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海教
2024年03月25日14:34
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也是新時代全黨工作的重要主題。黨的二十大報告題為《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團結奮斗第一次出現在黨代會報告的標題中。同時,團結奮斗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全篇,體現在主題、導語、正文、結束語各個部分。黨的二十大報告的主題強調,“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報告在總結過去十年我們經歷了對黨和人民事業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的三件大事時強調,“這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團結奮斗贏得的歷史性勝利”。報告在各方面戰略部署之后強調,“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報告在結語之前以重要段落專門強調團結奮斗的重要性,報告的全文中貫穿“團結奮斗”,報告全篇也以“團結奮斗”四個字結束。“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統一戰線工作,特別注重團結奮斗在統一戰線工作中的地位與作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兩個結合”的重要成果,是黨的統一戰線百年發展史的智慧結晶,是新時代統戰工作的根本指針。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一戰線因團結而生,靠團結而興。統一戰線的基本任務是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奮斗,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匯聚偉力。
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指示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研究、領悟其中團結奮斗的豐富內涵與核心要義並具體踐行,是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責任與使命。
激發內在自覺是團結奮斗的堅實基礎
團結奮斗的基礎是團結,沒有團結則無力奮斗﹔團結的基礎是同心,沒有同心的團結是沒有基礎的團結。團結奮斗首先要解決人心問題。新時代統一戰線要大力弘揚團結奮斗的主題,就要凝聚團結奮斗的內在共識,激發團結奮斗的內在自覺,以內化於心激發外化於行。
一是理論學習激發內在自覺。馬克思主義認為,無產階級必須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進步力量,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進步勢力,才能實現全人類的解放。馬克思在總結第一國際的經驗時指出:“國際的一個基本原則——團結。如果我們能夠在一切國家的一切工人中間牢牢地鞏固這個富有生氣的原則,我們就一定會達到我們所向往的偉大目標。”恩格斯指出:“為了進行斗爭,我們必須把我們的一切力量捏在一起,並使這些力量集中在同一個攻擊點上。”《共產黨宣言》中號召:“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毛澤東同志深刻指出,“有了全民族的統一戰線,就有了勝利。我們的勢力越大,勝利的把握就越大,這是很硬的道理。”。習近平總書記在2022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中指出:“一百年來,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團結奮斗是中國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
二是傳統文化滋養內在自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特別注重團結奮斗。《周易》雲:“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孟子·公孫丑下》提出:“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淮南子·主術訓》講到:“用眾人之力,則無不勝也。”《三國志》寫道:“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矣﹔能用眾智,則無畏於聖人矣。”千人同心,則得千人之力﹔千人異心,則無一人之力。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荀子曾說過,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馬,而牛馬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因此,荀子強調,人不能無群。幾千年來,團結一心、同舟共濟是中華民族一以貫之的文化基因。從“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朴素道理到“能用眾力,則無敵於天下”的金玉良言,從“五方之民共天下”的大一統觀念到“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的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團結統一始終被視為中華民族“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義”。中華文化崇尚和諧,和合文化源遠流長,從“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以和為貴”的道德觀,“協和萬邦”的天下觀,到今天的“和諧社會”“一帶一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想,都源於傳統的和合文化。“和合”是指在承認事物各不相同,有矛盾、差異的前提下,把彼此不同的事物統一於一個相互依存的和合體中,並在不同事物的和合過程中,取長補短、存優去劣,使之達到最佳組合,由此促進新生事物的產生,推動事物的發展。“和合”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之一,是中華先民在生產生活實踐基礎上積累的智慧結晶,在中華民族不斷融合不同文明和多元宗教的歷史進程中展開,追求以和諧為導向的多樣性共存互補。孔子以和作為人文精神的核心,曰:“禮之用,和為貴。”道家認為,萬物都包含著陰陽,陰陽相互作用而構成和,和是宇宙萬物的本質以及天地萬物生存的基礎﹔佛教則講因緣和合。和合成為中國文化中被普遍接受和認同的人文精神。和合文化不但是中華文明處理不同文化、宗教、地域、國家、社會和人際關系的重要文化理念,也是中華民族千年不絕的連續性文化實踐。和合文化的根本是引領團結。
