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重讀馬克思,展示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價值

本報記者 靳曉燕

2024年04月11日08:20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重讀馬克思,展示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價值

【新書訪談錄】

2023年歲末,凝結了北京師范大學哲學學院教授楊耕思考、智慧和心血的“楊耕文集”(以下簡稱“文集”),帶著油墨清香,與讀者見面了。“文集”涵括的10卷12冊著作,既有學術專著、論文選編,也有讀書札記、哲思斷想,洋洋數百萬言,而其研究對象隻有一個——馬克思的哲學。在楊耕看來,“這是我學問人生的高度凝練——在重讀馬克思的基礎上展示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價值。”

“文集”的出版,受到了學界關注和好評。同道認為:“文集”“集中展示了楊耕所追求的理論形式、理論境界,呈現了他的哲學研究的理論途徑、理論觀點,對當今的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頗有啟示。”“對於楊耕而言,哲學已融入生命活動之中,成為他書寫生命的方式。”

在“文集”出版之際,記者帶著對馬克思哲學的探尋,與楊耕教授展開對話。

重讀馬克思的誠實記錄和心靈寫照

記者:您曾經說過,如果把您40年的哲學研究概括成一句話,那就是,重讀馬克思。那麼,可否把“文集”理解為您重讀馬克思的思想結晶?

楊耕:確實如此。“文集”力圖在當代實踐、科學和哲學本身發展的基礎上准確把握馬克思哲學的本質特征,深刻闡述馬克思哲學的基本觀點,從而在理論上展現馬克思哲學的當代價值。

第1卷《為馬克思辯護:對馬克思哲學的一種新解讀》,力圖用當代實踐、科學和哲學本身發展的成果深入解讀馬克思哲學的基本觀點,系統論証他有所論述但又未充分論証、同時又能解決當代重大問題的觀念,使其上升為馬克思哲學的基本觀點。第2卷《多維視野中的馬克思》,從政治批判、社會批判、資本批判以及形而上學批判等多維視角闡述馬克思的哲學。第3卷《危機中的重建: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現代闡釋》,以近代思辨歷史哲學、現代批判(分析)歷史哲學和后現代歷史哲學為理論背景,闡釋唯物主義歷史觀的性質、內容和功能,說明唯物主義歷史觀是歷史本體論和歷史認識論相統一的現代歷史哲學。第4卷《重建中的反思:重新理解歷史唯物主義》,以重讀“經典”馬克思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東歐新馬克思主義的文本為基礎,說明歷史唯物主義不僅是“唯物主義歷史觀”,而且是“唯物主義世界觀”,是“真正實証的科學”和“真正批判的世界觀”的統一。第5卷《馬克思主義哲學基礎理論研究》,深入研究、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礎理論或原理,提出了一些具有創新性的觀點。第6卷《馬克思主義哲學理論體系研究》(上、下冊),深入闡述了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歷史演變,並提出“實踐”是馬克思主義哲學體系的出發點范疇和建構原則。第7卷《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思考》,以實際問題為中心研究馬克思主義,力圖揭示中國社會主義革命的歷史必然性,展示中國式現代化的歷程及規律。第8卷《思考的痕跡:重讀馬克思的記憶與思考》(上、下冊),由50篇論文按照時間順序編成,反映了我研究馬克思哲學的心路及思想演變過程。第9卷《靜水深流:哲學斷想與讀書札記》是學術隨筆,是我思想靈感的記錄。第10卷《書緣人生:行走在哲學與出版的路途上》,是我的學術自述、哲學演講、出版實踐,以及報刊記者對我的採訪、介紹,實際上以濃縮的形式展現了我的哲學之“旅”、出版之“旅”乃至人生之“旅”。

可以說,《文集》集中體現了我所追求的理論目標——求新與求真的統一,反映了我所追求的理論形式——鐵一般的邏輯、詩一般的語言,展示了我所追求的理論境界——建構哲學空間、雕塑思維個性。《文集》是我40年來重讀馬克思的誠實記錄和心靈寫照。用您的話來說就是,這是我40年來重讀馬克思的思想概括。

馬克思的哲學仍然具有“令人震撼的空間感”

記者:我們注意到,學術界對如何理解馬克思哲學存在著爭論。有人把馬克思與哈姆雷特進行類比,認為如同一千個觀眾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一千個讀者心中有一千個馬克思。您如何看待這種觀念?

楊耕:從歷史上看,一個偉大的哲學家逝世之后,對他的學說進行新的探討,並不罕見。但是,像馬克思哲學這樣在世界范圍內引起如此廣泛、持久而激烈的爭論,卻是罕見的。馬克思的形象在其身后處在不斷變換中,的確有人把馬克思與哈姆雷特進行類比,提出不存在一種“本來意義”上的馬克思的哲學。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無原則的糊涂觀念,是一個“不靠譜”的類比。

二者之間的區別在於,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塑造的藝術形象,馬克思哲學是由馬克思創立的具有科學性的理論。藝術形象可以有不同的解讀,而科學性理論揭示的是客觀規律,這種認識正確與否要靠實踐檢驗,而不依賴認知主體的解讀。實際上,不管如何解讀,合理的解讀,包括對藝術作品的解讀也是有限度的,是有客觀的“底線”的。比如,同一首小提琴曲《流浪者之歌》,德國小提琴演奏家穆特把它詮釋得悲傷、悲涼、悲戚,美國小提琴演奏家弗雷德裡曼則把它詮釋得悲憤、悲壯、悲愴,兩種詮釋都具有“悲”的內涵,而沒有“喜”的意蘊。就馬克思而言,合理的解讀隻能是——隻有一個馬克思,那就是,作為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馬克思﹔隻有一種馬克思主義,那就是,由馬克思所創立、已經具有客觀意義的馬克思主義﹔脫離了馬克思的馬克思主義,隻能是打引號的馬克思主義﹔脫離了馬克思主義的馬克思,隻能是虛構的馬克思。

記者:請您給我們講講馬克思的哲學的目標與意義?

