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加大力度推進新型工業化

史丹

2024年04月09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加大力度推進新型工業化

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工業化,領導我國持續推進工業化,建成了完整的工業生產體系,工業生產能力和在國際市場的佔有率大幅躍升,極大地推動了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出發作出了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重大戰略部署,推動我國新型工業化邁出堅實步伐。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重要指示強調,“新時代新征程,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實現新型工業化是關鍵任務”。深入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就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的重要指示,進一步明確新型工業化的發展方向,對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具有重要意義。

實現新型工業化是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關鍵任務

新型工業化是抓住新一輪產業革命機遇重構競爭新優勢的必由之路。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作用下,工業生產的技術—經濟范式正在發生深刻轉變,改變了經濟社會的運行模式和產業發展模式,使因資源短缺、環境損害而陷入困境的傳統工業化煥發出新的生機,主要表現為科技創新驅動的新經濟、新產業、新業態快速發展,數據成為繼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之后的重要生產要素,不但改變了生產要素的投入結構,而且顯著提高了其他生產要素的使用效率,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來源、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關鍵,為實體經濟發展開辟了新賽道。當前,世界主要國家紛紛加快發展新興產業,加速推進數字技術同制造業的融合,推進再工業化。新型工業化就是要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先機,搶佔未來發展制高點,用數字技術賦能傳統產業,實現產業數字化轉型,重構競爭新優勢。

新型工業化是我國實現產業融合發展的重要創新實踐。從當前產業結構看,服務業是我國第一大產業,制造業佔比雖低於服務業,但規模居全球第一,遠超其他發達工業國家。從未來發展看,我國服務業將繼續快速增長,要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必須走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之路。所謂產業融合發展,一是指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充分釋放我國制造大國和網絡大國的疊加、聚合、倍增效應,構建形成以數據為核心驅動要素的新型工業體系,以信息流帶動技術流、資金流、人才流、物資流,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產率﹔二是指通過數字技術運用,促進制造業與服務業的融合,使經濟增長不再單純體現為產業的此升彼漲。實現產業的融合發展,不僅可以促進交易成本下降,實現更小庫存,提升生產效益,而且能夠形成緊密的供需關系,擴大市場范圍,開發多種增值服務,形成新的增長源泉。

新型工業化是我國新時期統籌發展和安全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全球發展面臨多項赤字,其中包括安全赤字、生態赤字、治理赤字等。美西方國家挑起的逆全球化,使全球產業轉移紅利逐步退去、產業安全問題日益凸顯。推進新型工業化,既要避免過早去工業化,因產業結構早熟使經濟增長失去動力,也要解決工業化進程中資源消耗大、環境影響嚴重的問題。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新型工業化是我國在“雙碳”目標下持續推進工業化的道路創新,是建設生態文明目標下的新型工業發展模式,具有數字化和綠色化孿生轉型的特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一方面堅持發展制造業,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和人民的美好生活提供堅實物質保障,為保障國防安全、糧食安全、能源安全提供技術支撐﹔另一方面,改變傳統以資源要素投入為主的發展模式,實現綠色低碳循環發展。

新型工業化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著力點。新質生產力與新型工業化二者之間具有緊密內在聯系,新質生產力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的動力,新型工業化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也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主要著力點。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然而,產業是生產力的重要載體,科技成果隻有完成產業化才能成為社會生產力。從蒸汽機到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所有科技發明和創造,其所形成的社會生產力都具化到產品的生產和使用中,進而提高勞動生產率和滿足人類更高品質生活需要。以新質生產力推動新型工業化,就是不斷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產業、新業態,形成一批又一批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導產業的過程。新質生產力由當代最為先進的科學技術推動形成,是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重要驅動力,它對產品推陳出新、更新換代、產業轉型升級具有關鍵性作用。

新型工業化面臨的機遇與主要任務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新型工業化深入發展。2023年,我國全部工業增加值約39.9萬億元,佔GDP比重31.7%。我國制造業規模佔全球30%以上,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中國創新能力指數居世界前列,擁有的全球百強科技創新集群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獨角獸企業數量居世界第二。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同比增長10.3%,佔GDP比重41.5%,規模和比重均位居世界前列。當前,高新技術產業成為拉動中國制造業發展的關鍵動能,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世界第一,產品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近年來,以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為代表的“三新”經濟持續蓬勃發展,在一些應用性較強的“三新”經濟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形成並跑之勢,部分領域已全球領先。

