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愛群
2024年06月20日07:4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內容提要
城市治理的成效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要加強黨建引領、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加強社區治理、積極運用數字化治理技術。
城市是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方面活動的中心,在黨和國家工作全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必須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截至2023年末,我國城鎮常住人口為93267萬人,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達66.16%,城市治理的成效直接關系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直接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多措並舉、協同發力,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開創人民城市建設新局面。新征程上,抓好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需要把握以下幾個方面。
加強黨建引領,夯實城市治理基礎
做好城市工作,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街道、社區黨組織是黨在城市工作的基礎。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加強城市社區黨建工作,推進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黨建引領具有統合性,在推進跨部門合作、擴大治理網絡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黨建引領,可以推動城市黨建與城市治理有機融合,推動形成一體協同的整體治理架構。
推進區域化黨建,推動資源互通、功能互補。推進區域化黨建,可以推動區域內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個體工商戶等主體積極融入城市治理大局,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駐共建。可充分發揮街道黨工委的作用,建立區域化黨建聯席會議制度,制訂符合實際的共建章程,搭建共建活動平台。通過共建活動平台,把不同隸屬關系的黨支部和黨員組織起來,充分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特長,把黨建工作細化落地,把各方力量凝聚到城區管理、民生保障、安全運行、公共服務等工作中,形成城市治理問題解決落實機制。
推進樓組黨建,縮小管理幅度,織牢織密組織網絡。推進樓組黨建,有利於織密黨的組織網絡,夯實基層黨建之基,實現“支部建在樓上、黨建落到實處”,將黨的基層組織網絡有效融入“居委會—樓組長—居民”的基層治理網絡。通過逐層構建管理幅度適中、黨群關系密切的治理網絡,可以第一時間了解居民需求、掌握社區動態,依托組織、依靠網絡服務和動員居民,引領和帶動社區建設。
推進樓宇黨建,全覆蓋“兩新組織”,以服務提升凝聚力。城市商務樓宇中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眾多,呈現規模小、人員散、流動性強等特點,需要創新探索樓宇黨建,使“口袋黨員”“隱形黨員”也能找到“家”。要努力摸清樓宇基本情況、入駐單位情況、黨組織情況、黨員情況、黨建工作站點情況,在此基礎上施行“一樓一策”,因地制宜建立聯合黨委或黨總支。要從樓宇企業及其黨員的需求出發,強化服務功能,提升樓宇黨建的吸引力、凝聚力,如發揮樓宇黨建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的作用,為樓宇企業提供精准化專業化服務。在組織全覆蓋和精准服務的基礎上,對樓宇內黨員加強動員,激發其積極性,在城市治理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構建城市治理共同體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把全過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現代化,構建人人參與、人人負責、人人奉獻、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體”。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與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互貫通、相輔相成。要深化全過程人民民主實踐,將其貫穿於城市設計、規劃、管理、運行、更新等全過程,進一步激發市民參與城市治理的熱情,切實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
暢通渠道引導公眾積極參與城市治理。對於社會影響面廣的城市重大立法、重大決策、重大規劃等,要擴大公眾參與范圍、拓寬公眾參與渠道。比如,對於重大立法,通過基層立法聯系點直接反映公眾有關訴求,完善征求意見方式,規范征求意見規則和頻次。要通過各種渠道充分吸納社會公眾意見,不斷提高立法工作的民主性。再如,對於重大決策、重大規劃,要通過報紙廣播電視、現場展示、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問卷調查、論壇講座、電子郵箱、熱線電話等多種方式發布信息並收集意見,讓社會公眾直接、有效、積極地參與其中,使相關決策和規劃更加民主、科學、有效。
推動“兩代表一委員”及時感知傳達民聲民情民意。充分發揮“兩代表一委員”在城市治理、聯系群眾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探索建立“兩代表一委員”聯合接待群眾機制,打破黨代表工作室、人大代表之家、政協委員議事廳在接待群眾時資源相對分散的局面,以整合優化各方資源,及時感知傳達民聲民情民意,有效解決市民急難愁盼問題。
探索形成以“12345”市民服務熱線為標志的社會監督制度。推動各城市用好“12345”市民服務熱線,建立完善“發現—派單—處置—考核”工作制度,形成“決策、執行、監督”管理閉環,使其成為公眾反映問題、推進社會監督的重要渠道。要善於運用“12345”市民服務熱線反映的各種情況,加強分析研判,及時發現集中性、趨勢性、苗頭性風險隱患,更好解決城市治理中的各種問題。
加強社區治理,打通城市治理“最后一公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做好社區工作十分重要。”激發社區治理活力、提升社區治理效能,就要健全基層黨組織領導的基層群眾自治機制,增強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實效,實現政府治理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為此,要增強居委會能力、搭建協商議事平台、發揮社會組織作用。
增強居委會能力。居委會能力的提升離不開一支過硬的人才隊伍。要通過打通職業通道等舉措,讓社區工作者有盼頭、願意來、留得下。通過各種具有針對性、實效性的培訓,解決社區工作者的“本領恐慌”問題,不斷提升社區工作者服務居民的能力。著眼於破解基層治理中的“小馬拉大車”問題,採取有效舉措減輕居委會行政負擔,明確居委會依法協助行政事項清單。
搭建協商議事平台。協商民主強調居民公開討論、理性協商,尋求最大公約數、凝聚最大共識,是一種有效的治理方式。要在社區治理中積極搭建協商議事平台,在黨組織領導下成立由居民代表、業委會、物業公司等各方參與的綜合性平台,推廣聽証會、評議會、協調會機制,把房屋整修、設施改造、環境維護等社區公共事務納入協商議事范圍,引導居民依法、理性、有序參與。
發揮社會組織作用。隨著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推進,社會組織已成為城市治理的重要主體,亟須加強引導。要培育和扶持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區治理,立足社區實際,提供包括生活服務、公益慈善、文體活動等方面的專業化、社會化、差異化服務,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格局。
積極運用數字化治理技術,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運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前沿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從數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要積極運用數字化治理技術構筑城市“智慧大腦”,讓城市治理更智能更高效更精准。
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以通用性、智能性、共享性為原則,大力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夯實城市治理現代化的硬件基礎。同時,積極探索多種算法和模型有機結合,為拓展復雜動態的城市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建立數字底座。推動數字基礎設施與城市空間規劃體系相銜接。
健全制度規范保障體系。加強數字規則建設,完善數字治理相關法規、制度、標准、政策,按照法定程序調整與城市治理數字化不相適應的地方性法規或規定,促進數字技術與合規治理深度融合。結合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異常流量監測等安全保障技術,建立數據安全監管機制。
拓展城市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積極運用數字化治理技術,需要不斷拓展城市治理數字化應用場景,鼓勵數字化應用場景創新,支持各類主體參與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要綜合考慮安全性和成熟度等因素,有序推進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特別是要著力打造一批能夠破解城市治理難點問題的數字化應用場景。
(作者為華東師范大學國家安全與應急管理研究院院長、特聘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4年06月20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