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海根
2024年10月07日09:09 來源:學習時報
服務群眾,始於心,踐於行。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持續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群眾上。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國家治理的最末端、服務群眾的最前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基層治理的水平和干部服務群眾的能力。
基層干部處在改善民生、促進發展的第一線,承擔著落實上級決策部署、回應群眾關心關切的重任重擔,是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的關鍵所在。基層工作本就千頭萬緒、事務繁雜,近年來一些基層單位對上承接的任務越來越多、負擔越來越重,責任和事權向基層扎堆下移,相應的權限和資源卻沒有得到充分保証,出現“小馬拉大車”“廟小牌子多”等現象。黨中央把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和為基層減負結合起來,將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作為深化黨的作風建設的重要方面持續加以推進,目的就是把干部從一些無謂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將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切切實實用在服務群眾上,不斷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提升服務效能,集中力量辦好群眾普遍需求、能夠辦成的民生實事,真正讓群眾感受到為民服務的溫暖。
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不是從天而降、與生俱來的,更多是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通過學習、運用、總結、提升得來的,基層干部會做事、做好事、做成事都需要持續花費時間和精力“扑下身子”“沉到一線”“充電蓄能”。當今社會,人民群眾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個性化,從基本的生活保障到更高層次的精神文化追求,從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到公平正義的法治環境,對干部的素質能力、精神狀態、作風形象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別是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應用,廣大群眾渴望獲得更加精准、便捷、合理、智能的服務體驗。因此,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持續解放基層干部的“手腳”,讓基層干部更好適應新形勢下群眾工作的新特點新要求,把更多腦力、體力都用在做好群眾工作上。
服務群眾既要有“溫度”,更要有“力度”。經過努力,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基層負擔明顯減輕,新時代群眾工作展現出新氣象新作為。但形式主義之弊非一日之寒,一些基層干部反映強烈的老問題仍未得到根本解決,一些已初步解決的問題有可能反彈,實踐中還會產生一些新問題,從根子上減輕基層負擔、服務好群眾仍需要進一步加強“力度”,既要治標,也要治本,特別是要注重以制度剛性維護基層組織職責剛性,注重以制度建設保障黨的群眾工作用心、有情、到位、管用。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明確制定鄉鎮(街道)履行職責事項清單,健全為基層減負長效機制,從源頭上和機制上破題,為基層干部把更多時間和精力放到服務群眾上提供了制度保証。《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若干規定》提出“切實精簡文件”“嚴格精簡會議”“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考核”“規范明晰基層權責”等21條具體規定,對統籌為基層減負和賦能作出制度性安排。一些地方將清單制引入基層治理,進一步厘清基層職責邊界,讓基層干部“知其有所為、知其有所不為”,把更多精力放在抓落實、促發展、創實績上。
一語不能踐,萬卷徒空虛。基層減負不是“減責任”“減服務”“減擔當”,而是應該注重提升基層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向基層科學賦能,給基層干部鬆綁,增強學習本領和狠抓落實本領,聚焦鄉村治理、產業發展、公共服務等重點領域工作,聚焦政策落地和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更加積極主動開拓進取、真抓實干,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