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必須牢牢抓住並用好改革“窗口期”

朱培蕾

2024年09月20日08:39    來源:學習時報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的《決定》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和推進改革的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當前,距離202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80周年時完成《決定》提出的改革任務僅有5年時間,距離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也僅有11年時間。未來一段時期,既是轉型攻關、破局突圍的重要窗口期,也是謀取勝勢、蹚出新路的戰略機遇期,抓牢用好改革“窗口期”至關重要。

所謂“窗口期”,是不同於慣常狀態的特殊時期。改革“窗口期”是進行改革的最佳時機或關鍵時期。“窗口期”往往風險與機遇相伴,利用得當,“窗口期”可以轉化為推進發展的機遇期﹔用之不當,可能抬高改革成本,積壓社會矛盾甚至形成安全隱患。可以說,不改革不行,改革慢了也不行,錯過了改革“窗口期”,以后再改成本會更大、代價會更高,還會有更多后遺症。歷史經驗証明,在抓住改革“窗口期”果斷出手,把握住改革的有利時機和條件,往往能事半功倍﹔倘若錯過改革“窗口期”,很可能事倍功半,錯失時代的風口,貽誤發展的良機。

強化“窗口期”意識,提升穩預期、強信心的底氣。改革任務越是繁重,越要堅定信心、鼓舞斗志。《決定》明確了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立場和方向,有效消除了各種雜音疑慮,凝聚了社會各方共識,充分營造了期盼改革、迎接改革、主動改革的社會氛圍。盡管國內外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但我國經濟運行保持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經濟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長期向好發展有基礎有支撐。抓住改革的“時間窗口”,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增強政策環境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在提振經濟發展信心、提升資源配置效率、激發創新主體培育等方面發力,進一步暢通國民經濟循環,讓各種所有制更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激發全社會的內生動力和創新活力。

搶抓“窗口期”機遇,“看准了就抓緊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看准”是前提,需要有敏銳的洞察力、判斷力、領悟力。“抓緊干”是關鍵,時間不等人、機遇不等人、發展不等人。既要逆勢而上,在短板領域加快突破﹔也要順勢而為,在優勢領域做大做強。搶抓善抓外需回暖帶動出口、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促進消費拉動投資、新質生產力驅動制造業提質發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釋放開放紅利等機遇,准確分析把握本地區資源稟賦、產業基礎和所處的階段,找准本地區在全局發展中的定位,發掘本地區在區域競爭中的比較優勢,及時捕捉有利於本地區發展的關鍵信息,以先行先試的精神、態度和方法,勇探創新“無人區”、敢涉改革“深水區”,真抓實干、攻堅克難,以全面深化改革贏得發展主動權。

用好“窗口期”政策,不斷提高推進和駕馭改革的能力。面對日益復雜的改革形勢和不斷高漲的改革期待,如何進一步做好“接棒改革”和增量改革,考驗著改革者的智慧和勇氣。有“率先搶先”的膽識,用好“窗口期”環境寬鬆、政策扶持多、社會包容度高的優勢,行動上先人一步、快人一拍,實現彎道超車、換道領跑。有“敢闖敢為”的擔當,對於黨中央支持的、老百姓呼吁的,哪怕困難再大也要去改,充分利用各種資源、發揮各種優勢、動員各種力量,讓人民群眾的智慧和創造力淋漓盡致地釋放出來。有“創新創造”的魄力,改革者要主動出擊,向改革要動力,用創新激活力。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加強改革措施的配套和銜接,在更好推動改革落地見效上多想辦法、多出實招。

改革的“窗口期”往往稍縱即逝,必須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利用一切有利條件,堅持用改革的辦法解決發展中的問題,努力以自身工作的確定性應對形勢變化的不確定性,不斷贏得優勢、贏得主動、贏得未來,乘勢而上書寫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時代新篇章。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