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論壇】以創新為動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劉震 郭家寶

2024年04月23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論壇】以創新為動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

【光明論壇】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座談會時強調,“要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去年以來,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座談會、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進一步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座談會、深入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等多場重磅座談會的召開,為我國區域協調發展邁向更高水平指明了前進方向。積極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和實現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著力點,能夠有效推動區域間產業升級、優勢互補、不斷完善區域政策體系,進而促使區域協調發展向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邁進。

優化新質生產力布局,可以為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實現區域共同富裕提供新動能、新路徑。面對我國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區自然資源稟賦差別大的國情,黨和國家對生產力布局進行過幾次重大戰略部署。當前,通過優化新質生產力布局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能夠推動一大批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持續涌現,形成共同發展、協同合作的新型生產關系。例如,東數西算工程將東部地區大量的算力需求引導到西部地區,使數據要素跨區域流動,優化了數據中心布局,促進了東西部合作共贏。

以新質生產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需要塑造與之相適應的生產關系。在深化改革中打通堵點卡點,通過創新區域合作機制,完善市場經濟制度,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助力各類生產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從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可以看到:深圳依托“產業創新+科技領先”的優勢,首次登頂“新能源汽車第一城”,2023年深圳新能源汽車產量178.6萬輛,超過了上海的128.68萬輛和西安的98.38萬輛,位居全國第一位。中部地區的合肥、長沙,西部地區的西安、重慶以及東部地區的常州躋身2023年新能源汽車產量前十城市。整體而言,東部引領、中西部跟進的區域協調發展態勢越發鮮明。

科技創新和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相輔相成,為產業的快速崛起奠定了堅實基礎。當前,結合不同的區域資源稟賦科學規劃產業布局,東北部、中部、西部地區要加快對傳統產業進行高端化、數智化、綠色化轉型升級,因地制宜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加強與其他重大發展戰略的銜接,更好融入和支持新發展格局,不斷開辟新賽道、塑造新動能、增強新優勢,使新興產業成為區域協調發展的有力支撐。身處中部地區的湖南鋼鐵集團,近年來不斷進行技術創新與產業升級,充分發揮“領頭雁”效應,輻射帶動周邊區域發展,打造開放互動的發展平台,形成區域創新協同“場效應”,其重點品種鋼銷量佔比達62%,為深中通道、港珠澳大橋、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深海一號等多個“超級工程”提供了優質鋼材產品。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這就督促地方要進一步找到自身優勢,立足各地資源稟賦、產業基礎、科研條件等,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確保各地在布局新質生產力中迸發比較優勢,攜手而進。以人工智能發展為例。近年來,我國形成了智算中心建設和應用良好的生態循環。《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等政策文件均圍繞建立人工智能超級計算中心,打造新型智能基礎設施等作出具體部署。在此背景下,西部省會城市貴陽發揮算力網絡國家樞紐節點優勢,著力打造國產化智算基地,夯實人工智能數字底座,發力大模型訓練、數據要素流通、智能制造等新賽道,積極搶佔智算、行業大模型培育、數據訓練“三個制高點”,帶動人工智能及相關產業倍速增長,為經濟增長注入澎湃動能。新時期新征程,各地要清晰把握自身在區域協調發展、國家戰略總體布局中的定位,放眼長遠、多方發力,確保產業政策、經濟政策、金融政策以及用地、人才、技術投入等“一路綠燈”,營造更優質的創新環境和制度體系,做好產學應用的結合,通過“融合化”“協同化”“一體化”“同城化”等差異化區域合作策略,全力推動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的發展在全國各地超前布局、加速落地。

未來,我們期待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為著力點,進一步提升區域之間的分工協作水平和層次,推動不同地區、不同行業的企業圍繞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進行更為科學的分工合作,加強統籌布局和投資引導,著力破解地區性發展難題,進一步凸顯區域產業、資源稟賦優勢,在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和全面高質量發展的進程中迸發更蓬勃的力量。

(作者:劉震、郭家寶,分別系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