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震
2024年10月10日08:18 來源:光明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注重教材建設,“教材是傳播知識的主要載體,體現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價值觀念體系”。作為育人的重要依據和載體,教材在文明傳承發展中具有獨特功能與價值,教材的價值導向和思想傾向影響著人類社會發展的代際傳遞的方向感。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2020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給人民教育出版社老同志的回信中指出,“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弘揚優良傳統,推進改革創新,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建設教育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培根鑄魂,就是要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最新成果鑄魂育人,在政治方向、價值導向、思想傾向上加強對青少年的塑造和引領﹔啟智增慧,就是要通過知識的傳遞、思想的啟迪、方法的引導,提高青少年在生活和實踐中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激發創新創造意識。顯然,無論是培根鑄魂還是啟智增慧,都應該基於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和推進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知識總結與概括,基於中國自主知識體系。
一
教材,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經濟社會、歷史文化類的教材,是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成果的凝結。教材體系建設與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建設是相輔相成、相互推動的良性循環關系。
中國自主知識體系,是用中國話語表達的關於中國實踐的理論總結,即用中華文脈發展出來的術語、概念和理論形式表達從中國實踐經驗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性結論。在新時代加強教材體系建設,必須體現建構中國自主知識體系取得的成果,隻有這樣才能有助於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體系、學科體系、話語體系建設。高校的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該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角度加強對教材建設工作的重視,樹立在教材建設中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自覺意識和責任意識,力求用反映中國特色、體現中國智慧的知識內容、文化思想、價值觀念、理論體系來武裝人們的頭腦。
高校構建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體系,必須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政治方向決定事業的性質,決定未來的願景。可以說,政治方向是最突出的自主性。放棄自我立場、放棄自我主張,就不可能有自主知識體系的產生與存在。在推進教材體系建設過程中,隻有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才能保証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中國特色、人民立場、中華民族的價值取向和社會主義性質。政治和國家立場、民族情感和家國情懷是體現文化自主的最為重要的標識。教材體系與知識體系一樣,一旦喪失立場,就根本談不上什麼“自主”性了。相較於其他類型的著作、論文、文章,如果教材中出現方向性問題,其影響更大,因為這種影響往往是對一代人的影響。因此,在教材建設中方向和導向問題更為重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就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教材建設中的指導地位,守正創新,通過“兩個結合”促進人類文明新形態的發展壯大,讓馬克思主義的“魂脈”成為中國教育的“普照的光”。
高校構建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體系,必須面向人類社會發展的現實、面向人民群眾的客觀實踐、面向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遇到的矛盾,以問題為導向、以解決問題為目標。實踐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基本觀點,教材體系建設同樣必須從實際出發,真正的自主知識體系必須是基於自身實踐的知識,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其結論應該來自實踐經驗的總結,理論的邏輯歸根結底必須服從實踐的邏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教材評價與社會科學的評價一樣,必須遵循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在過去一段時間內,有的教材存在與實踐脫節、落后於時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與教材不能立足實踐有關。好的教材應該緊貼時代問題,緊跟實踐步伐,不僅能夠幫助人們認清問題的實質,而且能夠幫助人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新時代的理論和實踐提出了大量亟待解決的新問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迫切需要回答好“世界怎麼了”“人類向何處去”的時代之題。隻有基於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建設成果、以鮮活的話語和凝練的形式回答這些問題的教材,才能得到青年人的青睞,也必定能夠體現反映時代問題的自主知識體系。
