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不斷增強城鄉區域發展協調性平衡性(專題深思)

劉培林

2024年08月15日08:2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協調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蘊含著巨大潛能。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提高國內大循環的覆蓋面。”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完善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新時代以來,我們黨高度重視推動城鄉區域協調發展,著力打好精准脫貧攻堅戰、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推動城鄉融合發展,提出並實施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區域重大戰略。當前,城鄉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框架基本確立,推動我國經濟總量不斷攀升,發展協調性、平衡性明顯增強。要深刻認識新時代我國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的成就,把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關於推動城鄉融合發展、區域協調發展的戰略部署更好落到實處。

  城鄉區域發展更加均衡。新時代,從城鄉看,要素平等交換、雙向流動的通道更加順暢高效,促進發展要素、各類服務更多向鄉村流動,城鄉經濟循環更加暢通。從地區看,中部地區和西部地區生產總值佔全國比重由2012年的21.3%和19.6%分別提高到2022年的22.1%和21.4%。東部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與中部、西部地區之比,分別從2012年的1.69、1.87縮小至2022年的1.50、1.64。中西部地區主要經濟指標增長情況總體好於東部地區,東北地區也呈現好轉復蘇跡象。

  城鄉區域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隨著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和農村改革深入推進,居民生活水平差距逐步縮小。從城鄉看,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續快於城鎮居民,今年上半年,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4.5%,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實際增長6.6%﹔城鄉統籌的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救助制度更為完善,縣域公共就業服務更加完備。從地區看,中西部地區產業快速發展,帶動本地就業機會不斷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和消費支出增速快於東部地區水平﹔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明顯提升,東、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義務教育生師比基本持平,生均用房面積差距明顯縮小﹔東北地區每千人口醫療衛生機構床位數位居全國前列,中西部地區超過東部地區。覆蓋全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完善,2023年底全國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10.66億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3.34億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更加均衡。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在促進西部地區擴大對外開放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高標准物流體系、電子商務體系建設為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中西部地區鐵路營業總裡程及其佔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5.98萬公裡、61.1%提高到2022年的9.82萬公裡、63.4%﹔四級及以上等級公路裡程及其佔全國的比重,由2012年的232萬公裡、64.4%提高到2022年的358萬公裡、69.4%。2023年底,中西部地區運輸機場數量176個,佔全國的68%。從全國看,城鄉之間的水電路信等基礎設施覆蓋面聯通度持續提升,具備條件的鄉鎮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車,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水平進一步提高,行政村通寬帶全面實現。

  區域間分工協作格局更趨合理。經濟增長動力源地區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19個城市群承載了七成多人口,貢獻了八成多國內生產總值,有效輻射帶動了周邊發展﹔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轉型升級和國家級新區發展態勢良好。不同地區的主體功能更加突出,13個糧食主產區的糧食產量佔全國比重多年保持在78%左右,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等生態功能區保護治理成效逐步顯現,自由貿易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沿邊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等取得了大量成功經驗,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快制度型開放步伐。各地立足自身優勢積極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形成了不少富有特色的縣域經濟、專業鎮、特色鎮。此外,“西電東送”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發電和外送電力能力不斷提升﹔“東數西算”工程將東部算力需求和西部能源優勢、數據中心建設優勢有效結合起來,促進了東西部協同聯動。

  同時也要看到,推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是一個長期過程,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要根據各地條件,走合理分工、優化發展的路子,在發展中促進相對平衡。面向未來,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優化現代化經濟體系的空間布局,打造統一的要素和資源市場,消除城鄉、區域市場壁壘,完善土地、戶籍、轉移支付等配套政策,提高城市群承載能力。進一步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行由常住地登記戶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務制度,對重點生態功能區、農產品主產區、困難地區提供有效轉移支付,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制度。優化國土空間發展格局,全面建立生態補償制度,細化主體功能區劃分,按照主體功能定位劃分政策單元,對重點開發地區、生態脆弱地區、能源資源富集地區等制定差異化政策,分類精准施策,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

  (作者為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思想與實踐研究院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15日 09 版)

(責編:劉圓圓、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