楊耕:與傳統哲學不同,馬克思的哲學關注的不是所謂世界的“終極存在”,而是人的現實存在,是“對象、現實、感性”何以成為這樣的存在。“對象、現實、感性”都是在人的實踐活動中生成的,人本身也是在實踐活動中自我塑造、自我改變、自我發展的。因此,隻有通過實踐才能實現無產階級和人類的解放,確立“有個性的個人”,即實現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抽掉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抽掉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就會成為無魂的軀殼。

人的本質是社會關系的總和。馬克思哲學確立的目標——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是以社會發展規律為基礎的。任何科學都以研究、發現和把握某種規律為己任,任何一種學說要成為科學,就必須發現和把握某種規律。正因為如此,科學產生於某個特定的時代,又能超越這個特定的時代。正是由於深刻地把握了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運動規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般規律,正是由於深刻地把握了人與世界的總體關系,正是由於所關注並力圖解答的問題深度地契合著當代世界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所以,產生於19世紀的馬克思哲學又超越了19世紀這個特定的時代,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真理和良心,仍然佔據著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所以,每當世界發生重大的歷史事件時,人們都不由自主地把目光再次轉向馬克思,“求助於”馬克思。美國學者海爾布隆納說得好:“每個想從事馬克思所開創的研究的人都會發現,馬克思永遠在他前面。”一言以蔽之,馬克思的哲學仍然具有“令人震撼的空間感”。《文集》力圖展示的,就是這種“令人震撼的空間感”。

以深沉的哲學智慧超越現實、引導現實

記者:您是如何重讀馬克思的?

楊耕:我重讀馬克思經歷了一條獨特的理論途徑,這就是,從馬克思的哲學延伸到馬克思主義哲學史、西方哲學史、現代西方哲學以及后現代主義哲學,從西方馬克思主義拓展到蘇聯馬克思主義、東歐新馬克思主義,再深化到后馬克思主義,然后,再返回到馬克思的哲學。在這個過程中,我同時進行了政治經濟學、社會發展理論的“補課”。精神生產不同於物質生產,以基因為遺傳物質的生物物種延續是同種相生,而精神生產則可以通過對不同學科合理因素的吸收、消化和再創造,創造新的觀念形態。正像親緣繁殖不利於種群發展一樣,一種創造性的哲學一定是突破了從哲學到哲學的局限、“跨學科”而造就的哲學。馬克思的哲學就是這樣一種創造性的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研究也必須“跨學科”。

重讀馬克思不能從文本到文本、從理論到理論。我一直認為,哲學研究,尤其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不能僅僅成為哲學家之間的“對話”,更不能成為哲學家個人的“自言自語”,像馬克思所批評的那樣,“醉心於淡漠的自我直觀”。哲學家不應像“沙漠裡的高僧”那樣,腹藏機鋒、空談智慧,說著一些對人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無用的話﹔哲學家也不應像魔術師那樣,“煞有其事”地念著咒語,“說著一些誰也聽不懂的話”。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應該也必須關注現實,深入現實,並使現實問題上升為理論問題,從而以一種深沉的哲學智慧、敏銳的政治意識、徹底的批判精神,超越現實並引導現實運動。哲學必須從現實上升到抽象的概念領域,以概念運動反映現實運動,否則,就不是哲學﹔哲學又必須從“天國”下降到“人間”,關注人的現實和現實的人,否則,將失去自己存在的根基,且既不“可信”,也不“可愛”。

記者:在重讀馬克思的過程中,您有什麼發現?

楊耕:在這樣一個重讀馬克思的過程中,我的腦海中便映照出一個作為哲學家和革命家完美“結合體”的馬克思,作為解釋世界和改變世界高度統一的馬克思的哲學。正是在馬克思的哲學中,我感受到一種對資本主義制度的徹底的批判精神,感受到一種對人類生存異化狀態的深切的關注之情,領悟到一種旨在實現無產階級和人類解放、實現每個人全面而自由發展的強烈的使命意識。脫離了現實,抽掉社會發展規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就會像無根的浮萍那樣隨波逐流,甚至是無病呻吟。

當今中國最基本的現實就是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以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的復興,構成了鴉片戰爭以來中國歷史進程的不變主題,凝聚著幾代中國人的思考與奮斗、光榮與夢想。關注中國式現代化,研究、發現和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規律,以一種深沉的哲學智慧適應現實、超越現實、引導現實,這是當代中國哲學家應有的良心和使命。正因為如此,我深切地關注著改革開放與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收入《文集》第7卷的《東方的崛起:關於中國式現代化的哲學思考》力圖把理論與現實結合起來,把真實的描述與深刻的反思結合起來,把哲學思維力量的穿透力與哲學批判精神的震撼力結合起來,把自覺的哲學意識與敏銳的政治眼光結合起來,從而在理論上再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性,展現中國式現代化的輝煌前景。

(記者 靳曉燕)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