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大運河文化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鄧楊

2024年03月28日08:2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大運河文化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

【學思踐悟】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浙江調研時,專程考察了浙東運河文化園,這是習近平總書記近年來先后考察北京通州大運河森林公園、揚州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后又一次考察大運河保護情況,體現了對保護傳承大運河文化遺產、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高度重視。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時強調,大運河文化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在保護、傳承、利用上下功夫,讓古老大運河煥發時代新風貌。

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擘畫、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新時代重大文化工程,是堅持“第二個結合”、在文化傳承發展中不斷創新的重要成果,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動實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充分發揮大運河的線性串聯功能,其所留存的中國文物、中國建筑、中國工程和中國形象,所承載的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中國故事和中國精神等有形和無形的寶貴財富,深刻闡述了大運河文化主軸作為中華文明重要文脈的歷史意義,生動詮釋和有力見証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中華文明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突出特征。

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連續性

從吳王夫差開鑿邗溝溝通江淮以北上攻齊,到秦始皇為“南巡”江南開鑿京口至丹陽的曲阿河﹔從曹操為統一北方疏浚開鑿睢陽渠、白溝等華北運河,到東晉謝安謝玄叔侄疏浚蘇北運河並筑邵伯埭蓄水利航﹔從隋唐構建以長安洛陽為中心南通余杭、北抵涿郡的隋唐大運河,到元朝通過通濟渠、永濟渠截彎取直終成京杭大運河,在中華文明漫長的歷史演進過程中,大運河見証了王朝的興替和文明的發展。作為中國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同時也是世界上跨越緯度區最多和最長的運河,大運河在發揮統一政治、融通經濟、便利交通作用的同時,其沿線的水工遺存、運河附屬遺存、其他關聯遺存等物質文化遺產,生活習俗、傳統工藝、禮儀規制、戲劇曲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形成了大運河2500年歷史的真實文化印記。大運河是流動的文化,更是流動的歷史。它的建造和不斷完善,順應歷史、呼應時代,其自身的歷史延續性和空間連續性,就是中華文明連綿不絕、生生不息的絕佳印証。

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創新性

大運河的開鑿,是最具想象力和行動力的創舉,是中國人適應空間地理、利用自然山水,不斷探索求知、創新創造的偉大成就。在恢宏廣闊的規劃視野、機巧復雜的工程設計和精益求精的組織施工之下,大運河的河道不斷開鑿疏浚,堤壩日漸穩固,水上遍布設計精妙的橋、閘和做工精良的船。從元代西山引水工程,到翻越水脊的南旺樞紐,再到清口樞紐不斷高筑的高家堰﹔從避繁避險選擇最優走向,到聚水泄洪打破地理制約,再到“三彎抵一閘”降低流速﹔從“木岸狹河”,到“束清刷黃、以水攻沙”,這些因地制宜的工程智慧,集聚了大量領先於時代的科技成就,匯聚了中國古代眾多先進水利思想和水工技藝精華,是世界水利航運工程史的偉大創造。同時,大運河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工程,而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它的開鑿、管理、利用面臨重重現實挑戰,在一次次試錯后改正錯誤,在不斷遇到問題后解決問題,充分彰顯了中華民族不懼新挑戰、勇於開拓創新的可貴品質。大運河蘊含了中國人接受自然饋贈並同自然對話的古老智慧,是中華民族適應自然、利用自然、進而改造自然的偉大奇跡。

