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

榮西武

2023年12月05日08:32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著力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

  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型城鎮化是我國內需最大的潛力所在。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有利於促進實現更高水平的供需良性循環和動態平衡,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鎮化水平顯著提升,2022年末,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已經達到65.22%,1.4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城市群集聚人口和經濟作用持續顯現。同時也要看到,當前新型城鎮化建設仍存在一些短板弱項,城鎮化質量總體不高,城鎮化發展面臨的機遇動力和問題挑戰並存。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要深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戰略,以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建設和轉變城市發展方式為重要抓手,進一步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

  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推進城鎮化的首要任務是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人口城鎮化蘊藏著巨大的消費增長潛力,加快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不僅能夠釋放巨大消費潛力,而且可以為經濟穩定增長帶來新的動力。一方面,要堅持存量優先、帶動增量,統籌推進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健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體系,加快推動農業轉移人口全面融入城市。另一方面,要深入實施城鎮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設和易地搬遷,推進超大特大城市城中村改造和“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還要補齊城市交通、供水、供電、通信、新基建等公用基礎設施短板弱項,有效釋放投資和消費潛力,進一步夯實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

  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建設城市群、都市圈可以有效提升區域內各類人才、知識和技術等創新要素的集聚效率,縮小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發展差距,促進區域內城鄉要素合理暢通流動,更好暢通國內經濟循環。要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深入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推動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等深度融合,形成多中心、多層級、多節點的網絡型城市群結構。要以同城化為方向,推進都市圈在生產力布局、公共服務供給、管理制度機制等方面實現協同、融合,更好釋放都市圈潛能。

  加快轉變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近年來,我國在城鎮化發展中出現了部分超大特大城市功能過度集中、中心城區人口過度集聚等問題。對此,需推動超大特大城市發展方式由規模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實現城市發展能級、安全宜居和競爭力的全面提升,更好構建以城市群為主體形態、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化格局。要強化中心城市核心功能,完善提升全球資源配置功能、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和高端產業引領功能,著力補齊民生領域短板弱項,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持續提升城市風險隱患排查、預測預報預警、應急指揮救援等能力。

  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要順應縣城人口變動趨勢和發展分化態勢,立足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區位條件、產業基礎、功能定位,挖掘縣城優勢資源,做大做強特色富民產業,拓寬縣城就業空間。要建立聯結城鄉的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推動鄉村產業全鏈條升級,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這有利於增強城市的整體性、系統性、宜居性、包容性和生長性,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動城市從粗放型外延式發展向集約型內涵式發展轉變。要聚焦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推進城市基礎設施體系化建設,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具體而言,要建設集約高效、經濟適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體系,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污水處理等設施,提高應急響應和快速恢復能力﹔構建連續完整的城市生態基礎設施體系,統籌城市水系統、綠地系統和基礎設施系統建設﹔推動城市管理理念、模式和手段創新,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作者系國家發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副研究員)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