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光明時評】厚植“美的教育”,更好育人培元

熊丙奇

2024年01月15日08:2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光明時評】厚植“美的教育”,更好育人培元

   【光明時評】

   日前,教育部印發通知,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包括實施美育教學改革深化行動、教師美育素養提升行動、藝術實踐活動普及行動等,推動形成全覆蓋、多樣化、高質量的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化學校美育體系。

   2020年,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提出以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為目標,弘揚中華美育精神,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把美育納入各級各類學校人才培養全過程。此次教育部安排部署全面實施學校美育浸潤行動,是對這一意見的進一步落實,瞄准的正是現實中不同程度存在的美育邊緣化、知識化、應試化傾向,通過開展全過程美育,不斷提升學生的美育素養。

   在教育實踐中,由於美育不與中考和高考核心科目直接相關,在一些地方和學校,音樂課、美術課被視為“副科”“豆芽科”,不同程度遭到擠佔﹔在一些偏遠農村地區學校,專職教師和教室短缺,音樂美術課程難以開足開齊。此外,一些中小學在美育課開展過程中,過度重視對學生的知識化、技能化教育,而輕視對學生美育素質、審美意識和能力的養成,美育應試化傾向引發關注。

   實施好美育浸潤行動,首先要消除一些學校中存在的“副科思維”,按照國家美育課程要求,配齊美育教師,保障學校美育設施設備。同時應更新美育理念,重視對學生的過程性評價,關注學生上美育課、參加校內外藝術活動的過程,讓學生真正浸潤在美育環境中,獲得美育的滋養。其中最為關鍵的是加快對學校與學生評價體系的改革。

   一方面,扭轉以學生的考試分數、升學率評價學校辦學質量,通過關注學校美育課程建設,倒逼各地教育行政部門為學校配齊美育教師,保障美育教育資源,確保開齊開足美育課的要求落到實處。對美育資源緊張的農村地區學校,通過強化省級財政統籌和學校的對口幫扶,解決美育師資、場地和設施設備等問題。

   另一方面,重視學生參與美育的過程而非結果,加強過程性評價。隻有真正參與,學生才會通過美育教育自我探索、自我發現、自我創造,從而獲得真正的教育。離開藝術活動的參與,難以實現藝術興趣的培養和藝術素養的提升。通知明確提出,在實施浸潤行動中要優化評價機制,要求中小學依據課程標准組織實施全員藝術素質測評,鼓勵拓展測評內容和方法,完善初、高中藝術科目學業水平考試,將美育評價納入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利用傳感技術、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活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藝術體驗、改進評價過程。

   值得指出的是,美育絕不僅是美育學科老師的事,而是所有學科老師都應參加的全員育人活動。對此,要進一步落實通知要求,構建完善藝術學科與其他學科協同推進的美育課程體系,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的融合,挖掘和運用各學科蘊含的品德美、社會美、科學美、健康美、勤勞美、自然美等豐富美育資源,分學科推動制定美育教學指引。總而言之,就是要實行“全過程美育”“全員美育”,讓美育在校園中無處不在,讓學生收獲更高質量的美的教育。

   (作者:熊丙奇,系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