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掌握更多第一手資料

拓展絲路考古研究深度和廣度(學術圓桌)

王建新

2023年10月30日08:2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古絲綢之路是人類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是對這一歷史文化遺產所承載的人文精神的繼承和弘揚。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指出:“提出這一倡議的初心,是借鑒古絲綢之路,以互聯互通為主線,同各國加強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為世界經濟增長注入新動能,為全球發展開辟新空間,為國際經濟合作打造新平台。”10年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從無到有、成果豐碩,與共建“一帶一路”相關的學術研究也深入展開。面向未來,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實現更高質量、更高水平新發展,需要把對“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歷史、文化、社會等的研究推向深入,其中一個重要方面是不斷拓展古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深度和廣度。

歷史上,古絲綢之路促進了歐亞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創造了相關區域的發展與繁榮。古絲綢之路研究是國際學術界共同關注的重要領域,絲綢之路的概念就是西方學者在19世紀提出來的。100多年來,西方學術界對古絲綢之路地理、歷史和考古的研究持續不斷,積累了大量研究資料和學術成果,在這一研究領域具有一定的話語權。20世紀上半葉,以黃文弼教授為代表的中國學者開始進行古絲綢之路考古研究,在甘肅、新疆等地區開展了持續多年的考古調查與發掘工作,取得了一批重要成果。但是,也要看到,中國學者的古絲綢之路考古研究主要以國內為重點,其研究深度和廣度仍需進一步拓展。

文明交流是雙向的,古絲綢之路是歐亞大陸東方和西方文明交往互動的大通道,因此,這一領域的研究不能隻有西方視角,還必須有東方視角。隻有這樣,人們對古絲綢之路的認識才是真實全面的。進入新世紀后,特別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以來,我國一些學術機構和學者走出國門,在中亞、西亞、南亞、北亞、非洲等地區開展了古絲綢之路的沙漠綠洲之路、草原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海上絲綢之路等相關考古研究工作。10年來,中國在17個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實施33項聯合考古工作,取得古絲綢之路研究的重要進展和突破,發出了古絲綢之路考古研究的中國聲音。

面向未來,不斷拓展古絲綢之路考古研究深度和廣度,要依托中國古代文獻2000多年來對古絲綢之路歷史連續不斷的記載,認真做好“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聯合考古工作,真正用中國話語闡釋古絲綢之路的歷史。一要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我們的古絲綢之路研究要有明確的學術目標,在全面了解已有研究資料和學術成果的基礎上,錨定古絲綢之路歷史及其考古研究中的重大學術課題,關注共建“一帶一路”中急需解決的現實問題,通過堅持不懈的考古工作獲取第一手資料,不斷取得能夠填補研究空白、糾正偏見和謬誤的重大研究成果,為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提供學術支撐。二要加強研究隊伍建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積極培養壯大考古隊伍,讓更多年輕人熱愛、投身考古事業,讓考古事業后繼有人、人才輩出。”開展古絲綢之路考古研究,需要源源不斷培養一大批有國際視野和國際工作能力、能夠掌握多國語言、能夠深入研究和了解“一帶一路”共建國家歷史和現狀的專家學者。這支隊伍既要能“讀萬卷書”,全面收集和了解古絲綢之路研究的已有資料和成果﹔也要能“行萬裡路”,走出國門,深入了解共建國家的資源與環境、歷史與現狀,向世界講好共建“一帶一路”故事。三要加強交流合作。古絲綢之路是人類共有的歷史文化遺產,不斷拓展絲路考古研究深度和廣度,需要同共建國家加強交流合作。比如,在聯合考古中堅持研究資料和研究成果共享,形成共同發展的多贏局面,夯實長遠合作的基礎﹔對古絲綢之路各條路線的遺產構成和分布開展全面系統的調查研究,以負責任的態度做好遺產保護工作,積極分享我國大遺址考古、大遺址保護工作的理念和實踐經驗,促進和協助“一帶一路”共建國家做好遺產保護工作。

(作者為西北大學文化遺產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10月30日 13 版)

(責編:代曉靈、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