三是研讀歷史體悟內在自覺。“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希望廣大黨員特別是青年黨員認真學習馬克思主義理論,結合學習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在學思踐悟中堅定理想信念。要真正認識到,隻有團結奮斗,中華民族才能凝聚力量。在中國共產黨成立前,中國四分五裂,一盤散沙,致使國家處在列強入侵、戰火頻仍、山河破碎、生靈涂炭的悲慘境地,中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百年來,我們黨喚起工農千百萬,同心干,中華民族才能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歷史進程。從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來看,統一戰線是克敵制勝的重要法寶,也是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中國共產黨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團結奮斗的優良傳統,始終把團結奮斗鮮明寫在自己的歷史答卷上,不斷結合形勢任務發展變化提出團結奮斗的新要求,開創團結奮斗的新局面。黨的百年歷史,就是一部黨領導人民團結奮斗、贏得偉大勝利的歷史。在中國革命、建設、改革開放各個歷史時期,我們先后建立了國民革命聯合戰線、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人民民主統一戰線和愛國統一戰線。盡管統一戰線在不同時期擔負的歷史任務有所不同,團結聯合的范圍對象有所變化、採取的政策策略也有所區別,但大團結大聯合的本質要求始終沒有變,凝聚人心、匯聚力量的法寶作用始終沒有變。歷史的啟迪彌足珍貴:黨和人民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團結奮斗的結果。團結奮斗是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最顯著的精神標識。
四是立足現實強化內在自覺。當前,我們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全局。我們在黨的領導下向著第二個百年目標奮勇前行,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正處於關鍵階段,必須以團結凝聚億萬人民的創造偉力。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黨面臨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長期存在。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變,世界進入到了新的動蕩變革期,地緣政治博弈加劇、地區熱點事件頻發、傳統安全和非傳統安全等問題依然困擾世界,全球治理體系的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和發展赤字進一步擴大,需要應對的風險挑戰比以往更加嚴峻復雜,來自政治、經濟、意識形態、自然界等方面的風險挑戰考驗層出不窮。我國發展進入戰略機遇和風險挑戰並存、不確定難以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這使得我們責任更加艱巨,環境更為艱難。特別是美國視我國為戰略競爭對手,不擇手段對我國進行圍堵打壓,民族、宗教、涉疆、涉藏、涉港、涉台等統一戰線相關領域已成為西方反華勢力對我進行干擾破壞的重點和焦點,統戰工作越來越成為國際斗爭的一個重要方面。我們要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不斷鞏固統一戰線共同思想政治基礎,切實擴大黨的群眾基礎,在維護和促進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祖國統一等任務中發揮重要作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十分偉大而又十分艱巨的事業,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需要全體中華兒女眾志成城、萬眾一心,把一切力量都凝聚起來,把一切積極因素都調動起來,依靠團結凝聚力量,圍繞中心,向著我們既定的目標不懈奮進。
十四億多中國人,緊緊團結在一起,就是不可戰勝的力量,無堅不摧﹔反之,如果我們缺乏團結,那就會四分五裂,千瘡百孔,不戰自敗。我們隻有形成團結奮斗的內在自覺,真正認識新時代團結奮斗的重要意義,才能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答好團結奮斗的時代問卷。
堅持黨的領導是團結奮斗的根本要求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這麼大一個黨、一個國家,沒有集中統一,沒有黨中央堅強領導,沒有強有力的中央權威,是不行的、不可想象的”。中國是當今世界人口第一、經濟總量第二的大國,如果黨中央不能實行堅強有力的集中統一領導,就會出現各自為政、自行其是的局面,那就什麼事情也干不成。要實現團結奮斗,關鍵要形成統一領導,根本在於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形成全黨上下一起動手、有關方面協同聯動的工作局面。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團結奮斗必須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團結奮斗,必須毫不動搖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決捍衛“兩個確立”,忠實踐行“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黨和國家事業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使黨始終成為風雨來襲時全體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確保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正確方向,確保擁有團結奮斗的強大政治凝聚力、發展自信心。
