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堅持知識與能力相統一 提質高校國家安全教育

李志強

2024年04月16日08:2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堅持知識與能力相統一 提質高校國家安全教育

【專家視角】

今年4月15日是第九個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2014年4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為我國國家安全教育注入了新時代的新內容。高等教育致力於培養擔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是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領域,全面推進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是新發展階段的必然選擇。

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戰略布局

當前,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日益受到重視,並被納入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整體布局之中,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其一,對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的條件保障關注得較多,而對融入的內容和規律等關注不夠。其二,對傳統安全教育特別是國防教育的關注較多,而非傳統安全教育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則相對薄弱。其三,需在遵循國家安全教育與高等教育規律和要求的基礎上明確具體的教育方向目標、凝練科學的教育內容、選取有效的教育方法,而不是將二者簡單地“捏合”在一起。為此,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的教育目標更要強調知識與能力的統一,教育理念更要貼合總體國家安全觀自身屬性要求,並系統聯動地提供保障機制。

一是明確具體的教育目標。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總體國家安全觀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依據國家安全法、愛國主義教育法等法律精神以及相關要求,確立高校國家安全教育的目標,即培養教育對象在立足戰略大局、勇於擔當責任、樹立居安思危觀念、遵守法紀等基礎上的國家安全意識,並培養教育對象貫穿於日常生活中的國家安全行為實踐。

二是明晰基本的教育理念。依據總體國家安全觀的人民性本質、時代性要求和整體性特點,構建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的基本理念:其一是價值性理念,即強化大學生對國家安全理論的認同和實踐,尤其是要加強他們對以人民安全為宗旨的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深刻理解。其二是針對性理念,即對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技術安全與觀念安全、國內安全和國外安全等不同類型的國家安全問題需採用不同教育策略,並關注不同教育對象可能面對的不同安全風險。其三是發展性理念,即高等教育階段的國家安全教育要銜接中小學階段的感性認識和理性認知,以理論講授為大學生行為實踐奠定深厚思想基礎。

三是提供聯動的保障機制。作為國家安全工作的一部分,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需要相應的保障機制。要將日常教育中的安全責任主體由學校武裝保衛部門負責,轉向與馬克思主義學院或思政教育團隊共管,以提供隊伍保障﹔進一步加強國家安全學一級學科及相關學科建設,以提供專業保障﹔召集全國范圍的國家安全領域專家學者搭建集線上線下於一體的教學平台,以提供資源保障﹔及時制定有關國家安全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文件,以提供制度保障。

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等教育的實踐探索

思政課是高校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主戰場,相關專業課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因此要以“大思政課”視野統籌兩類課程建設。在具體的課程建設之中要以科學的教育內容為“王”,輔以更有針對性的教育方法,實現二者統一。

一是加強思政課程中有關國家安全的內容設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要做好“維護和塑造國家安全”專題的講授,並從“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的宏觀視野,明確“融入”的整體性要求。形勢與政策課要使大學生掌握當前各種國家安全風險背后的現實根源和理論實質,進而認同我國政府立場和觀點。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要講清楚我國國家安全主張從“傳統安全觀”到“新安全觀”再到“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歷史演變過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課要培養學生運用馬克思主義原理分析新時代國家安全問題的能力。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通過闡明我國國家安全建設的經驗與教訓,使學生認識到隻有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才能保証國家長治久安。思想道德與法治課要以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道德與法律規范,引導大學生養成維護國家安全的思想觀念並付諸行動。同時,思政類選修課也是“融入”的新途徑,要加強意識形態安全等方面的課程開設。

二是拓寬課程思政視野。從“大思政課”視角看,思政課著力引領大學生樹立總體國家安全的價值理念,而專業課立足訓練大學生維護國家安全的技術本領,課程思政的重要地位由此凸顯。從拓展課程思政視野的角度出發,對那些有基礎的高校要鼓勵思政課教師與專業課教師共同開展課程建設,一起推進專業教育中的國家安全教育﹔不同地區和不同行業的高校可以開設適合所屬行業特點以及所屬區域條件的校本課程﹔同時,要將社會上的教育活動載體和紀念活動儀式等資源充分地利用起來,真正實現“大思政課”育人。

三是實現內容方法的統一。首先,教育內容的框定應是開放的,而不能封閉起來,既要包括國土安全、政治安全和軍事安全等傳統安全,也要包括社會安全、網絡安全、生態安全和資源安全等非傳統安全﹔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維度生成基礎理論講解與安全風險體驗等內容,從歷史與現實的維度生成國家安全的歷史演變以及當前安全形勢分析等內容,再從知識和能力的維度生成有關總體國家安全觀的基本理論點以及維護國家安全的具體技能等內容。其次,教育方法體系的構建應是靈活的,而不能僵化,要以理論教育和實踐體驗使大學生掌握相關知識並訓練相應技能﹔依據國家安全問題之潛在性、時代性和廣泛性等要求,選取方法時遵循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統一、傳統方法與現代網絡方法相協調、學校教育與自我教育相補充的原則,並根據“不易預見的國家安全”“較易預見的國家安全”分別運用“危機應對”和“預防為主”等具體方法,進而形成對教育內容的積極呼應。

(作者:李志強,系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政法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