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論壇·溫故】常制不可以待變化 一途不可以應無方 刻船不可以索遺劍

劉佳

2024年03月27日08:2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論壇·溫故】常制不可以待變化 一途不可以應無方 刻船不可以索遺劍

【光明論壇·溫故】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引用“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途不可以應無方,刻船不可以索遺劍”這一古語,強調共青團隻有勇於自我革命,才能跟上時代前進、青年發展、實踐創新的步伐,為共青團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

“常制不可以待變化,一涂不可以應無方,刻船不可以索遺劍”,這個典故出自東晉葛洪的道家理論著作《抱朴子·外篇·廣譬》。涂,通“途”,指道路。這句話意為:固定不變的規章制度無法應對千變萬化的社會現象,單一的路徑不能通往不同的目的地,在行進的船上雕刻記號無法找到落入水中的寶劍。“常制”指的是一成不變的制度或做法,“一途”指的是單一的手段或方法,“刻船”指的是一成不變的思維方式,“遺劍”比喻已經失去的機遇。這句話告訴我們,任何制度、任何理論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面對時刻都在發生變化的世界,我們唯有遵循規律、審時度勢、解放思想、不斷革新,才能贏得主動﹔以靜止不變的思維應對形勢的變化,其結果往往是故步自封和徒勞無功。作者葛洪認為,人們既要順應自然規律,又要在遵循自然法則基礎上努力作為。他在道家無為而治的理念上,借鑒了儒家積極入世的思想,創新性地提出其具有儒道結合特點的變化觀。這清晰地反映出中國傳統哲學中的重要理念,即始終以變化的世界為依據,明理適變並靈活應變。

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變化觀,源遠流長且深入人心。古代哲人深入探究自然、社會和人生的變化規律,通過易經、道家等哲學體系對變化思想進行深入闡述。易經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其中“易”的含義之一就是“變易”,象征著宇宙萬物的運動和變化,恰是中國古代先賢對事物發展過程中的內在聯系的規律性洞見。《易經·系辭》載:“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就是對萬物演變的深刻詮釋,展現了古人對萬物萬象不斷變化的哲學思考,智者順應此變,方能於亂世中游刃有余。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則揭示了因勢利導、隨機應變,順應自然和社會發展潮流的哲理,生動體現了中國人對變化的理解和應對之策,這一傳統變化觀在中國文化中獨樹一幟、影響深遠。后世賢哲更是從不同角度闡發了這一理念,如朱熹認為“理者,萬化之原,又萬化之主”﹔王夫之提出“推故而別致其新”﹔梁漱溟呼吁“推陳出新”。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變化觀源於古代哲學的理念,包含著對變化哲學的獨特理解。深刻的辯証思維和對世事變化秩序的洞察,貫穿於中華文明的每一次發展嬗變之中,是中華民族的智慧結晶。同時,中國傳統文化中對變化的深度體悟和獨到見解,為現代人提供了理解和應對變化的深刻啟發。透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變化觀,我們能更好地洞察現代社會的重大變遷,提出相應的對策和方案,通過改革和創新為社會發展持續注入新的活力。

不論在儒家、道家,還是易學思想中,變化觀都是極其重要的內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變化觀也對中國共產黨的治國理念產生了深遠影響。我們黨自成立以來,始終注重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認識並不斷應對社會歷史發展中的新形勢、新發展、新變化,持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把文化建設擺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深刻把握新時代歷史方位,以堅定的文化自覺、宏闊的歷史視野、深遠的戰略考量,對新時代如何繼續推動文化繁榮、建設文化強國、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進行了全方位、深層次思考,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引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在正本清源、守正創新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為新時代開創黨和國家事業新局面提供了堅強思想保証和強大精神力量。

“明者因時而變,知者隨事而制。”初心不變、勇於創新,是我們黨一以貫之的價值追求,也是其變中求進的具體表現。當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作為黨和國家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我們黨面臨形勢之復雜、承擔責任之重大、肩負任務之艱巨世所罕見、史所罕見。前進道路上,我們要不斷從中國傳統變化觀中汲取智慧涵養,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以更大的決心、更強的魄力、更新的思路,全面推進各領域全方位改革,不斷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局面。

(作者:劉佳,系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責編:黃瑾、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