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耐人尋味的“搶人大戰”

2024年02月25日08:19    來源:經濟日報

  2024年的春節假期有8天,返鄉探親、出行旅游的人數大幅提升。截至2月21日,全社會跨區域人員流動量已達61.3億人次。據交通運輸部預測,整個春運期間全國將有90億人次出游、探親、休閑。春節假期與整個春運周期,極大地刺激了國內消費,進一步激活了文旅市場,最大程度放大了“假日經濟”的溢出效應。

  從人才到人潮

  過去幾年,國內旅游行業也出現了一系列新現象和新趨勢,從火爆出圈的“村超”“村BA”引領的貴州旅游熱,到淄博燒烤所帶動的短途旅行潮,再到北國哈爾濱引爆的冰雪大世界,都充分展現了中國巨大的消費動能與潛在需求。

  與之相應的是,各地政府與百姓都在竭盡所能為自己的城市打廣告,爭搶人流所帶來的“消費紅利”。為城市代言的各地文旅局長、充分展現本地精神風貌的百姓競相登場,成為移動互聯網時代經濟韌性與社會活力的最佳代言人。

  這些新現象,我們都可以將其概括歸納為各地展開的“搶人潮”大戰,這也屬於“流量經濟”的一部分。在信息高速傳播的時代裡,一個地方通過各種手段吸引大眾眼球,以便能夠在短時間內迎來涌入的“人潮”,展現風土人情、拉動地方經濟、刺激社會消費,這是“搶人潮”大戰的底層邏輯。

  如果將目光拉長,將視野放寬,我們會發現,圍繞“人”所展開的“爭搶”在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內已成為地方發展的重要模式。

  大約從2017年開始,各地紛紛出台各種人才政策,或推出“政策禮包”,或成立專門機構,打出“教育資源牌”,下起“放寬落戶棋”,都是為了吸引高校畢業生和高質量人才落戶當地,以此提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內涵質量,為持續的高質量發展打下基礎。

  從各地的“人才爭奪戰”到“淄博現象”和“爾濱現象”展現的“搶人潮”新景觀,共同形成了中國社會中的“搶人”熱潮。

  無論是搶人才還是搶人潮,都與“人”有密切關聯:圍繞人才所展開的競爭,其本質是希望將符合地區發展的人才吸引到本地區,並在此落葉扎根,成為“新本地居民”﹔圍繞“人潮”所展開的競爭,其目的在於通過對“人潮”的吸引,塑造城市旅游品牌,帶動本地相關文旅產業發展,刺激拉動消費,為當地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提升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搶人才搶到的是人才的長久扎根,搶人潮則追求流量的爆發性與瞬時性。它們又都直觀地體現在一系列數字與數據中:“某地今年吸引高端人才XX人”“某地今年吸引游客XX人次,帶動旅游收入XX元”……這些時常出現在新聞報道中的標題,往往都用亮眼數據來呈現城市的吸引力。無論是人才還是人流,在現代經濟發展與社會治理中,都成了極為重要的、可以被量化的數據指標。

  人口經濟與現代國家

  究竟為什麼要“搶人”,從“搶人才”發展到“搶人潮”意味著什麼?回答這些問題,首先要理解以下問題:為什麼圍繞“人”展開的競爭,成了現代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邏輯之一?數據意義上的“人”,即“人口流量”與“人才數量”,為什麼對於現代國家來說是重要的?當具有主體意識的人,變成統計數據意義上的“人才”和“人潮”的時候,地區發展究竟還要不要“搶人”?