一是堅持黨的領導是由黨的性質、地位、宗旨和中國國情決定的。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選擇、人民的選擇,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也是實現大團結大聯合的根本保証。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代表了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堅守著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初心與使命,能夠煥發出強大凝聚力和向心力,引領全體中華兒女向著共同目標團結奮斗。同時,中國共產黨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掌握著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能夠運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最新成果來指導團結奮斗的具體實踐,使黨的統一戰線工作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中國共產黨有著先進的理論指導,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確保了黨團結奮斗的正確方向。中國共產黨有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從而得到了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這是我們能夠持續團結奮斗的最大底氣。中國共產黨有著嚴密組織和鐵的紀律,確保了黨中央決策部署的一貫到底,確保了全黨的集中統一、步調一致,並用鐵的紀律加以約束,這是世界上任何其他政黨所不具有的強大優勢,也是黨團結奮斗的堅強保証。我們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進行持續努力,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政治保証。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強化黨的政治建設,確保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確保黨發揮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團結帶領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接續奮斗,攻堅克難,實現了小康這個中華民族的千年夢想,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這使全社會更加堅信,中國的各項事業包括統一戰線工作必須牢牢堅持黨的領導。
二是黨的領導重在思想引領。團結的關鍵在於凝聚共識。不管是集中黨內力量還是匯聚黨外力量,不管是團結新生力量還是爭取中間力量,都必須尋求黨內外、海內外不同層面的最大公約數,畫好最大同心圓。要堅持最廣泛的團結,堅定不移用“四個意識”促進全黨大團結、用“四個自信”促進全社會大團結、用中國夢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大團結、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促進全世界正義友好力量大團結,為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匯聚起強大合力。統戰工作要確保統戰對象在事關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問題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新時代統一戰線最突出的成果,就是形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其主要內容明確了必須充分發揮統一戰線的重要法寶作用,必須解決好人心和力量問題,必須正確處理一致性和多樣性關系,必須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黨的民族工作主線,必須堅持我國宗教中國化方向,必須做好黨外知識分子和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必須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和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必須發揮港澳台和海外統戰工作爭取人心的作用,必須加強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必須把握做好統戰工作的規律,必須加強黨對統戰工作的全面領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黨的統一戰線工作的重要思想,闡明了新時代統戰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實現了馬克思主義統一戰線理論中國化新的飛躍,同時也是對新時代統一戰線工作的經驗總結,具有深刻的歷史洞察力、重要的理論引領力、強大的實踐指導力,為新時代團結奮斗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是維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要具體落實。首先要落實到堅定維護黨中央權威上,落實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上。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黨中央統一指揮的合奏中形成和聲,決不能變味走調﹔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要堅持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意志為意志。工作中的重大決策、重大事項、重要情況要及時向黨中央請示報告。