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統一性

不同於西方,從最早有文字記載時起,大一統就成為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大運河的貫通,不僅從地理上,更從政治、經濟、文化乃至民族心理層面,鞏固了九州共貫、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大一統傳統。通過將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心聯系在一起,大運河促使古代中國凝聚成整體,讓政權得以維持,讓文脈得以延續,推動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同時,作為內河航運的重要河道,大運河貫通大河巨川,催生了繁華的都市,串起了廣袤的鄉村,創造了跨越千年的國家漕運體系,在促進南糧北運、軍資調配的同時也方便了商業貿易、人員往來,維系了古代中國和平統一與持續發展,支撐起中華文明和諧進步與長期繁榮。在文化心理層面,歷經千年的大運河在推動南北融合、東西交匯、中外交流過程中,溝通了有無、融通了民心,持續增強了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升人民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可以說,開鑿大運河,是順應歷史潮流,維系國家統一和政權穩定的偉大創舉,為中華文明的延續和大一統國家的治理作出了重大貢獻,也讓中國人追求和維系統一的心態更加堅定。

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包容性

“水利萬物而不爭”,包容是大運河這條水上動脈的本來屬性。大運河流經八個省市,連通長江與黃河這兩個中國古代文明核心地區。皇城的威嚴、津沽的煙火氣、華北的質朴、齊魯的儒韻、淮揚的繁華、蘇杭的靈秀……沿途各地獨特的文化,給穿行而過的大運河增添了千姿百態的魅力。大運河沿線資源稟賦千差萬別,沿岸不同地域的風土民情、漕運活動、飲食文化、商業往來,通過大運河不斷交流、碰撞、融合。在這種氛圍中,一種生生不息的力量才會不斷調試、生長,這也是包容一詞的題中應有之義。內部和外部循環流動、相互交融,調節和平衡著這片廣袤大地上東西南北的社會經濟文化差異,也給古老的中華文明不斷增添自信樂觀的氣質和開放的張力。作為文明交融的紐帶,大運河被賦予了通達互融、兼收並蓄、開放包容、博採眾長的文化特質,充分彰顯了中華文明全局思維和世界眼光,是“中國發展史”和“文明交融史”中絢爛的一頁,是不同文明尋求心意相通和情感共鳴的重要載體。

生動詮釋中華文明的和平性

“上善若水”,在古今中外各種文化中,水往往被賦予滋養萬物、祥和安寧、純淨寬厚、生機活力、平安吉祥等美好寓意。大運河船舶輻輳、舟楫千裡,將古代中國溝通世界的陸上絲綢之路與海上絲綢之路聯結起來。“天涯同此路,人語各殊方。”大運河這個古代中國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通道,承載著中外往來悠久歷史,迎來送往無數客商行人、異域來客,是中外交往交融、和平合作的歷史見証。唐代高僧鑒真在大運河畔的揚州出家為僧,第六次成功東渡時,從揚州城坐船出發,到長江渡口出海﹔來華朝貢的蘇祿王沿運河北上訪問,埋骨於大運河畔的德州,留下子孫后裔安家落戶﹔因海難不幸漂流到中國的朝鮮人崔溥,用了44天沿著運河一路抵達京城,最終順利回到朝鮮﹔日本“堪合貿易使”策彥周良、歐洲傳教士利瑪竇數次往來於運河,詳細記載沿途驛站裡程、船閘分布、名勝古跡、生活習俗、土產特產﹔荷蘭使團中的紐霍夫、英國使團中的亞歷山大在出使中國途中,用銅版和水彩記錄大運河的形象,留下了許多歷史寫實場景……大運河這條和平交往的紐帶,生動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中華文明“倡導交通成和,反對隔絕閉塞”的和平特性,充分詮釋了中華文化順應天常、厚生愛物、和諧共生、互利共贏的哲學思想和人文精神。

大運河與黃河、長江、長城一樣,是中華文明的標識性符號,其承載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建設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推動新時代文化繁榮發展的國家工程,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重大探索。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文化思想,堅定全民族文化自信,統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大運河這一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深入挖掘大運河文化蘊含的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全面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系統展示這些文化標識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規范,突出活化傳承、合理利用、開放共享,保護傳承寶貴的運河資源、生態格局、鄉土風貌、民俗韻味,讓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在新時代發揚光大,使大運河永遠造福人民。

(作者:鄧楊 單位:中宣部宣教局)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