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海鍵 趙 丹
2023年11月27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環境史學以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以及因環境問題而衍生的社會關系為研究對象。具體來看,環境史學是將生態學的概念和范疇、觀念和意識、理論和方法引入歷史研究,以生態學的理念和話語來詮釋人類歷史。作為歷史學新領域的環境史學,對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推動作用,提供了多種極具價值的認識論和研究方法。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需要發揮好環境史學的致用功能,不斷拓展環境史研究發展新空間。
將自然納入歷史敘事。“自然進入歷史”是環境史學的首要特點,為的是探究自然在人類歷史中扮演的角色和發揮的作用。自然之所以要入史,是因為自然始終是塑造人類歷史的重要力量。作為自然的組成部分,人類的生存、生活、生產等經濟社會活動時刻離不開自然。然而,傳統史學敘事對自然的關注有限,有的研究只是將其作為“布景和道具”,認為自然是靜止和受動的,而非能動的積極力量。我們要深刻認識到,缺乏對自然高度關注的歷史是片面和不完整的。環境史學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將自然以及諸多非人類要素納入歷史敘事,有助於我們深化對唯物史觀的認識,從而使歷史更客觀、更全面、更真實,讓歷史書寫更加豐富多彩。
關注人的生物屬性。“人類回歸自然”是環境史學的另一重要特點。馬克思、恩格斯指出:“任何人類歷史的第一個前提無疑是有生命的個人的存在”。環境史學研究更加關注人的生物屬性,從人的基本生活環境和生活需要出發去講述和書寫人類歷史,這對於歷史研究具有重要意義。人類本身及其從事的經濟社會活動是要受生物屬性和生物規律支配的,是不能脫離自然的。以往歷史研究關注人的社會屬性更多,對自然屬性、生物屬性的關注相對較少。這有其道理,但也限制了人們對歷史的全面、深入、系統理解。環境史學從人的生物屬性與社會屬性相結合的角度來研究人類活動,辯証地看待人類歷史的演化,這有助於客觀評判人類社會的一切活動,得出更符合歷史事實的真知灼見。
堅持生態理念。環境史學的要義是將生態理念和生態意識引入歷史研究,實現了史學傳統研究范式的更新。在歷史觀更新方面,環境史學更新了傳統的歷史動力觀,將人類社會系統與自然生態系統聯系起來,著力解析兩大系統及其內部各要素之間復雜的有機關聯與協同演化,從生態理念來探究推動歷史發展的動力和機制。此外,環境史學還帶來了全新的生態史觀。傳統的歷史編撰模式強調科技進步與經濟發展,對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多方面的有機關聯研究不夠深入。環境史學則提供了一種新的歷史編撰形式,以人與自然的關系為主線書寫歷史。生態史觀的引入拓展了歷史研究的維度和范圍,有助於建構一種立體、多維和全面的歷史。生態史觀的引入還更新了歷史評價標准,引導人們更加注重自然生態系統的平衡、穩定與美麗,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在認識論完善方面,環境史視野開闊、涵蓋面廣,將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系統納入統一體進行綜合考察,體現了一種整體認識。由此,歷史研究工作者可以從整體角度看待自然和人類的歷史,並對兩者關系形成一種完整的理解,這有助於摒棄線性因果思維,增強對歷史復雜性的認識。特定社會的經濟政治制度、社會規范、文化價值與自然過程的相互作用是非常復雜的,環境史倡導人與自然之間的對話,在這種對話中,文化與自然相互作用、彼此塑造和影響。對環境史而言,自然不是靜止的,文化也並非一成不變,人不但是歷史和文明的創造者,也是自然的干擾和破壞者,還是生態的修復者。通過這樣的揭示,環境史學能夠呈現給世人的是歷史的多重面相,這種多元、綜合思維和認識對於科學地認識歷史具有重要價值。
豐富歷史研究主題。自興起發展至今,環境史學提出了大量新概念、新范疇和新論題,諸如生態擴張、生物大交換、荒野、景觀等,構成了一套新的歷史學話語體系。在環境史研究者筆下,進入歷史舞台的角色和上演的歷史故事豐富多彩:玉米、棉花、馬鈴薯等作物,馴養動物、野生動植物、氣候變遷等,都被納入歷史敘述。環境史學為很多傳統歷史領域,如政治史、經濟史、文化史、社會史、軍事史、城市史等,提供了新的考察和研究視角,甚至形成了一些交叉學科,如環境政治史、環境經濟史、環境社會史、環境思想史等,同時也開拓了很多新的歷史學領域,如森林生態史、動物史、海洋環境史等。由此,環境史學極大地拓展了歷史研究的領域、豐富了歷史研究的主題。這既給歷史學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同時也明顯增強了歷史學的魅力,擴大了歷史學的受眾。
(作者單位:遼寧大學)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27日 09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理論版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