但也要看到,我國正處於由傳統工業化向新型工業化轉型發展的過程中,首先,亟須加快構建面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科技創新體系。基礎研發能力薄弱和顛覆式創新缺乏,導致我國制造業存在關鍵技術缺失、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問題,迫切需要構建高水平產業科技體系,推動工業化由要素投入為主轉為創新驅動為主的模式。其次,亟須推動工業化與數字化智能化深度融合。數字技術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意義最為重大的代表性技術,隨著數字技術向各個產業部門的進一步滲透和賦能,工業和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將成為數實融合的主要領域,也是形成新競爭優勢的重要途徑。最后,亟須加快建設綠色低碳的能源體系、工業生產體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我國向世界作出的庄嚴承諾,也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變革,絕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實現的”。我國需要從生產到消費、從家庭到社會、從企業到政府全面貫徹綠色發展理念,構建從宏觀到微觀的綠色財政體系、綠色金融體系和綠色產業體系。工業部門是碳排放的主要部門,工業能否實現綠色發展是我國能否達成“雙碳”目標的關鍵所在。推進新型工業化,就包括逐步構建起綠色低碳、安全可靠的新型能源體系,以及全生命周期的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形成綠色產品、綠色制造、綠色園區的產業標准體系。

推進新型工業化的主要著力點

推進新型工業化,既要瞄准長遠目標,也要立足當前存在的問題,在具體措施上必須有抓手、可落實、有實效。

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培育產業競爭新優勢。在新一輪科技革命的引領下,全球制造業發展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推動的智能制造、生物制造、綠色制造、服務制造成為第四次產業革命的核心內容。我國制造業規模連續多年全球領先,但傳統的比較優勢正在減弱,需要大力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以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新的競爭優勢。為此,必須加大對原始創新的投入,尤其應重視基礎技術、基礎工藝、基礎材料的自主化投入,建設一批制造業創新中心,增強重點行業關鍵共性技術供給,同時加強創新型人才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批產業技術創新領軍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需要深入推動傳統工業部門的數字化轉型,著力提高工業裝備智能化水平,發展數字化制造新模式,以標准化引領產業創新發展。

推進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支持高端裝備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等先進制造業與軟件和信息服務業、金融業、科技研發和科技服務業等現代服務業間的深度融合,推動信息技術廣泛滲透產品設計、客戶定制、集成制造、市場營銷、供應鏈管理、質量管理、測試認証、金融服務等環節,不斷提升制造企業在服務環節的價值創造能力。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保持制造業佔比的基本穩定。鞏固優勢產業領先地位,增強新能源汽車、光伏、移動通信、電力裝備等領域全產業鏈優勢,打造更多中國制造名片,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強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前瞻布局未來產業。

形成與新型工業化相適應的能源生產和資源利用方式。不斷改善能源結構,穩步推進大型清潔能源生產基地建設,促進清潔能源的就近使用。依靠技術創新不斷提高產業能效水平,集中力量突破全球性能效和排放技術難題,力爭中國制造業節能減排技術達到世界一流,重點工業行業能耗水平達到和超過發達國家。構建多層次循環經濟系統,大力發展資源回收產業和再制造產業,依靠技術進步和制度建設促進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倡導全民綠色消費,通過價格機制控制過度消費、減少個人碳足跡,增加低碳工業產品消費比重。

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進一步鞏固工業產品出口優勢,從能源原材料供給、出口貨運能力提升等多個角度為出口企業創造良好發展環境,增強國際市場渠道建設和本地化運營能力,保障出口企業的海外訂單交付能力。積極參與國際貿易規則和產業標准制定,在應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新貿易規則制定中貢獻中國經驗,建立中國專利技術與標准制定相互支撐的正向循環體系,推動自主標准工業產品成套出口,在對外工程和其他承包合同中推動中國標准落地。擴大利用外資規模和提高利用外資水平,繼續做好外資企業服務工作,不斷改善營商環境,推動外資量增質升。發揮我國在基礎設施建設、集成創新、產業應用等方面的優勢,在戰略性技術研發、技術轉化上與其他國家開展廣泛合作。

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建立與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支撐體系。目前,我國前沿產業技術已進入“無人區”,部分領域已與發達國家站在同一起跑線。要繼續保持領先,關鍵在於科技創新的持續突破,而推動科技創新需要源源不斷的人才。為此,要加大創新人才培養力度,建立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發展相適應的人才支撐體系。創新性人才既包括科技人才,也包括企業家和管理者,要針對不同類型創新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特點,制定相應的人才發展戰略。

(作者:史丹,系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