四是加強黨的領導要強化組織保障,構建黨領導下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各級各地各單位要加強團結奮斗和統戰工作的組織領導,在工作擺位中,高度重視團結奮斗,把這一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做出重點工作安排。統一戰線工作涉及部門多、領域廣,需要通過深入細致的工作,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這些工作不僅涉及組織、宣傳、統戰、網信等黨的部門,也涉及外交、教育、公安、民政等政府部門,還涉及工會、共青團、婦聯、文聯等人民團體,既要加強統籌協調、協同配合,又要更好發揮各方面優勢和作用。要構建黨委統一領導、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有關方面各負其責的大統戰工作格局,健全團結奮斗的領導制度,確保黨的領導。黨委成立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健全領導小組運行機制,加強對民主黨派和無黨派人士工作、黨外知識分子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非公有制經濟領域統戰工作、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統戰工作、港澳台統戰工作、海外統戰工作和僑務工作等統一戰線各領域工作機制的統籌協調,督察推進。
五是團結奮斗中堅持黨的領導,就要在團結奮斗中體現黨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興,始終同人民在一起,為人民利益而奮斗,是我們黨立黨興黨強黨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黨與人民風雨同舟、生死與共,始終保持血肉聯系,是戰勝一切困難和風險的根本保証。人民立場是黨的根本立場,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團結奮斗。隻有樹牢群眾觀點,貫徹群眾路線,始終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緊緊團結依靠人民,才能獲得不竭的力量源泉﹔統一戰線是黨克敵制勝、執政興國的重要法寶,是團結海內外全體中華兒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隻有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形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堅持大團結大聯合,堅持一致性和多樣性統一,促進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海內外同胞關系和諧,促進海內外中華兒女團結奮斗,才能最大限度凝聚起團結奮斗的磅礡力量。
圍繞明確目標是團結奮斗的基本原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圍繞明確奮斗目標形成的團結才是最牢固的團結,依靠緊密團結進行的奮斗才是最有力的奮斗。”走好團結奮斗這一黨領導人民創造歷史偉業的必由之路,必須靠偉大目標凝心聚力,團結奮斗。
要形成各民族、各黨派、各階層、各方面人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的生動局面,必須有能夠凝聚人心和共識的目標來引領。我們黨堅持人民創造歷史的唯物史觀,創造性運用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戰略和策略,緊密圍繞各個歷史時期的使命任務,最大限度凝聚起共同奮斗的力量。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我們黨圍繞“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根本社會條件”的使命,深刻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及其階級狀況,提出爭取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建立國民革命聯合戰線,掀起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把中國革命統一戰線建立在牢固的工農聯盟基礎上,建立和發展了反封建壓迫、反國民黨統治的工農民主統一戰線,把中國革命推到一個新階段﹔採取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又聯合又斗爭的方針,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團結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為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全國性勝利奠定堅實基礎。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我們黨圍繞“實現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轉變,進行社會主義革命,推進社會主義建設,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的使命,為鞏固新生人民政權,恢復國民經濟,推進社會主義建設,黨堅持鞏固和發展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作出知識分子的絕大部分“已經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的科學論斷,對民族資產階級實行和平改造和贖買政策,提出與各民主黨派關系的“長期共存,互相監督”八字方針,實行社會主義民族區域自治制度,開展“三自”愛國運動與宗教制度改革,極大激發各族各界人士參加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的熱情。