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先立后破”

崔慶君

2024年07月22日08:26    來源:學習時報

破與立,作為事物發展矛盾運動的兩個方面,呈現出先破后立、先立后破、邊立邊破等幾種不同形態。其中,“先立后破”,把立放在首位,強調立字當頭,不立不破,以立促破,破為了立。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強調先立后破,深入學習這些重要論述,對於新時代新征程我們把握好改革時度效,分清改革任務輕重緩急,持續深化改革攻堅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2013年11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凡屬重大改革要於法有據,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進行。有的重要改革舉措,需要得到法律授權的,要按法律程序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在法治的軌道上進行,正確處理重大改革與於法有據的關系,在改革的過程中及時做好法律立、改、廢的工作。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這就使得“先立后破”具有了法治基礎。堅持法治先行、法治引領,充分發揮法治在改革中的引導、推動、規范、保障作用,實現機構、職能、權限、程序、責任的法定化,讓立法與改革相協調,確保改革有條不紊進行、各項工作平穩銜接。

2019年7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總結會議上強調,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這次機構改革,涉及黨政軍群各級機構,是一次全方位、大力度、深層次的重大改革。隻有“立”得住,才能“破”得好。2023年2月26日至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二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強調,搞好機構改革組織實施工作至關重要。要繼續運用好堅持黨對機構改革的全面領導、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堅持推動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堅持中央和地方一盤棋、堅持改革和法治相統一、堅持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改革全過程等寶貴經驗。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不僅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大動作,而且也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項重要任務。堅持不立不破先立后破,是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一項重大原則。在“立”上,把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放在全面深化改革大盤子裡謀劃推進,統籌考慮各類機構設置,重構性健全黨的領導體系、政府治理體系、武裝力量體系、群團工作體系,建立適應要求的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主體框架﹔在“破”上,堅持以改革為動力,破除黨和國家機構職能體系中存在的障礙和弊端,推動機構、職能和人員的深度融合,實現由“物理重組”向“化學反應”的轉變,在此基礎上,確保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穩步推進黨和國家機構改革。

2021年7月3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強調,要統籌有序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盡快出台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堅持全國一盤棋,糾正運動式“減碳”,先立后破,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2021年12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減污降碳是經濟結構調整的有機組成部分,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2022年1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要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通盤謀劃,傳統能源逐步退出必須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礎上。2022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綠色轉型是一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先立后破,而不能夠未立先破。2022年10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立足我國能源資源稟賦,堅持先立后破,有計劃分步驟實施碳達峰行動。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是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突出問題、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富煤貧油少氣是我國的國情,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短期內難以根本改變。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立足國情,堅持穩中求進、逐步實現,不能脫離實際、急於求成,搞運動式“降碳”、踩“急剎車”,不能把手裡吃飯的家伙先扔了,結果新的吃飯家伙還沒拿到手。必須以保障安全為前提構建現代能源體系,以綠色、可持續的方式滿足經濟社會發展所必需的能源需求,提高能源自給率,增強能源供應的穩定性、安全性、可持續性,既保証有一個綠色清潔的環境,也要保証群眾的生產生活正常進行。

2022年4月10日至13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強調,要堅持維護國家安全不動搖,加強重大風險識別和防范,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堅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始終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安定作為黨和國家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我國是一個大國,決不能在根本性問題上出現顛覆性錯誤,一旦出現就無法挽回、無法彌補,全面深化改革涉及面廣,重大改革舉措可能牽一發而動全身,這就要求改革必須在確保社會穩定前提下進行,統籌協調政策、校准政策偏差,掌握好改革節奏,控制好改革風險,既要防止未立先破,也要防止立而未破,減少改革過程中的阻力和沖突,逐步推進政策和制度的變革。

2023年12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賀詞中強調,要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先立后破,鞏固和增強經濟回升向好態勢,實現經濟行穩致遠。2024年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各地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類指導。要根據本地的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有選擇地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我國目前處於經濟結構轉型升級階段,總的來看,進一步推動經濟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社會預期偏弱、風險隱患仍然較多,國內大循環存在堵點,外部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在這種背景下,新的增長力量還沒有充分釋放,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必然要經歷較長過程,一旦舊的破了,新的立得不夠,經濟就會面臨難以承受的陣痛壓力。先立后破就是先把總量穩住做大,同時做好結構調整﹔既要會立,又要善破,該立的要積極主動立起來,該破的要在立的基礎上堅決破,同時要穩扎穩打,尊重客觀規律,實現新舊動能的持續轉化,平穩過渡,保障轉方式、調結構、提質量、增效益等各項工作順利推進。

(責編:代曉靈、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