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

黃泰岩

2024年04月01日08:48    來源:學習時報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必須把堅持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並要求“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這是在深入分析我國發展新的歷史條件和階段、全面認識和把握我國現代化建設實踐歷程以及各國現代化建設一般規律的基礎上,作出的一個具有全局性、長遠性和戰略性意義的重大判斷,與“發展是硬道理”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明確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基本路徑,標定了中國經濟發展新方位。

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導向和實踐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是我們黨在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中必須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則。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是一個抽象的、玄奧的概念,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而要體現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環節”。因此,必須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理論高度,科學認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價值導向和實踐要求。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就是維護人民根本利益,不斷增進民生福祉。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成為新時代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民生福祉,成為推進經濟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也就成為評價經濟發展成效的根本標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了重大變化,我國經濟發展階段也在發生歷史性變化,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表現。解決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必須推動高質量發展”。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人民對美好生活追求的必然要求,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新發展階段的具體體現。這既反映了生產力發展到一定高度的必然結果,又體現了社會主義生產關系對經濟發展方向的內在要求,彰顯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發展的根本立場、根本目的和價值導向。一是堅持發展為了人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歸根到底是為了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這就要求以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引領,加快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是堅持發展依靠人民。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激發全體人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創造財富的一切源泉充分涌流。三是堅持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扎實推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通過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制度體系,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讓全體人民共享現代化建設的發展成果。

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

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新時代的發展必須是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高質量發展,就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這是對高質量發展科學內涵的基本定位,意味著各項工作要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推動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更加聚焦群眾普遍關注的民生問題,從主要解決“有沒有”轉向解決“好不好”,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能更好凝聚人心,共建共享美好生活。

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對物質文化生活更高要求的發展。按照居民消費結構升級的一般規律,在滿足溫飽等基本需要后,居民消費開始向品質化、品牌化、個性化、創意化、服務化、數字化等新的方面升級。服務消費在居民最終消費中的佔比不斷提高。人民對更高品質物質文化生活的追求,以及對服務消費的更多需求,就要求經濟發展必須轉向高質量發展。一是適應居民品質化、品牌化、個性化、創意化的消費需求,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特別是加快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促進傳統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增加更多的優質產品供給。二是適應居民服務消費佔比的不斷提升,加快構建優質高效的服務業新體系,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提供更多的優質服務供給,更好滿足居民的服務消費需求,實現經濟穩定持續增長。三是適應居民數字消費的快速增長,加快發展數字經濟,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推動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提供更多的數字產品和服務,創造新需求,實現需求引領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的供求動態平衡。

高質量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的發展。一是滿足人民對民主日益增長的需要。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各要素的自由流動。二是滿足人民對法治日益增長的需要。通過構建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法律制度體系,形成規范的市場秩序。三是滿足人民對公平日益增長的需要。通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不斷縮小居民收入差距、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四是滿足人民對正義日益增長的需要。讓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看不見的手”和“看得見的手”的合理調節,保障人民全面自由的發展。五是滿足人民對安全日益增長的需要。通過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防范和化解國內外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實現安全發展。六是滿足人民對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通過貫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把保護生態、改善生態提升到保護和發展生產力的高度,守住生態安全底線,實現可持續發展。

高質量發展是能夠激勵科技創新的發展。要能夠很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就必須依賴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科學技術解決方案,都更加需要增強創新這個第一動力”。一是把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科技創新的落腳點,確立科技創新的目的和評價標准,構建科學有效的科技創新激勵體制機制。二是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確立科技創新的正確導向,激勵科技創新努力解決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急難愁盼問題。三是科技成果隻有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相結合,才能真正實現創新價值,從而要求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激勵科技創新完成從科學研究、實驗開發、推廣應用的三級跳,使科學技術真正成為第一生產力。

總之,高質量發展是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必然要求,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本保障,是形成新安全格局的主要途徑。

以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為重點任務

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最大的制約因素是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本身就是發展質量不高的突出表現。破解這個問題,必須推動經濟發展從量的擴張轉向質的提升,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向形態更高級、分工更復雜、結構更合理的階段演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現在再按照過去那種粗放型發展方式來做,不僅國內條件不支持,國際條件也不支持,是不可持續的,不抓緊轉變,總有一天會走進死胡同”。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是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特征。以人民為中心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就決定了解決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是必須完成的重點任務。

解決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黨的二十大報告特別強調,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因此,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切實解決城鄉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全面振興鄉村,就需要跳出“三農”發展“三農”。一是推進農業現代化。通過加快形成以工促農、以城帶鄉、工農互惠、城鄉一體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推進農業產業化、數字化,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二是推進農民市民化。一方面促進在城市就業的農民工加快向市民轉化,另一方面通過科技賦能和產業賦能不斷提高農業勞動生產率,促進更多農民向城鎮轉移或就地轉移,提高農民的收入水平,共享城鎮化的發展成果。三是推進農村城鎮化。通過以城帶鄉、城鄉融合發展以及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特別是運用數字化技術推動城鄉空間融合,使農村更加宜居、宜業。

解決區域發展的不平衡不充分。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必須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不斷縮小區域發展差距,就需要中西部地區緊緊抓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機遇,立足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發展特色優勢產業,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跨越式發展。一是發揮資源稟賦優勢,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強經濟發展的新動能。二是發揮文化、生態等優勢,發展文化、旅游、健康、體育等產業,通過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推動服務業的快速發展,以服務業為引擎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形成綜合競爭優勢。三是發揮區位優勢,加快高水平對外開放,通過把沿邊開放融入國家向西開放的總體布局中,推進以開放促發展,以開放促改革,形成對外開放新優勢。

解決產品和服務供給與需求的不平衡不充分。生產力的快速發展,促進了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斷提高,從而推動了居民消費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但由於產業結構升級需要資本、技術、人才等一系列條件的改變,從而與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存在一定的時滯,這就使市場需求結構與供給結構發生錯位。因此,推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就需要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一是通過擴大內需,鞏固和增強我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為科技創新提供市場實現條件和成本分攤優勢,特別是通過海量數據和廣闊應用場景推進數字技術創新,實現關鍵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同時吸引全球科技創新要素向我國集聚,推動科技創新力量布局、要素配置、人才隊伍體系化協同化。二是通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擴大和增強優質產品和服務的供給,一方面釋放國內被抑制的消費需求,進一步增強我國的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另一方面提升我國產品和服務的國際競爭力,優化對外貿易結構,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和國際市場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三是通過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良性互動,形成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螺旋上升的動態平衡。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學資深教授,北京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