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 加快建設美麗新寧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

2023年11月14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的主線,不斷加強和改進黨的民族工作,扎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推進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高質量發展。”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清晰標定了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中的主線地位,為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區各項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們要從堅定擁護“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的高度,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毫不偏離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等,加快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麗新寧夏。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進經濟建設,大力推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一個民族也不能少。”物質和精神是相輔相成的,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是實現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但經濟社會發展並不會自然而然帶來民族團結、帶來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既要緊抓高質量發展不動搖,也要賦予所有改革發展以彰顯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義。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總書記的關心關懷和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寧夏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經濟總量不斷邁上新台階,人民生活水平“芝麻開花節節高”。黨的二十大以后,寧夏各族群眾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邁上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要以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目標,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大力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凝聚磅礡力量﹔全面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讓各族人民共享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大榮光。

發展是解決民族地區各種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民族地區高質量發展必須聚焦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要不斷解放思想、提振精氣神,完整准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發揮比較優勢,突出特色發展,提升“六新六特六優”產業的含綠量、含金量、含新量,著力抓人均水平有質量的增長,加快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讓各族干部群眾看到奔頭、增強信心,提升發展的內生動力,加快推動寧夏融入新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

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作為開創民族團結新局面的重要抓手。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實施居民收入、移民致富、教育質量、健康水平、文明素養、城鄉面貌“六大提升行動”,解決好各族群眾“柴米油鹽”的煩惱、“衣食住行”的需求、急難愁盼的事情,堅決防止出現規模性返貧,不斷提高公共服務保障能力和水平,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群眾。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進政治建設,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政治發展道路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共產黨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我國各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可靠保障。”實踐充分証明,隻有中國共產黨才能實現中華民族的大團結,隻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才能凝聚各民族、發展各民族、繁榮各民族。要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貫穿到民族工作和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形成黨委統一領導、政府依法管理、統戰部門牽頭協調、民族工作部門履職盡責、各部門通力合作、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格局。

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的重要內容和制度保障。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根本目的是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新中國成立74年來,寧夏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既促進了國家團結統一,又實現了各民族共同當家作主。必須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堅持統一與自治相結合、民族因素與區域因素相結合,維護國家統一,鞏固發展各民族平等團結互助和諧關系。要始終以有利於鞏固國家統一、有利於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有利於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為著力點,人大立法、監督、代表等工作和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等工作都要向此聚焦,想問題、作決策、辦事情要廣泛聽取各族群眾的意見和呼聲,依法保障各族群眾享受平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參與各項事務。

民族事務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貫徹執行以憲法為基礎、以民族區域自治法為主導的民族事務法律和法治體系,堅決維護國家法制統一和政令暢通。健全民族事務治理法治體系,堅持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民族問題、做好民族工作,確保各族群眾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確保民族事務治理始終在法治軌道上運行,推進民族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堅決維護國家安全、民族團結、社會穩定。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進文化建設,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著眼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不斷構筑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中華文明突出的統一性,從根本上決定了中華民族各民族文化融為一體、即使遭遇重大挫折也牢固凝聚,決定了國土不可分、國家不可亂、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斷的共同信念,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打下了堅實文化根基。要順應中華民族從歷史走向未來、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多元凝聚為一體的發展大趨勢,深刻理解把握中華文明的突出特性,堅持以中華文化為主干、各民族文化為枝葉,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的中華文化認同。

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國家統一之基、民族團結之本、精神力量之魂。要面向各族群眾加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教育,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宣傳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實施紅色基因傳承工程。引導各族群眾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民族觀、歷史觀、宗教觀,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進一步增強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最重要的是爭取人心、凝聚共識。要大力宣傳中華民族的歷史、中華民族共同體理論、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成就、中華民族同世界各國人民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創新傳播方式、豐富傳播內容、拓寬傳播渠道,講好中華民族共同體故事。全面推進黨員干部培元固本、青少年學生夯基育苗、各族群眾凝心鑄魂、社科理論正本清源,形成人心凝聚、團結奮進的強大精神紐帶。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進社會建設,推動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強國建設、民族復興的進程,必然是各民族廣泛交往交流交融的過程,必然是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過程。”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56個民族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員,隻有家庭成員的關系融洽了、感情加深了,大家庭才能和諧美滿、欣欣向榮。要高舉中華民族大團結旗幟,推進各民族人口流動融居,持續鞏固深化各族群眾和諧相處、和睦相親的大好局面。統籌城鄉建設布局規劃和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加快建設互嵌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主動創造更加完善的各族群眾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的社會條件,引導各族群眾廣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示范創建是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載體。經過多年來全區各族群眾的共同努力,寧夏所有地級市、91%的縣區已經成功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市縣區。要大力弘揚民族團結優良傳統,始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搭建平台、創新載體、衡量工作、評價成果,綿綿用力、久久為功推進示范創建工作,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示范區建設工作做深做細做實。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讓各族群眾共建共享綠水青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各民族的共同願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需要各民族共同建設。寧夏是全國唯一全境屬於黃河流域、全境屬於“三北”工程建設地區的省(區),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必須胸懷“國之大者”,主動擔責盡責,在黃河“幾字彎”攻堅戰、防沙治沙陣地戰和黃河、賀蘭山、六盤山、羅山“一河三山”保護修復系統戰中當好“主力軍”,為推進中華民族共同體建設提供綠色支撐。

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當前,寧夏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態環境的需求更加強烈。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下大力氣解決好各族群眾反映強烈的生態環境問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引導各族群眾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激發全社會共同呵護生態環境的內生動力,讓藍天永駐、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推進黨的建設,團結帶領各族群眾攜手奮進新征程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民族地區黨的建設,兩次視察寧夏都對加強黨的建設作出重要指示。深入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必須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在黨的政治建設上突出引領性,確保各項工作都朝著有利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方向推進﹔在思想建設上突出時代性,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成為全區上下的共同意志和思想遵循﹔在組織建設上突出凝聚性,把各方力量擰成一股繩,夯實長治久安的根基﹔在作風建設上突出人民性,引導各級干部走好黨的群眾路線,加強黨同各族群眾的血肉聯系和魚水深情﹔在紀律建設上突出約束性,把嚴的基調落到底落到位﹔在制度建設上突出規范性,確保出台的所有黨內法規都堅決貫徹主線,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提供制度保障。

干好民族工作、辦好民族地區的事,要靠好干部。要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准,嚴把選人用人政治關、品行關、作風關、廉潔關,以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不出事的鮮明導向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內容,持續提高各族干部干事創業的能力和做好民族工作的本領。樹牢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提升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推動每一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富裕一方、團結一方、安定一方的堅強戰斗堡壘,每一名黨員都成為維護團結穩定、促進共同富裕的先鋒模范。

《 人民日報 》( 2023年11月14日 09 版)

(責編:代曉靈、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