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扎實推進金融強國建設

何德旭 龔 雲 鄭聯盛

2024年01月31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2023年10月召開的中央金融工作會議強調,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並提出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戰略目標。2024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深刻闡釋了金融強國的豐富內涵,明確了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的方向。金融是國民經濟的血脈,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建設金融強國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內在要求和必然選擇。

1.金融強國是金融硬實力和金融軟實力的集成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金融強國應當基於強大的經濟基礎,具有領先世界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和綜合國力,同時具備一系列關鍵核心金融要素。一般地,金融強國是指一個國家的金融體系具有高效資源配置機制和全球金融資源鏈接能力與系統影響力,在金融領域的硬實力和軟實力都十分突出且具有全球引領性。

金融體系是以資本為核心要素的資源配置體系,是一個融合貨幣、基礎設施、金融機構、金融市場、產品與服務以及制度規則等的復雜系統。理論上,作為金融強國,要擁有強大的主權信用和貨幣,擁有具有高度鏈接能力的金融基礎設施,擁有具備全球影響力的金融機構、強大的金融市場、多樣化的金融產品和服務。最典型的表現就是擁有承擔全球支付清算功能的基礎設施、較多的全球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化的金融資源配置機制。擁有全球普遍接受且廣泛使用的金融基礎設施、擁有系統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並發揮全球資源配置功能,是金融強國最重要的硬實力。

在軟實力方面,金融強國主要體現為一個國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國際影響力和金融創新能力。國際影響力主要體現為金融強國在國際貨幣體系、金融市場和國際金融事務中的地位和作用,能實質性影響國際貿易、國際投資和資本流動格局,同時能在國際金融組織運作、全球金融規則制定、國際金融監管實施、宏觀經濟政策協調和重大金融風險應對中起到引領作用。金融創新能力主要體現在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能力、科技應用能力和現代化金融風險管理能力等方面,比如在數字經濟時代,金融強國在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新興金融科技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是金融創新能力的重要支撐。完善的金融制度、法律、監管和規則標准等是軟實力的重要表現,是決定金融國際競爭力和規則影響力的核心要素。

金融體系是以資本為要素、以金融市場為依托、以資源配置為核心功能、以資本流動為內外交互機制的復雜系統。提升金融硬實力和軟實力,均要服務於金融高質量發展,要能有效發揮金融部門交易促進、信用轉換、風險管理和政策傳導等基礎功能,有效發揮金融市場帶動各類生產要素集聚配置的紐帶功能,以及有效鏈接內外兩個市場、統籌內外兩種資源的融合功能。為此,要堅持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秉持問題導向和開放思維,著力提升我國的金融硬實力和軟實力。

2.加快建設金融強國已具有堅實基礎

在省部級主要領導干部推動金融高質量發展專題研討班開班式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金融強國應當具備的一系列關鍵核心金融要素,即“擁有強大的貨幣、強大的中央銀行、強大的金融機構、強大的國際金融中心、強大的金融監管、強大的金融人才隊伍”。金融強國“六個強大”的內涵界定,指明了由金融大國邁向金融強國的目標方向和實踐路徑。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在以上六大領域的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為建設金融強國奠定了堅實基礎。

人民幣國際地位不斷提升。國家主權信用是貨幣發行的基礎,一國綜合實力的強弱,主權信用的高低,決定了這個國家貨幣競爭力的強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決定一種貨幣是否納入其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時,主要考慮兩個標准:一是該貨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該貨幣是否為廣泛使用之貨幣。基於我國強大的經濟實力和人民幣在貿易金融領域中的廣泛使用水平,人民幣於2016年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以10.92%的權重成為第三大貨幣,2022年進一步上調至12.28%。同時,人民幣在全球跨境支付結算中的佔比也持續提升。

現代中央銀行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現代中央銀行制度是現代貨幣政策框架、金融基礎設施服務體系、系統性金融風險防控體系和國際金融協調合作治理機制的總和。我國現代中央銀行建設著力於實現幣值穩定、充分就業、金融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等四大任務。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整體保持物價穩定和人民幣幣值相對穩定,國際收支基本面持續穩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金融體系整體保持穩定,沒有發生過系統性金融風險。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人民銀行逐步成為具有較強市場公信力和國際影響力的現代中央銀行。

金融機構不斷發展壯大。資金融通是金融的基礎功能,資源配置是金融體系的核心功能,而金融機構是實現資金融通和資源配置功能的核心中介。以銀行業為例,我國擁有全球第一大銀行業。2016年底,我國銀行業超越歐元區,成為全球第一大銀行業,其后我國銀行業全球第一的地位不斷得到鞏固。2023年3季度末,我國銀行業資產規模約為409.8萬億元。2023年11月金融穩定委員會公布2023年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29家名單中,我國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和交通銀行位列其中。近年來,我國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平均得分不斷提升。

