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喆
2024年07月10日08:4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指出:“在新的起點上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我們在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文化興則國家興,文化強則民族強。新時代以來,我國文化事業發展不斷呈現新氣象、開創新局面,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必須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定文化自信,秉持開放包容,堅持守正創新,奮力推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為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提供有力文化支撐和強大精神力量。
堅定文化自信,推動實現精神上的獨立自主。堅定文化自信,事關國運興衰、事關文化安全、事關民族精神獨立性。人類文明發展進程深刻表明,具有堅定的文化自信,一個民族才能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不同文明交流交融交鋒中立得住、站得穩、行得遠。中華民族有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在長期歷史演進過程中創造了博大精深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累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體現了中國人看待世界、看待社會、看待人生的獨特價值體系、文化內涵和精神品質。泱泱中華,歷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這是我們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首要的是堅定文化自信。必須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不斷鞏固文化主體性,深刻把握中華文化的文化源流、文化精神、文化演進規律和文化發展趨勢,深刻把握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和獨特優勢,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匯聚強大精神力量。
秉持開放包容,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中華文明自古就以開放包容聞名於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鑒中不斷煥發新的生命力。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多樣帶來交流,交流孕育融合,融合產生進步。一部人類發展史,也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並進的歷史。中華文化既是歷史的、也是當代的,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更好擔負起新的文化使命,就要堅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始終以開放包容的姿態積極主動地學習借鑒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促進外來文化本土化。同時,要以自信開放的姿態更好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持續強化中國理論、中國思想、中國學術的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華文化影響力。
堅持守正創新,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每一種文明都延續著一個國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脈,既需要薪火相傳、代代守護,更需要與時俱進、勇於創新。文化的發展是守正與創新的辯証統一,守正才能不迷失自我、不迷失方向,創新才能把握時代、引領時代。在守正創新中更好擔負起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既要秉持守正的正氣守好馬克思主義這個魂脈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個根脈,堅持“兩個結合”的根本要求,堅持黨的文化領導權和中華民族的文化主體性﹔又要保持創新的銳氣,充分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辯証取舍、推陳出新,以新思路、新話語、新機制、新形式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用馬克思主義激活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富有生命力的優秀因子並賦予新的時代內涵,將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和豐富智慧更深層次地注入馬克思主義,把馬克思主義思想精髓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精華貫通起來,推動中華文化不斷煥發新的生機活力。
(作者為湖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7月10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