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從愛國情到報國行 青年須經實踐淬煉

蘇麗蓉

2023年11月21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從愛國情到報國行 青年須經實踐淬煉

   從《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愛國主義教育已成為具有國家強制力的教育行為,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的高度重視。大學是培養優秀愛國青年的主陣地,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要特別注重思想引領與實踐探知的有機結合,貼近學生、創新載體,將愛國主義教育通過“潤物細無聲”的方式融入大學生社會實踐。鼓勵廣大青年用腳步丈量祖國大地,用內心感應時代脈搏,深入了解社會、厚植愛國情感、增強責任擔當。

   愛國主義源於對祖國的忠誠和熱愛,是中華民族民族心、民族魂的集中表現。愛國方式多種多樣,既包括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朴素熱愛,也包括對國家強大的美好期盼、渴望參與國家建設的強烈使命,是感性情感認同和理性科學認知的有機統一。當代大學生對國家的熱愛真摯而熱烈,但往往因為缺少對國家和社會發展的深入了解,尚不能較好地把一腔愛國熱情轉化為服務國家發展的切實行動。因此,將“愛國情”轉化為“報國行”,是高等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高校既要在校園裡、在課堂上高度重視愛國主義理論教育,又要鼓勵廣大學生在投身祖國建設和家鄉發展的實踐中了解國情、增長才干、磨礪品格、奉獻社會。

   在社會實踐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要凸顯時代價值。愛國主義是時代的主旋律。在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在社會實踐中,高校可積極開展以“永遠跟黨走,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宣講活動,組建大學生宣講團,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黨的創新理論走進學校、走進基層、走進城鄉社區和企業一線。鼓勵青年學生以多重視角講體會、講成就、講成長、講作為,用青春之聲傳播黨的理論和思想。在宣講活動中,要特別突出宣講對象與社會發展的同頻共振,積極引導青年學生重點面向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青年群體進行宣講。此舉一方面有助於大學生走出校園,了解社會發展現狀﹔另一方面,通過理論宣講激勵社會各界青年堅定信念,在不同崗位上服務社會、建功立業。同時圍繞中國共產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等重大主題內容開展社會實踐,通過組織“紅船精神宣講”“重走長征路”等實踐項目,讓大學生深刻感受黨史的波瀾壯闊,意識到祖國的命運與黨的命運、社會主義的命運是密不可分的,隻有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相統一,愛國主義才是鮮活、真實的。有條件的高校還可以把當地發展實際和時代主題相結合,發揮大學生專業優勢,組織特色鮮明的主題實踐活動,開展如“保護母親河”“我與鄉村振興”“致敬科學家”“到邊疆支教”“健康中國”等形式多樣的活動,讓大學生在“走、訪、拍、講、寫”中學深悟透新時代黨的創新理論的深刻內涵,在實踐中增強建設國家的使命感。

   在社會實踐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要創新人才培養方式。社會實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高校要把愛國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納入學生培養課程體系,從學校課程設置、人才培養方案和學生評價機制等方面構建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打造立德樹人“大思政課”。要特別注重將實踐活動與學校思政課程和課程思政相結合,豐富教育內容,創新教學形式,解決育人難題,在實踐中教育人、培養人、發展人、塑造人。例如,針對部分地區師資不足等實際情況,高校可組織“三下鄉”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設置實踐類學分等形式化解課程學習與社會實踐的時間矛盾,為大學生進行長時間、持續性社會實踐提供便利、創造條件。再如,針對當前拔尖創新人才培養難題,高校一方面要在教學中引導廣大學生以科技強國為學習動力,學以致用,肩負起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的使命﹔另一方面,也可以嘗試探索大學生以科研助理身份參與到國家實驗室、企業研發團和社會管理工作中,鼓勵大學生開展常態化科研實踐,不斷提高其科研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為日后從事科技創新事業奠定基礎。

   在社會實踐中融入愛國主義教育,要重視精神磨礪。愛國主義情懷始終離不開艱苦奮斗的精神滋養,廣大青年的愛國熱情需要經過實踐的檢驗才能轉化為報效國家的實際行動。因此,社會實踐活動要重視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塑造和精神品格涵養,以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為引領,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在新時代堅持艱苦奮斗,並不是讓青年人回到缺衣少食、物資匱乏的年代,而是要在生活中、學業中、工作中體會艱苦奮斗的時代內涵,發揚攻堅克難的優良傳統。在生活中,艱苦奮斗體現在勤儉節約的生活作風上。隨著時代發展,我們的生活逐漸富裕起來,但超前消費觀等也在少數青年群體中擴散彌漫。因而,高校要高度重視勞動教育,在社會實踐中培養大學生的勞動意識,在青年學子中弘揚去奢從簡、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在學業上,艱苦奮斗體現在不畏困難、勇攀學術高峰的科研追求上。高校要為廣大學子從事科研攻關提供有利條件,讓大學生在研究活動中體悟科學事業的艱辛,培養他們勇於挑戰、持續探索、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科學品質。在工作中,艱苦奮斗體現在舍身忘我、默默付出的無私奉獻上。高校要鼓勵大學生到國家艱苦地區鍛煉自我,到工廠車間和田間地頭感受社情民情。讓廣大青年增加對國家的了解、體察社會和人民的需要,在真切的社會實踐體驗中升華他們服務國家和人民的崇高情感。對於在艱苦環境中參與社會實踐並表現優秀的大學生,要優先推薦評優評先,讓品學兼優、德才兼備的優秀人才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者:蘇麗蓉,系西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黨委書記)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