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總體增強。資源配置能力的關鍵表現就是市場功能、定價權力、資源調撥與要素集聚等能力的強弱水平,以金融市場和金融中心為代表的資源配置能力強是金融強國的基礎性表現。金融強國無不擁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和相應的國際金融市場。根據英國智庫Z/Yen集團全球金融中心2023年第34期指數排名,我國香港(第4位)、上海(第7位)、深圳(第12位)和北京(第13位)入選全球前20大金融中心,這體現了我國國際金融中心地位的不斷增強。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進一步強調,要增強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和影響力,鞏固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金融監管現代化水平穩步提升。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強化金融穩定保障體系,推進金融安全網建設,持續強化金融風險防控能力,是金融穩定和金融安全的基礎保障。從1997年第一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召開以來,我國圍繞金融工作領導體制、監管機制和風險應對等核心環節著力構建現代金融監管體系。經過多年發展,逐步確立起現代金融監管框架。當前,我國正在著力構建更加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全面強化機構監管、行為監管、功能監管、穿透式監管、持續監管,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確保金融穩定與安全。

擁有規模龐大的金融人才隊伍。作為現代經濟的血液,金融具有很強的專業性,需要一支強大的專業隊伍。通過學歷教育、業務實踐和專業培訓,我國建立起了規模較大的金融專業隊伍。2022年末,我國城鎮非私營單位金融業就業人員達到739.6萬人。如此規模的存量人才,以及未來源源不斷的增量人才,為我國金融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人才支撐,在進一步提升金融從業人員專業性、市場化、法治化和國際化能力與水平的基礎上,將更好地匹配建設金融強國的內在要求。

3.以金融高質量發展助力中國式現代化

建設金融強國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一項長期任務,需要戰略引領、系統謀劃、長期努力、久久為功。加強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是實現金融強國目標的根本保証,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基本路徑,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核心任務,實施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是加快建設金融強國的重要推動力。

堅持黨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應完善黨領導金融工作的體制機制,發揮好中央金融委員會的作用,做好統籌協調把關。加強金融系統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制度建設等,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功能。注重發揮好地方黨委金融委員會和金融工委的作用,落實屬地責任,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做黨中央金融改革發展決策部署的執行者、行動派、實干家。堅持政治過硬、能力過硬、作風過硬標准,鍛造忠誠干淨擔當的高素質專業化金融干部人才隊伍。

遵循金融發展普遍規律。縱觀金融強國的發展歷程,沒有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沒有高效的內外鏈接能力、資源配置能力、主導性定價功能、引領性話語權和國際貨幣功能,建設金融強國就是無本之木。建設金融強國,應當在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前提下,遵循金融發展規律、金融強國建設規律,不斷深化金融要素市場化定價改革,著力全球要素的統籌統合,以建設全球領先的金融機構、金融市場、金融制度和國際貨幣為基礎任務,強化人才驅動,提升我國金融體系國際化水平和國際競爭力。

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加快建設金融強國,要立足中國式現代化的內在需求,著力加快構建中國特色現代金融體系,建立健全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系、結構合理的金融市場體系、分工協作的金融機構體系、完備有效的金融監管體系、多樣化專業性的金融產品和服務體系、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金融基礎設施體系。科學穩健的金融調控體系要求有效統籌總量和結構、數量和價格、內部和外部等關系。在金融市場發展方面,大力發展現代金融市場體系,特別是銀行信貸市場、資本市場、大宗商品市場等,有效提高各個市場的定價能力、定價有效性和國際影響力。在金融機構建設方面,完善中國特色現代金融企業制度,著力打造現代金融機構體系,全面優化銀行、証券、保險、資產管理等領域的機構發展,形成覆蓋全面、功能清晰、層次多元和協作有效的金融機構體系,培育系統重要性金融機構,提升國際競爭力。在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方面,全面提升國內金融產品和服務供給質效,有效匹配國內多樣化金融需求,有效構建內外交互的專業金融服務體系,提升金融鏈接能力,穩定長期資本,吸引國際投資者。在金融基礎設施體系方面,立足長遠,依托數字金融、國內大市場和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優勢,穩固升級傳統金融基礎設施,戰略部署新型金融基礎設施,不斷增強金融要素鏈接能力和整合功能,著重確保金融基礎設施穩定與安全。

推進金融高水平開放。在總結過去金融對外開放經驗的基礎上,以更大的改革開放魄力,用更實的改革開放舉措,構建高水平金融對外開放新體系,提高我國金融資源配置效率和能力,增強國際競爭力和規則影響力。當前,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抬頭。越是面對復雜困難的局面,越是要堅持開放合作,以更高水平的開放推動內外互動和全球經濟增長。要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穩步擴大金融領域制度型開放,提升跨境投融資便利化,吸引更多外資金融機構和長期資本來華展業興業。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嚴格依法行政。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以高質量發展促進高水平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以制度型開放為重點推進金融高水平對外開放,增強開放政策的透明度、穩定性和可預期性。

(作者:何德旭、龔雲、鄭聯盛,均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分別系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金融研究所黨委書記、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責編:代曉靈、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