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積極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杜利娜

2023年09月26日08:15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積極推動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握世界歷史大勢與時代發展潮流,統攬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深刻闡述海洋對人類社會生存和發展的重要意義,提出了“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重大倡議。這一倡議是“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海洋領域的細化、深化和延伸,是新時代中國深度參與、引領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指引,為推動全球攜手應對海洋環境污染,共同推動藍色經濟發展、共同推動海洋文化交融、共同增進海洋福祉提供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深入領會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要義

   “我們人類居住的這個藍色星球,不是被海洋分割成了各個孤島,而是被海洋連結成了命運共同體,各國人民安危與共。”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秉承中國傳統文化的天下情懷,符合中國和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和根本利益,展現出深厚的文化底蘊、強烈的責任意識、廣泛的全球共識,具有豐富深刻的理論內涵。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內含深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底蘊。中國人自古就有“四海一家、天下為公”“世界大同、天下一家”的理念。習近平總書記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精華,科學揭示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的關系,主張以海洋命運共同體為遵循,推動建設公正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蘊含著共護海洋安寧、共謀人海和諧的美好願望,充分彰顯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體現了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責任擔當。“海洋的和平安寧關乎世界各國安危和利益”。在全球海洋問題和挑戰面前,世界各國亟待從維護共同安全和共同利益出發,尋求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新思路、新方案。中國在全球海洋治理層面勇於擔當大國責任,集中體現在以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指引,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致力於推動國際海洋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致力於與全球各國一道共護海洋和平、共筑海洋秩序、共促海洋繁榮。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凸顯了促進人類與海洋和諧共生的全球共識。人類居住的藍色星球被海洋連結成不可分割、安危與共、利益交融的命運共同體,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立應對復雜嚴峻的全球海洋問題。一味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企圖掌握海洋霸權、攫取海洋利益,不僅無助於化解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海洋危機,反而會加劇國際局勢的動蕩不安,引發人類生存危機。海洋命運共同體是對人類共同追求實現人與海洋和諧共生目標願景的集中表達。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主張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既符合時代發展的現實需要,也反映了各國人民的共同心聲,凝聚著國際社會的廣泛共識。

  扎實推進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戰略路徑

   隨著人類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導致全球面臨海上安全問題層出不窮、海洋生態環境日益嚴峻、海洋全球治理亟待變革等挑戰。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維護海洋安全、保護海洋生態、發展海洋經濟等方面的重要論述,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科學指南。

   共護海洋安全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根本和保障。海洋的和平安寧關乎世界各國安危和利益,需要共同維護。任何國家都不能以爭奪海洋霸權為目的,把海洋作為推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工具,侵犯其他國家正當合法的海洋權益。中國堅定奉行防御性國防政策,倡導樹立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致力於營造平等互信、公平正義、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主張各國堅持平等協商,完善危機溝通機制,加強區域安全合作,妥善解決由資源爭奪、政治博弈引發的涉海分歧﹔主張各國加強海上對話交流,走互利共贏的海上安全之路,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合力維護海洋和平安寧。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前提和基礎。海洋的可持續發展關乎全人類的生存發展,需要共同保護。各國應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保護海洋生態與生物多樣性。中國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內海洋治理機制和相關規則制定與實施,落實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不斷推進海洋生態環境治理國際合作,全力遏制海洋生態環境不斷惡化趨勢,實現海洋資源有序開發利用,為子孫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藍天。

   共促海洋經濟發展是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核心與支撐。海洋蘊藏著寶貴財富,是高質量發展以及世界各國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要地。當前,以海洋為載體和紐帶的市場、技術、信息、文化等合作日益緊密,中國積極落實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積極打造“藍色伙伴關系”,為世界沿海國家搭建開放合作、共贏共享的平台,促進海上互聯互通和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藍色經濟發展,致力於破解全球經濟發展壁壘,為全球經濟復蘇注入新的活力。

  准確把握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戰略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對推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推動全球海洋治理的革故鼎新,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是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走深走實的必然要求。縱觀大航海時代后的人類發展史,西方強國崛起無不伴隨著對海洋利益、資源的搶奪侵佔。海洋一度淪為一些資本主義國家奪取海上霸權、進行殖民侵略的戰場。時至今日,部分國家依舊奉行霸權主義,動輒訴諸武力解決海洋權益爭端。歷史表明,零和思維、叢林法則沒有出路,隻能給世界帶來災難。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是對傳統的霸權主義、零和思維的全面超越,致力於推動全球各國通過協商合作攜手應對各類海上共同威脅和挑戰,推動各國把人類共同居住的藍色星球建成和睦的藍色家園。海洋命運共同體倡議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在海洋領域的深入拓展和具體實踐,為國際社會妥善處理涉海分歧、共商海洋治理提供了正確方向,必將有力推動各國共同維護海洋和平安寧,推動世界發展進步。

   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是積極變革全球海洋治理方式的深刻彰顯。海洋是全球治理的重要領域,隨著全球海洋治理進入結構調整、秩序變革的新階段,全球海洋治理面臨著海洋公共產品供給不足、全球地緣政治競爭不斷沖擊、國際海洋合作倡議遭受抵制等矛盾困境,探尋全球海洋治理的出路,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面臨的重要課題。在此背景下,中國深度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成為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的題中應有之義。中國全面參與聯合國框架下的海洋治理機制,在海洋環境保護、海洋安全維護、海洋法律體系完善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推動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海洋秩序。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了價值引領和根本遵循,對有效應對海洋治理難題具有重大意義。

   人類隻有一個地球,海洋是地球生命之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發展的共同家園。全球海洋是一個“生命共同體”,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生態系統,海洋局部性污染終將隨著洋流逐步蔓延至全球。因此,任何國家和地區都應該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守護海洋。當前,世界各國要站在事關人類前途命運的高度,攜手深度合作,為維護海洋安全、世界和平、發展繁榮作出各自應有的貢獻。

   (作者:杜利娜,系浙江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寧波大學東海研究院教授)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