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構筑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優勢

羅雨澤

2024年04月16日08:26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構筑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對外開放是我國的基本國策,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系統部署做好2024年經濟工作的重點任務,其中重要一項就是“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當前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我們要堅持對外開放不動搖,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打造合作競爭新優勢,有力推動經濟持續回升向好,以對外開放的主動贏得經濟發展的主動。

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

開放是當代中國的鮮明標識。40多年來,我們堅定不移推進對外開放,創造出舉世矚目的發展奇跡,經濟規模穩居世界第二,年均增速遠高於世界同期平均水平,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突出貢獻﹔成為1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主要貿易伙伴,貨物貿易總額居世界第一﹔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均居世界前列,是全球雙向投資大國。歷史和實踐充分証明,對外開放是中國經濟騰飛的重要秘訣,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動力。未來我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也必須在更加開放條件下進行,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有利於解決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通過擴大對外開放,積極吸引外資,可以更充分地借鑒國外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高生產效率,增強我國產業國際競爭力,創造更多物質財富。通過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提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可以擴大高質量產品和服務進口,更好滿足人民群眾多元化的消費需求。通過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促進資源要素有序流動和優化配置,可以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平衡。

有利於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當前我國比較優勢正在發生變化,需要更加充分利用全球優質資源,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縱觀全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大國博弈加劇,氣候變化引發自然災害頻發,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不確定性加大。通過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依托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以國內大循環吸引全球資源要素,增強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聯動效應,提高在全球配置資源的能力,可以更好實現安全與發展的有機統一,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動力、活力和韌性。

有利於塑造良好外部發展環境。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是世界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世界的繁榮也需要中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開放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是世界繁榮發展的必由之路”。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既是大國責任所在,也符合我國經濟發展要求。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對國際分工和經貿合作造成不利影響。我國通過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主動向世界開放市場,推進國際產能合作,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可以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確定性和正能量。主動維護經濟全球化和自由貿易,既造福中國,也將惠及世界。

從實踐中汲取寶貴經驗

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現代化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進一步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打造合作競爭新優勢,要總結好運用好我國開放發展的成功經驗。

順應經濟全球化大勢,與時俱進調整開放策略。我國不斷根據內外部形勢和自身能力條件變化與時俱進調整開放策略,走出一條以擴大開放促進改革、以深化改革支持擴大開放的科學路徑。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作出把黨和國家工作中心轉移到經濟建設上來、實行改革開放的歷史性決策。我們以建設經濟特區為突破口,積極吸引利用外商投資,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出口加工業,為我國經濟增長注入了活力。1992年以后,我國對外開放加速向縱深推進,實行沿江和沿邊開放,深化外貿體制改革,實施一系列鼓勵擴大開放的舉措。加入世貿組織(WTO)后,我們充分抓住機遇,認真履行入世承諾,以開放促改革,嚴格遵循國際通行的市場規則,完善外資產業政策不斷優化投資環境,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開放格局。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們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加快打造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由貿易區網絡,推進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推動形成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

遵循客觀發展規律,實行正確的對外開放戰略。戰略上,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基於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加工貿易和勞動密集型產業,進口替代與出口導向並舉,將中國所長、外商所重結合起來,逐步成為制造業大國。隨著要素稟賦和比較優勢發生變化,主動承接高端研發制造和服務外包等更高層次產業轉移,更深融入世界經濟體系。路徑上,我們選擇逐步放開的漸進模式,形成“經濟特區—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內地”逐步推進的對外開放格局,用好開放試驗田,逐步適應國際經貿規則,避免了大規模調整帶來的劇烈沖擊。內容上,我們本著先易后難的原則,先推進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再深入推進制度型開放。機制上,我們採取內外統籌、相互促進的方式,以加入WTO、簽署自貿協定、落實開放承諾來自我施壓、倒逼改革,發揮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台先行先試作用,推進體制改革、監管創新,推動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充分調動人的積極性。我們大力發展加工貿易、積極利用外資,將潛在資源優勢轉化為現實發展優勢,創造了大量就業崗位,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通過引入外資和積極擴大進口,使我國人民享受到優質商品和服務,顯著提升了人民群眾生活水平。對外開放政策得到廣大人民的支持和擁護,極大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為開放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

在更高起點上推進對外開放

當前,我國開放發展的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面臨諸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但有效應對外部風險挑戰、把握戰略機遇、贏得發展主動,必須堅持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我們要加強對開放的戰略性、系統性、前瞻性謀劃,在更高起點上優化對外開放格局,拓展對外開放范圍領域,不斷構筑對外開放新優勢,匯聚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能。

一是加快建設全國統一大市場,不斷增強超大規模市場吸引力。加快建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與國際經貿規則相銜接的市場體系,加強設施聯通,提高政策穩定性、監管一致性、市場聯通性,穩步擴大規則、規制、管理、標准等制度型開放,積極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鞏固增強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吸引力。進一步挖掘中西部地區開放潛力,提升內陸及沿邊地區利用國際市場和資源的能力。嚴格落實外商投資法,推動穩外資24條政策措施加快落地見效,打造內外資一致、公平競爭的營商環境,大力吸引和匯聚全球高端要素資源。

二是積極有序推進服務業開放,持續提升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以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為抓手,加快探索建立健全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制度,深化“邊境后”管理制度改革,有序推進醫療、增值電信、教育等領域開放。鼓勵外資在華設立研發中心並參與承擔國家科技計劃項目,支持外資企業引進新技術、發展新業態,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和貿易結構優化,將人才資源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優勢、經濟發展實績。堅持高質量引進來和高水平走出去,提升全球資源配置能力。

三是進一步融入經濟全球化,開創國際合作新局面。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推進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建設,積極對標《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等推進改革,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准自貿區網絡,拓展外貿新空間、增強外貿新動能。堅持共商共建共享推進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程和“小而美”民生項目,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全面深入參與WTO改革,參與推動南南合作和南北合作,匯聚更多發展伙伴、構建更廣泛的朋友圈,加速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

四是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推進綠色化、數字化發展合作。順應世界經濟、技術、產業、社會發展普遍規律和時代大勢,加強綠色、數字等領域國際合作,落實好“一帶一路”綠色投資原則。以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為重點,大力促進綠色制造業發展,盡快推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積極培育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五是建立適應高水平開放要求的安全保障體系,實現發展與安全的有機統一。堅持底線思維和極限思維,妥善處理分歧和摩擦,維護外部環境安全穩定。堅持在法治基礎上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在擴大開放中推進法治建設,不斷夯實高水平開放的法治根基。充分利用新技術創新監管模式,加快完善與數字貿易等新模式、新業態相適應的監管體制,實現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轉變。構筑與更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監管和風險防控體系,在有效防范系統性風險的同時,搶抓歷史發展機遇,不斷提升開放發展水平,持續提高國家安全發展保障能力。

(作者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對外經濟研究部副部長)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