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我們黨圍繞“繼續探索中國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使人民擺脫貧困、盡快富裕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充滿新的活力的體制保証和快速發展的物質條件”這一使命,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移,黨作出新時期統一戰線是愛國統一戰線的重大政治論斷,團結各方面人士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圍繞“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開啟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朝著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繼續前進”這一目標,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在共同目標之下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步調,朝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一百年來,我們黨准確地確定自己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主要任務,並始終牢記自己“是什麼、要干什麼”這個根本問題,一以貫之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行“一切奮斗、一切犧牲、一切創造”,這就是我們黨的歷史決議中貫穿的最根本的實踐探索線索。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從現在起,中國共產黨的中心任務就是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式現代化是我們新時代的新目標,是全體人民的共同事業,也是一項充滿風險挑戰、需要付出艱辛努力的宏偉事業,是新時代最大的政治,必須堅持全體人民共同參與、共同建設、共同享有,緊緊依靠全體人民圍繞這一目標團結奮斗。
新時代圍繞團結奮斗的目標要注重把握時和勢、使命和任務的新變化。
一是要把握“兩個大局”下的新變化。我們要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深刻把握“兩個大局”之間的內在聯系。“兩個大局”是相互交織、相互激蕩、相互影響的。中華民族復興既是世界大變局的有機組成部分,也是其重要推動因素﹔世界大變局則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既提供了條件和機遇,也帶來了潛在風險和挑戰。特別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統一戰線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的作用更加重要。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統一戰線面臨的風險隱患更加復雜,美西方企圖從民族、宗教、西藏、新疆、知識分子以及香港、台灣等方面打開缺口,干擾破壞我國的現代化進程。我們要增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堅決同各種圍堵、打壓、顛覆、分裂活動作斗爭,堅定維護國家核心利益,捍衛國家政治安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統一戰線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的作用更加重要。新時代出現新特點、新任務,要求我們引領和支持統一戰線廣大成員心懷“國之大者”,把統一戰線所長與中心大局所需結合起來,聚焦服務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改革發展穩定團結奮斗。我們要始終堅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切入點和著力點,黨的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統一戰線就要跟進到哪裡,智慧和力量就要匯聚到哪裡,根據不同類型統戰成員的特點和優勢,有針對性地推動統戰成員、力量、知識、資本、資源直接參與中心工作。
二是關注社會理想信念、價值觀念的新變化。要把我國發展得更好,就要有明確的目標,明確的目標離不開理想信念的力量。偉大的目標要靠遠大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支撐。理想信念是一個政黨團結奮進的精神旗幟,決定著一個政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決定著社會的文明程度與發展高度。理想信念的旗幟高高飄揚,黨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團結統一才有堅實的思想基礎。沒有遠大理想和信念的引領,我們的目標很難高遠,我們的團結也很難走遠。1986年11月9日,鄧小平會見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時指出:“最重要的是人的團結,要團結就要有共同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我們過去幾十年艱苦奮斗,就是靠用堅定的信念把人民團結起來,為人民自己的利益而奮斗。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凝聚力。沒有這樣的信念,就沒有一切。”﹝22﹞我們共產黨人的最高理想是實現共產主義,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在不同的歷史階段又有代表那個階段最廣大人民利益的奮斗綱領,因此才能夠團結和動員最廣大的人民群眾,才能萬眾一心。有了這樣的團結,任何困難和挫折都能克服。團結一定有“內核”,這個內核是共同理想、共同事業、共同追求。當前,我國發展的內外環境都發生了深刻變化,人們的思想觀念、價值理念、立場觀點更加多元、多樣、多變,在新時代,怎麼用理想信念引領統一戰線的各不同群體,加強理想信念上的團結統一,是我們統戰工作的重要課題。
三是把脈我國經濟形態、社會結構發生的新變化。當今,我國社會構成更加復雜,社會流動更加頻繁,統戰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些變化都要求我們加強對不同利益群體的思想政治引領,把更多的統戰成員團結在一起,統一戰線在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的重要作用更為突出。過去基層統戰成員比較少,統戰工作主要集中在中上層﹔現在知識分子大眾化已從趨勢變為現實,民營經濟人士不斷增多,新的社會階層人士隊伍不斷壯大,歸國留學人員、來內地投資興業的港澳台僑同胞、回國創新創業的海外同胞也越來越多,種養大戶、致富能手、民間藝人等新興群體不斷涌現,他們主要沉澱在縣區、社區、園區、高校、科研院所、現代鄉村等基層一線,大多在體制外,流動性比較強,思想觀念多元,利益訴求多樣,迫切需要把各方面基層統戰成員更加緊密團結在黨和政府周圍,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現代鄉村涌現出來大量新興群體,被稱為“四新群體”:立足城鄉融合大趨勢、鄉村振興大背景,越來越多下鄉創業的企業家、專業合作組織負責人、農場主等群體成為“新農民”﹔返鄉創業人員、本鄉籍致富帶頭人、有名望有影響人物、熱心公益事業人士等群體成為“新鄉賢”﹔民間工匠人員、民間演藝人員、民間創作人員等成為“新藝人”﹔歸鄉或旅居養老的離退休人員、周期性度假人員等候鳥式群體成為“新移民”。“四新群體”的出現並不斷壯大,使我們的統戰工作需要城鄉兼顧。“四新群體”中絕大多數至少是在當地有影響的黨外人士,納入統戰工作范圍,有利於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進一步擴大統戰工作覆蓋面,更好發揮統戰優勢助力鄉村振興。