高校構建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體系,必須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堅守中華文明的“根脈”。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要以中國為觀照、以時代為觀照,不斷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不斷推進知識創新、理論創新、方法創新,使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真正屹立於世界學術之林,為人類文明進步作出積極貢獻。在此,問題的關鍵是如何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哲學社會科學教材體系?應該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哲學社會科學的中國文化根基問題。一個國家的哲學社會科學,沒有自身的文化根基就會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必定沒有生命力。二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要解決中國本身遇到的問題,而不是以他人完全不同的經驗或結論解決自己的問題。三是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價值要根據中國的實踐結果加以評價。無論如何,中國教材的話語、概念、術語和結構,應該基於中國實踐,傳承中華文脈,以中華文脈中孕育的術語表達時代問題,用中國人熟悉的話、能夠聽懂的話講清楚應該講清楚的問題。
高校構建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體系,必須充分發揮溝通中外文化的橋梁作用,做好中外各種思想和理論的轉換器。一方面,構建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體系,要立足中國大地,講好中華文明的故事,向全世界展現一個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哲學、歷史學等學科,要下大力氣講清楚中華文明是什麼樣的文明和中國是什麼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在漫長的文明進程中形成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讓更多的人讀懂中國、讀懂中國人民、讀懂中國共產黨、讀懂中華民族,也讀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另一方面,構建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體系,也需要我們吸納世界優秀知識成果,將“他在”吸收消化轉變為“為我之在”。構建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教材體系,不是回到過去的中國,而是面向未來的世界﹔不是隻能講中國的經驗,而是能夠吸納世界文明的所有先進成果。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必須面向未來、面向世界、面向現代化。隻有面向未來,我們才能夠去思考更加宏大的世界。在建設教材體系中,我們絕對不能把自己封閉起來,而應該基於全人類共同價值,重新審視人類文明發展史,構建一種面向未來的全球大歷史觀和大文明觀,從而有利於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
二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教材建設工作始終緊扣用黨的創新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鑄魂育人主題主線,印發《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課程教材指南》,頒布《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實施方案》,投入使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生讀本》《習近平總書記教育重要論述講義》等重點教材和讀本,全面修訂大中小學各學科課程教材,取得顯著成效。與此同時,對標黨中央要求和人民群眾期待,我們仍然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應該承擔起讓各級各類學校教材充分體現中國自主知識體系的要求。
首先,加強教材建設的規律性研究。無論是培根鑄魂還是啟智增慧,都需要研究教材發展基本規律。教材建設有普遍規律,也因門類和學科的差異有特殊的規律,更有因學生身心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有育人規律的差別。不同學段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不同,必須用適合這個年齡段的話語和表達方式,才能夠打動他們的心靈,否則可能會欲速不達,甚至產生相反的效果。所有這些,都需要加強關於教材基本規律的研究。目前看,教材基礎理論研究是我們的短板,必須下大力氣推動教材基礎理論研究,深化對教材建設規律的認識,為教材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隻有這樣才能筑牢教材建設的基礎,取得久久為功的效果。
其次,在加強研究的基礎上,推動教材形態不斷迭代升級。教育與社會發展是相互塑造的,社會發展了,必定給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和任務﹔而教育又必須前瞻性地培養適應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教材是老師教、學生學的基本遵循,也是幫助學生探索世界、激發認知興趣的重要載體。教材應適應新時代的發展,緊密對接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更新升級,更好地服務於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要鼓勵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如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等,創新教材形式和內容,提高教材的吸引力和社會影響力。提高教材質量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時代新人的重要舉措,面對建設教育強國的任務,我們必須結合我國教育實際,借鑒國際先進經驗,構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教材體系。
最后,進一步落實國家事權,加強和完善教材建設和管理工作,提升教材建設的地位和重要性。一方面,要完善教材編寫、審核、出版、使用等環節的管理制度,確保教材的思想性、科學性、適宜性和實用性﹔另一方面,要有相應的激勵政策,吸引培養一批熟悉教材建設規律、政治素質高、教育素養好的教材編寫、審核和管理人才。好的教材必須實現話語轉換,真正起到鑄魂育人的功能,用在黨的創新理論指引下發展起來的自主知識體系塑造更多讓黨放心、愛國奉獻、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作者:韓震,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師范大學天行教育哲學研究院院長)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