世界主要的文明包括西方文明、伊斯蘭文明、中華文明、東正教文明、印度文明、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等,預言未來的全球沖突將集中在不同文明的“斷層線”上,尤其是西方與非西方文明之間的沖突。實際上,從歷史發展而言,文明並非絕對對立的各方,能夠通過對話和交流以文明“平等、交融、共生”取代文明“等級、優越、對立”。
超越“歷史終結論”,破除單一路徑偏見。現代文明的觀念肇始於西方,但不同文明和制度在一定歷史發展階段中具有獨特性與價值。從唯物史觀來看,所謂“現代文明”依然包含著更多未來的可能性,對於非西方國家而言,自身文明的生成和發展更多意味著在西方之外重新尋找恰當的自我定位和未來出路。對中華文明而言,現代化進程的歷史性延誤使得當代中國社會發展面對著多重文化元素並存的現代性處境,資本邏輯主導的現代性生成阻礙著中華文明的自覺定位。從這一意義上,習近平文化思想對於自身文化發展道路的探索本質上是對人類文明多樣性的貢獻,能夠超越西方歷史觀的單線敘事,彰顯破解現代文明困局的可能性方向。
超越“文明優越論”,重塑本國與他國關系。從中華民族的整體性思維來看,人類文明是一個整體,其中各個部分相互依存、相互聯系,如果沒有其他文明,中華文明不可能存在。實際上,文明自信離不開如何認識和看待其他文明的價值,即遵循正確的文明觀。中國從自身漫長的文明發展歷程中深刻認識到,世界文明具有平等性,各種文明以其不可替代的特色和特點作為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具有價值和貢獻,並沒有絕對的優勢和劣勢之分。隨著人類文明重心的不斷轉移,文明互鑒有助於不同民族為人類文明的總體進步提供各自的獨特貢獻。
(作者分別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清華大學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研究員﹔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原文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