在這種發展變化中,我們要注重守正創新,必須把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為最大的政治,在黨的統一領導下,團結最廣大人民,聚焦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工作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以新時代的奮斗目標凝聚團結奮斗的堅強力量,把中國式現代化宏偉藍圖一步步變成美好現實。
健全系列保障是團結奮斗的固力支撐
團結奮斗要有內在自覺、統一領導和目標引領,同時,還要不斷建立健全相關保障,為團結奮斗構筑有力支撐。
一要加強制度建設。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帶領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團結奮斗,始終離不開制度機制的保障。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過程中,高度關注統一戰線成員的思想、精神、利益需求,切實做好“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工作的實踐創新和制度設計,正確處理政黨關系、民族關系、宗教關系、階層關系以及海內外同胞關系,以制度安排凝聚團結之心、激發奮斗之力。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為我國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理論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新型政黨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優勢的重要體現。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是制度建設的偉大政治創造。要進一步鞏固中國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中國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的政治格局,為團結奮斗打下堅實的政治基礎。在2022年中央統戰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堅持好發展好完善好中國新型政黨制度。新時代以來,黨中央頒布了包括《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在內的黨內重要法規文件,設立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並將統一戰線納入國家治理體系,成為治國理政的重要方略和應對化解風險挑戰的重要制度性安排,為統一戰線的團結奮斗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要不斷加強團結奮斗的制度和法規建設,及時把一些團結奮斗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以制度和法規的形式固定下來,以更好地達成思想共識、目標認同和行動統一,維護團結和諧穩定的政治局面。
二要加強機制建設。要落實中央精神,不斷探索建立健全團結奮斗的相關機制。一是完善評價考核機制。要建立考核評價制度,讓人們明確什麼是真團結,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使人們真正在大局下團結,在團結中奮斗。真的團結講原則,而不是講個人好惡、論遠近親疏。在統一戰線內,團結不等於沒有分歧、不要斗爭。以辯証觀點看,沒有分歧就沒有團結,沒有斗爭也沒有團結。有不同意見,通過交流溝通、談心談話,批評與自我批評,就能統一思想,集眾人之智。制定具體可操作的相關制度,明確團結和斗爭的范圍,使人們敢於斗爭,善於斗爭。黨政干部與民營企業家交朋友,是我們黨團結各界人士共同奮斗的一種工作方式。怎麼樣做到交朋友中的親與清,需要各地結合情況進一步明確界定。實現團結奮進,離不開強有力的監督檢查。各級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擔負起督促檢查的責任,對團結奮斗工作進行督促檢查。對各地工作中創造的好經驗好做法,要及時總結推廣,對發現的問題也要及時督促提醒。強化考核評價“指揮棒”作用,對考核結果綜合運用。二是完善協商工作機制。要團結奮斗,就要相互協商,在協商中統一思想,統一行動。建立完善同級黨委常委聯系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的制度,經常交流工作、互通情況、談心談話﹔健全溝通協調機制、議政建言機制,加強智庫建設,使人們能把問題擺上桌面,把矛盾及時解決﹔制定提高協商議政質量的意見,完善質量評價體系和工作辦法,完善協商於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豐富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制度化實踐。建立各級組織部門和統戰部門協作配合機制,特別是完善黨外干部培養選拔工作聯席會議制度,落實共同制定規劃、共同物色推薦、共同培養教育、共同考察人選、共同研究提名、共同督促檢查機制。在動議和討論決定黨外干部的任免、調動、交流前,應當征求統戰部門的意見。三是建立完善妥善處置重點問題機制。統戰工作的政治性、政策性很強,責任重大。統戰工作要團結方方面面的人士,而且是以黨外人士為主,更要增強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妥善處置團結奮斗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敏感點。要堅持問題導向,對各種社會思潮和涉及重大是非原則的問題,要高度警覺、嚴加防范﹔對統戰成員中出現的錯誤觀點、模糊認識、不良現象要敢於批評教育、善於說服引導。要增強斗爭精神、敢於亮劍,在事關道路、制度、旗幟、方向等根本性問題上旗幟鮮明、立場堅定﹔在開展反分裂、反滲透、反顛覆斗爭時心明眼亮、行事果斷﹔在擺正“親”“清”關系、“誰統誰”等根本問題上堅守底線、保持定力。要加強分析研判,見微知著,強化底線思維和憂患意識,加強對苗頭性問題的分析研究和趨勢性預判,把防范化解風險的思路舉措充分融入各項工作中,健全完善風險排查、預警管控和應急處置預案。密切關注涉及民主政治、民族宗教、西藏新疆和港澳台僑等輿情信息,緊盯敏感事件節點,及時掌握黨外人士思想動態,做好熱點問題輿論引導。
