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 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

推動文化和科技融合(專題深思)

吳 紅

2024年05月29日08:3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當今時代,科技進步對文化發展的驅動作用越來越強,文化與科技的聯系日益緊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順應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趨勢,加快發展新型文化業態,改造提升傳統文化業態,提高質量效益和核心競爭力。”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實施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新征程上,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以文化和科技融合推動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文化產業具有文化和經濟雙重屬性,文化產業蓬勃發展,不僅能夠創造物質財富、推動經濟增長,也能夠提供精神產品、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文化獲得感。當前,以人工智能、5G、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深入發展,給文化產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

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利於促進文化新業態持續涌現。虛擬現實技術能夠提升文化的表現力,人工智能技術能夠增強文化體驗的交互性,5G連接起海量的文化數據資源,大數據推動實現文化內容的圖譜化和可視化,物聯網使文化場景更具感知力。在數字技術的推動下,數字影像、數字娛樂、數字設計、動漫游戲、網絡文學、網絡音樂等新型文化產品層出不窮,數字出版、數字演播、數字演藝、數字印刷等新型傳播方式日新月異。在此基礎上,智能終端、體感裝置、高清顯屏等數字文化裝備不斷衍生,產業鏈條持續擴大,對文化產業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文化與科技融合,在催生出新的文化業態、延伸文化產業鏈的同時,又集聚起大量創新人才和先進技術,培育新的文化產業增長點,有效提升文化產品和服務的質效。

文化和科技融合,有利於推動傳統文化業態的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的深度運用,能夠把傳統文化內容轉化成數字形式的文化產品。例如,借助虛擬現實、增強現實技術,人們可以沉浸式觀賞歷史場景、藝術作品、文化遺產,文化體驗的交互性和自主性都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同時,運用數字化傳播方式,能夠有效拓展傳統文化內容傳播渠道,大幅拓展受眾范圍,擴大文化產業影響力。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要牢牢把握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的機遇,面向文化建設重大需求,把握文化科技發展趨勢,瞄准國際科技前沿,選准主攻方向和突破口,激發各類主體創新活力,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為此,要全面提升文化科技創新能力,推出更多文化和科技融合創新成果,推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更好更快發展,在努力培育文化產業新增長點的同時,更好滿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要加強文化共性關鍵技術研發,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技術基點,開發內容可視化呈現、互動化傳播、沉浸化體驗技術應用系統平台與產品,優化文化數據提取、存儲、利用技術,發展適用於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的數字化技術和新材料、新工藝。要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文化科技創新體系,鼓勵不同區域根據其文化、科技資源稟賦和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構建各具特色的文化和科技融合區域創新發展格局,加快文化科技成果產業化推廣,促進文化和科技融合成果產業化。

(作者為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9日 09 版)

(責編:代曉靈、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