  在古典時期,經濟學這一概念的含義是“治家經濟”或“家政學”,因為彼時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是普遍狀態,人們生產能力有限,自給自足尚且困難,更不用說用於盈利的交換和貿易了。因此,那個時代的交換與貿易,在種類、數量、強度等各方面都處於非常低的水平,交換不發達。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人類的生產制造能力得到空前提升﹔而隨著地理大發現和遠洋航海技術的發展,人類的貿易范圍也逐漸擴展至全球,世界范圍內的生產鏈條和貿易體系建立起來,貨幣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強。

  由此,傳統時代的國家形態發生了劇烈的變化,一項現代國家所特有的、新的國家能力出現了,即國家對於領土范圍內的各種“經濟要素”的核算、計劃、管理與開發能力。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包括土地、人口以及各種資源在內的要素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上述要素中,“人”與“人口”本身又成為最寶貴也是最復雜的要素。

  現代社會系統本身就是一個龐大而復雜的經濟系統,它凝結了包括人、人所具有的技術和人所擁有的資源等全部要素,這些以“人”為核心的要素成為現代國家的“核心資產”,而對這些要素科學理性地統籌分析和計算,則成為現代國家的核心能力,人口與人才也就成為現代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搶人才也好,搶人潮也罷,背后共享著同樣的底層邏輯,都是對基於人而產生的各種經濟效應的關注。

  現代社會的流動性邏輯

  搞清楚為什麼關於“人口”的經濟學會成為現代國家的必修課之后,我們需要面對下一層次的問題:與文旅產業、地方消費密切相關的人潮,為什麼會出現?

  隨著交通運輸技術和信息技術不斷更新迭代,生活的物理空間被極大壓縮,時空距離無限縮短,過去幾十個小時的路程,現在隻需要幾個小時就可以到達﹔而總體生活水平的提升則為“人潮”的出現提供了堅實基礎。對於今天的中國人而言,無論是去外地旅游度假,還是來他鄉工作扎根,都已成為生活常態。這種觀念意識轉變的背后,蘊含著“人潮”出現的密碼。

  現代社會最大的特征,便是身處其中的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堅定保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都深信生活有無限可能。然而,我們又時常在工作中喟嘆意義感的缺失,抱怨被重復性的勞動抽干了生活的意義。實際上,這恰恰觸及了現代社會的本質:它是一個基於人的社會分工而構成的復雜系統,人同時扮演著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雙重角色,也同時扮演著服務者和被服務者的角色。現代社會是一個人與人之間互相依存的系統,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干將其稱為現代社會的有機團結。整個社會系統通過人的專業化勞動提升總體生產效率,而身處其中的個體由於日常工作的重復性則格外希望“找回”屬於自己的時間,希望可以實現“世界很大,我想去看看”的生活理想。生活的無限可能是現代性對人的承諾,而現實的職業壓力又構成對人的要求,於是,越是閑暇,人們越要從“日常”中抽離出來,前往從未到過的地方來豐富自己的人生。上述這些構成了“人潮”得以形成的結構性因素。

  從現代社會運行的本質來說,無論是圍繞人才的爭奪,還是聚焦人潮的引流,都已經不是要不要“搶”的問題,而是如何“搶”以及如何良性地“搶”的問題。因為人在日常生活中的瞬時高強度流動性,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重要特征之一,人的行動軌跡、行為趨勢所形成的數據在人工智能的加持之下,更是成為一種“流信息”而具有極強的國民經濟屬性。

  因此,如何捕捉和利用這種人的流動性,激活這種流動性所產生的經濟與社會效果,成為擺在管理者面前的重要課題。從本質上來說,無論是“搶人才”還是“搶人潮”,都並非一時之功,前者需要制定符合地方發展需求的人才政策,更需要讓引進來的人能夠“人盡其才”,安居樂業﹔而后者則需要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提升服務意識,形成品牌效應。

  人、人口、人才,是現代國家經濟運行的核心要素,人口是數據,人才有標准,但“人”才是一切的前提,隻有從以人為本的角度出發,深刻理解個體與現代社會之間的關系,才能在尊重個體的前提下,正確認識人的流動性趨勢和特征,也是圍繞“人”展開良性競爭進而提升發展水平的關鍵。

  (作者孟慶延系中國政法大學社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責編:李楓、馬昌)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