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實踐要求(新知新覺)

燕連福 馬 璐

2024年01月03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概括了中國式現代化5個方面的中國特色,深刻揭示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科學內涵。這既是理論概括,也是實踐要求”。我們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實踐要求,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

  進一步凝心聚力、團結奮斗,推動實現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中國14億多人口整體邁入現代化,這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現代化,艱巨性和復雜性前所未有。這就需要進一步凝心聚力、團結奮斗,凝聚起14億多中國人民勇往直前、無堅不摧的強大力量。我們要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用好超大規模人口所帶來的充足人力資源優勢和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形成14億多中國人民投身於現代化建設、共同創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強大合力。龐大的人口規模要求我們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首先要考慮人口基數問題,考慮我國城鄉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大等實際,保持歷史耐心,堅持穩中求進、循序漸進。

  守好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推動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特征,也是區別於西方現代化的顯著標志。我們要守好現代化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要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和構建新發展格局這個戰略任務,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要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不斷完善分配制度,通過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分好,解決好地區差距、城鄉差距、收入差距問題,讓現代化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

  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推動實現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既要物質富足,也要精神富有,是中國式現代化的崇高追求。要正確處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系,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在物質文明建設方面,要立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基本國情,堅持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面,要順應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建設具有強大凝聚力和引領力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不斷豐富人民精神世界,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讓全體人民始終擁有團結奮斗的思想基礎、開拓進取的主動精神、健康向上的價值追求。

  堅持可持續發展,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我們要站在中華民族永續發展根本大計的高度,推動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要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堅定不移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要牢固樹立和切實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特別是要動員全社會力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共建美麗中國,以高品質的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

  堅定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推動實現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堅持和平發展,在堅定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中謀求自身發展,又以自身發展更好維護世界和平與發展,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中國式現代化的突出特征。我們要堅定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一邊,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旗幟,弘揚和平、發展、公平、正義、民主、自由的全人類共同價值,以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為人類社會攜手應對共同挑戰作出新貢獻。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以中國式現代化新發展為增進人類共同福祉作出更大貢獻。

  (作者單位: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 人民日報 》( 2024年01月03日 09 版)

(責編:劉圓圓、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