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譜寫航空強國的恢弘篇章

何畏 王付敏

2024年09月23日13:37    來源:學習強國

當今世界,科技創新能力日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力量,日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關鍵因素。2023年9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復信中國航發黎明發動機裝配廠“李志強班”職工,強調“航空發動機是國之重器,是國家科技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體現。”寄語大家要“努力攻克更多關鍵核心技術,加快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步伐。”從開啟新時期到跨入新世紀,從站上新起點到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上下求索、接續奮斗,載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測、新能源技術、大飛機制造、生物醫藥等取得重大成果,我國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並在新的歷史階段乘勢而上,開啟邁向創新型國家前列的偉大進程。廣大航空工作者要認真領會和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精神,“牢記使命責任,堅定航空報國志向”,一以貫之、善始善終、久久為功,為實現我國高端裝備制造更多重大突破、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應有力量。

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實現科技創新的根本保証

回首黨的百年歷程,中國共產黨不但是用科學理論武裝起來的政黨,同時還是引領科技事業發展、推動科技創新的先進政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我們黨都高度重視科技事業”。從毛澤東同志號召“向科學進軍”,到鄧小平同志提出“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到江澤民同志提出“科教興國戰略”、胡錦濤同志提出“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再到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關頭和關鍵節點,黨中央都始終牢牢把握正確方向,作出重大戰略部署,並不斷提高科技事業在國家發展全局中的位置、推進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在實踐中越走越寬廣。一百多年的實踐也表明,黨對科技事業的領導直接關系到科技創新能否真正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服務。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核心地位,歸根到底是由黨的先進性質決定的,是歷史和人民選擇的。百年征程,不管形勢和任務如何變化,不管遇到什麼樣的驚濤駭浪,黨始終把科技創新作為服務社會發展、經濟建設和我黨治國理政的重要工具,把科技創新廣泛應用於革命、建設、改革發展和新時代各個時期的中心工作之中。在黨的領導下,黨的政治資源和政治優勢切實轉化為推動科技創新發展的實際效能,社會創新資源配置得到優化,我國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斷提升。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實現科技創新的制度保証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就制度而言,社會主義制度優越之處的一個方面是利用國家力量,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是我們成就偉大事業的重大法寶,使用得當,有利於在科技創新中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社會主義舉國體制深深植根於中國深厚的歷史文明傳統中。舉國體制並非社會主義國家獨有,資本主義國家也擅長運用舉國體制助推經濟社會發展,與其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舉國體制具有明顯的連續性和強大的穩定性,能夠確保一件大事一代接著一代,比如扶貧事業,打贏脫貧攻堅戰、實現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是幾代共產黨人前赴后繼、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也是25.5萬個駐村工作隊、300多萬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近200萬名鄉鎮干部和數百萬村干部攜手並肩八年、一道奮戰八載完成的歷史性跨越﹔與其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舉國體制具有強大的號召力和政治領導力,能夠把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科技創新的發展優勢,比如大飛機事業,全國20多個省市、200多家企業、20多萬人、70多所高校參加研制,歷經10余年實踐,形成了產業鏈、價值鏈、創新鏈,成功探索出了一條中國設計、系統集成、全球招標、逐步提升國產化的發展路子,培養出一支信念堅定、甘於奉獻、勇於攻關、敢打硬仗、具有國際視野的大飛機人才隊伍。與其相比,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新型舉國體制具有更高的耦合度和協同度,其顯著優勢在於更加凸顯市場和社會力量參與國家和社會治理的優勢,從而實現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的有機互動、深度融合、有效協作。比如,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要“加強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支持企業主動牽頭或參與國家科技攻關任務”,一方面,強化科技創新“國家隊”的建設能夠確保新型舉國體制在市場化程度不高、資源需求量大的關鍵領域真正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充分激發企業的科技自主權能夠為新型舉國體制的運行注入源頭活水,充分彰顯企業在市場中的自身資源稟賦。

馬克思主義科學指導是實現科技創新的理論保証

擁有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指導是中國共產黨的鮮明政治品格和強大政治優勢,也是實現我國高質量發展的理論保証。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生產力觀強調了,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科學技術是促進生產力水平提升的重要因素、生產活動是決定科技進步的重要因素。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異化觀強調了,科技造成對人的剝削與壓迫、造成對自然生態的破壞、成為資本主義行使霸權的重要武器。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人本觀強調了,人是促進科技進步的根本力量,科技進步是促進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的重要因素。一百多年來,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觀為黨的科技思想提供了理論淵源,從“科學技術這一仗,一定要打,而且必須打好”“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到“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創新型國家”,再到“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歷代黨的領導人不斷繼承和發展馬克思恩格斯科技觀,走出了一條“獨立自主、自力更生、開放引進、自主創新”的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馬克思恩格斯的科技觀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勢發揮提供了方法和途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站穩人民立場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也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科技事業發展的根本價值取向。中國共產黨始終將“現實的人”作為領導科技事業發展的出發點,強調人才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注重科學與人文,科技創新與人文精神的高度融合,強調科技發展要從人的需要出發,強調人在科技事業發展中的主體性作用。

(作者分別系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教授﹔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團委政工師)

(原文來源: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