三要加強平台建設。搭建統戰工作服務平台,給黨外干部和各界統戰對象建設一個溫暖的“家”。一是共同學習平台。組織開展政治學習和統戰知識理論學習溝通交流平台,為團結奮斗凝聚共識。二是建言獻策平台。支持各民主黨派圍繞中心工作,積極開展調研,為黨委政府決策提供參考。三是聯誼交友平台。著力通過黨的各級組織,特別是“兩新組織”和商會中的黨組織,依托民主黨派、工青婦等群團組織、工商聯及所屬商會、各類統戰聯誼組織及其所聯系的自組織,努力實現各類組織的全域覆蓋,團結、服務更多的統戰對象。推進各黨群服務中心(站點)和具備條件的樓宇、園區及“兩新組織”黨組織設立統戰委員,推動落實樓宇、園區統戰工作站全覆蓋,將各領域代表人士充分吸納進來,定期開展活動,讓組織真正活起來。四是問診服務平台。由黨政領導主持召開相關會議,組織商會協會代表和相關涉企部門,分析研判發展趨勢,研究解決問題,集中“會診”,當場“開方”。五是合作共進平台。在共同奮斗中的團結才更有價值,才更牢固。搭建創新創業論壇等平台,吸引各方面人士圍繞生態文明、鄉村振興、公益慈善、教育醫療等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服務,在共同奮斗中加強團結。
四要加強能力建設。團結奮斗,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思想上認同團結奮斗,更要提升團結奮斗的能力水平。統戰工作是一項特殊的群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政策性強、人情味濃、藝術性高,掌握原則方法尤為重要。要不斷提升能力水平,練就幾把團結奮斗的硬刷子。一是政治能力。統戰工作是黨的政治工作,旗幟鮮明講政治是黨對統戰工作最鮮明最集中的要求。在團結奮斗的進程中,要強化政治意識,提升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要提升把握大局、大勢、大事的能力水平,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上發力,在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上作為,在團結更多力量上發揮更大作用﹔在各種統戰工作能力中,政治能力是第一位的,這就要求各級領導干部、統戰干部必須牢記“越是做黨外工作越要心中有黨”,把黨的科學理論作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強大精神武器,更好團結引領各方面統戰成員堅定聽黨話、跟黨走。統戰工作政策性很強,能不能全面掌握政策,能不能在實際工作中落實好政策,直接關系統戰工作的成效,特別是基層一線情況復雜,對准確貫徹執行統戰政策提出了更高要求,吃透政策,把握好“度”,這樣才能切實做好黨的特殊群眾工作。二是業務能力。團結奮斗是系統工程,有其內在規律,沒有很強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是做不好的。新時代統一戰線的社會基礎更加廣泛、工作領域更加寬廣、工作內容更加豐富,工作范圍包括民主黨派成員,無黨派人士,黨外知識分子,少數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新的社會階層人士,出國和歸國留學人員,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台灣同胞及其在大陸的親屬,華僑、歸僑及僑眷,其他需要聯系和團結的人員等,呈現點多面廣線長的特點。如果不了解統戰成員的個體心理和群體意識,不知道如何找准團結引導黨外人士的切入點和突破口,不善於做深入細致的思想工作,就難以達到入腦入心、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黨外代表人士大多是各行業各領域的頂尖人才,統戰干部要豐富知識結構,才便於交心交友。這就要求統戰干部樹立本領恐慌的憂患意識,干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社會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新情況新問題層出不窮,這就要求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對統戰工作重大問題的超前研究謀劃,善於見微知著,把握發展趨勢,及時發現並解決團結奮斗工作中出現的新問題,不斷推動團結奮斗工作實現新跨越。三是聯誼交友能力。聯誼交友是尊重激發統戰對象敞開心扉、坦誠相見的重要方法藝術。每名領導干部、黨員干部、統戰干部都必須掌握這種能力,這樣才能在民主平等、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會商量中求同存異、聚同化異,真真切切贏得黨外人士的擁護和認同。與團結對象交朋友,要親更要清。四是民主協商能力。民主協商能力是團結奮斗的重要形式。統戰工作通過民主協商,統一認識,統一行動,構建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意義重大。五是斗爭中求團結能力。要善於把方針政策原則性和對策舉措的靈活性結合起來,講求工作藝術,改進工作方法,在原則問題上敢於斗爭、善於斗爭,在具體小事上講風格禮讓,善求同存異。必須指出,在強調團結奮斗的進程中,不要忘記又團結又斗爭的原則。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要與喪失原則、損害集體的人和行為堅決斗爭,才能團結絕大多數人。對統戰對象政治上和思想上的錯誤傾向,必須加以分析,並在適當的時機用適當的方式向他們指出,有些應當提出批評,或加以討論,以達到幫助他們提高思想、改正錯誤的目的。毛澤東同志指出,認為在人民民主統一戰線中可以隻要團結、不要斗爭的思想是完全錯誤的。我們的任務是:既要反對關門主義的“左”的偏向,又要反對同錯誤思想和平共居的右的偏向。
統一戰線踐行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堅持黨的領導、強化內在自覺、圍繞明確目標、健全系列保障,這是一個系統有機的整體,必須綜合把握,全面推進。
(作者系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副院長、高級編輯,本文刊發於《上海市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24年第2期)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