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系統謀劃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布局

劉海軍

2024年04月02日08:19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系統謀劃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布局

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核心要素,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和生產力發展路徑的先進生產力質態,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及時將科技創新成果應用到具體產業和產業鏈上,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布局建設未來產業,完善現代化產業體系。要圍繞發展新質生產力布局產業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保証產業體系自主可控、安全可靠。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系統謀劃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布局,不斷釋放發展新動能、構筑發展新優勢。

新質生產力由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要素創新性配置、產業深度轉型升級而來,以勞動者、勞動資料、勞動對象及其優化組合的躍升為基本內涵,具備不同於傳統生產力的新特點。科技成果產業化是科技創新的重點目標,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是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的重要舉措。科技創新會催生更多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要著眼未來、立足長遠,做好頂層設計和遠景規劃,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一是加快傳統產業升級。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廣泛應用數智技術、綠色技術,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用企業數字化轉型撬動產業升級,鞏固傳統產業領先地位。二是優先培育和大力發展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統籌基礎研究、前沿技術和工程技術研發,擴大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投資,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推動先進產業集群向產業鏈集群轉變,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三是加快未來產業布局。未來產業既有通過新技術迭代產生的,也有通過數實融合轉型而來的。要在夯實現有優勢產業的前提下,長遠規劃設計未來產業發展路線圖,循序漸進、由點到面、量力而行、分步實施,促進創新鏈落地和價值鏈升級,用原創性技術保証產業體系自主可控,用顛覆性技術激發產業創新能級躍升,強化創新能力與發展優勢,打通產業增值新通道。四是加快數實融合步伐。目前,數字經濟加快發展,數據要素得到更廣泛應用、作用進一步凸顯。加快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催生出數實融合新業態。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杆培育新動能,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破科技創新的領域隔閡、時空限制,形成多學科、跨地域、全周期的創新資源分布格局,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轉變,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

新質生產力是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系統謀劃新質生產力的產業布局,要搶抓機遇以科技創新開辟新領域新賽道,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加快先進綠色科技推廣應用,綜合考量技術的適用性、成熟度和體系化,優先選用新能源、新材料及低功耗、可復用的綠色科技產品,解決技術嵌入業務、場景的適配難題,提高技術兼容性和利用率﹔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經濟體系,按數據流轉路徑增加相應綠色節點,把低碳循環經濟擴大到整個產業鏈系統,以優質要素加速流動助力全要素生產率提升﹔優化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經濟政策工具箱,既通過頂層設計完善法律法規,又鼓勵各地先行先試、總結提煉具體經驗,不斷完善綠色發展政策體系。

新質生產力的快速發展,需要新型生產關系與之相適應,從而確保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順暢流動、優化配置。在系統謀劃新質生產力產業布局的過程中,需深化各領域各方面體制機制改革,著力解決制約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痛點、堵點和卡點問題,努力營造有利於新質生產力發展的良好氛圍和制度環境。一是暢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環。通過培育和集聚創新人才,著力推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以新技術突破帶動產業變革。二是完善先進優質生產要素配置機制。加快數據要素基礎制度落地見效,逐步擴大公共數據授權、數據交易監管等的適用范圍,及時出台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算力網絡、元宇宙等新技術的管理辦法,充分釋放各類先進優質生產要素潛能。三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生態系統。在制度創新和技術革新的共同作用下,更好體現知識、技術、人才的市場價值,更好激發勞動、知識、技術、管理、資本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活力,不斷匯聚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強大合力。

【作者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