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

仇 怡

2024年04月30日08:18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

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應有之義,是解決我國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的現實需要。黨的二十大報告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作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五大重點任務之一,將區域協調發展戰略與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加以統籌考慮。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2024年九大重點工作之一就是“推動城鄉融合、區域協調發展”。必須深刻理解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內涵,立足新形勢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當前與長遠、整體與局部等關系,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穩步提升。

准確理解時代內涵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區域協調發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論述,為新時代新征程更好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提供了科學指引。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區域協調發展的時代內涵也隨之不斷豐富。

區域協調發展應有利於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而中國的城鎮化也是人口規模巨大的城鎮化,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意味著約1400萬人從農村轉入城鎮。目前,我國一些大城市人口持續增加且超大城市規模擴張過快,而一些中小城市及小城鎮面臨經濟和人口規模減少的情況,二者交織疊加,給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帶來挑戰。面對新形勢新變化,如何統籌推進不同規模城市協調發展,為居民提供更加優質的城市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供給等,是將“人”的核心地位貫穿新型城鎮化建設全過程的必然要求。

區域協調發展應有利於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區域協調發展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是縮小區域發展差距的重要路徑。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一個總體概念,是對全社會而言的,不要分成城市一塊、農村一塊,或者東部、中部、西部地區各一塊,各提各的指標,要從全局來看。由於歷史條件、自然資源和區位差異等的影響,不同地區之間居民收入往往存在差距,區域協調發展將通過促進各地區人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目標。同時,區域協調發展有利於破除城鄉二元結構、推進區域間要素平等交換和公共資源均衡配置,有利於用好各地資源稟賦,彰顯不同區域優勢,為推進共同富裕奠定經濟基礎。

區域協調發展應有利於一二三產業協同發展。新形勢下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不能簡單要求各地在經濟發展上達到同一水平,而是要因地制宜、分工合作、協同發展。一方面,按照國家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戰略部署,各地應深化產業結構和產業布局調整,優化產業分工,推動區域間產業有序轉移和優化升級﹔重點發展實體經濟,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另一方面,各地應充分發揮資源稟賦與比較優勢,重點發展具有競爭力的特色優勢產業並形成產業集群,以實現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區域協調發展應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生態環境保護既是重大經濟問題,也是重大社會和政治問題,區域協調發展必須厚植高質量發展的綠色底色。當前我國在生態保護、綠色轉型等生態文明建設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但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環境污染等問題依然突出。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如何有效拓寬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路徑,實現在發展中保護、在保護中發展,是需要面對的重大問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應有利於各地立足環境承載能力有序開發當地自然資源,優化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在加強合作中處理好三對關系

我國國土空間十分廣闊,區域間具有很強的異質性,促進區域協調發展並不是區域間“一樣化”發展或者“均質化”發展,也不是不同區域在發展上實現“齊步走”,而是要因地制宜,處理好三對關系,在加強合作和協同融合中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處理好發展與安全的關系。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時期,推進經濟回升向好需要不同區域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協同發力,從而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以高質量發展確保區域高水平安全。同時,要按照中央部署,堅持底線思維,強化區域間糧食、能源、數據資源以及產業鏈供應鏈等領域的互聯互通,防范各類潛在經濟金融風險跨區域、跨市場傳遞共振,創新跨區域產業協作和優化布局機制,以高水平安全保障區域高質量發展。

處理好當前與長遠的關系。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既是目標導向,也是問題導向,既需要立足當下,也需要謀劃未來。改革開放以來,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我國已經逐步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協調發展之路,包括對區域發展道路進行頂層設計,實行多層次的區域發展戰略和分類管理的差別化區域政策。立足當前,必須貫徹落實好國家對西部、東北、中部和東部地區的分類策略,加快構建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著眼未來,要聚焦優化重大生產力布局,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因地制宜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拓展區域發展新空間。

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區域協調發展是全方位、多角度的系統工程,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應是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政策框架的出發點。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區域協調發展進行的戰略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系統觀念統籌我國區域協調發展的推進思路。從整體來看,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和新型城鎮化戰略為基礎,全面構建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整體戰略支撐。從局部來看,按照地理位置、發展程度等對相關地區進行分類規劃﹔通過提升各大城市群一體化和都市圈同城化發展水平,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從而優化城鎮空間布局和形態。由此,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既要從全局的高度完善我國區域發展戰略體系,協調各區域的發展方向和重點﹔又要立足實際分類施策,結合不同地區比較優勢,逐步縮小區域、城鄉間的發展差距,更好提升區域協調發展整體效能。

(作者系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校長)

(責編:黃瑾、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