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新
2023年09月19日13:27
跟隨毛澤東多年的衛士長李銀橋在回憶毛澤東人際交往的情形時,有這樣的感覺:與民主人士多系私交,與黨內同志皆屬公務,唯一的例外是陳毅——“他與毛澤東有詩詞交往,這屬於私交。在黨內能與毛澤東建立起深厚的私交情誼的,大概也隻有陳老總了”。毛澤東是領袖詩人,陳毅是元帥詩人。這兩位有著40余年戰友情誼的革命家,也有著同樣長時期的詩交。二人詩心相通,贈答唱和,談詩論藝,洋溢著詩人才情。透過兩人的詩交,不僅可以感知他們的深厚詩誼,也能領略半個世紀時代風雲的波瀾壯闊。
井岡山風雲際會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秋收起義部隊引兵井岡。1928年4月28日,朱德、陳毅所率的部分南昌起義部隊和湘南起義農軍也到達井岡山地區,與毛澤東會師。毛澤東和陳毅的詩詞交往便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每有余暇,兩人時常在一起談論詩詞或者誦讀中國古典詩詞。
陳昊蘇在《春風春雨話當年》一文中描述道:“據父親說:早在井岡山斗爭時期,他就知道毛主席擅長寫舊體詩詞。毛主席當年寫《西江月·井岡山》《如夢令·元旦》等光輝詞章時,我父親是最早的讀者之一。他曾把毛主席抄給他的詩詞珍藏在身邊,時時吟誦。后來因為南方三年游擊戰爭的環境太艱苦,幾次遇險,沒有辦法保存,才十分可惜地散失了。”
1960年春,陳毅為《西江月·井岡山》寫了一段跋語,其中寫道:“錄毛主席所作井岡山詞,調寄西江月。此詞作於一九二八年夏。當時我軍主力赴湘南。敵軍企圖襲取井岡山。毛澤東親率一個營將敵擊退。此詞表現出我軍以少勝多不可震撼的英雄氣概。是役,井岡山根據地賴以保全,有扭轉戰局的作用。讀此詞令人增長志氣,可視敵軍如草芥。我認為新中國人民應有此氣概,而且已經有此氣概。真可喜可賀。至於此詞選調之當,遣詞之工、描繪之切,乃其余事。例如在戰爭中嘗有炮聲雷鳴而敵已經逃跑。此敵之起身炮也,此我之送行炮也。不可不知。”這段話兩處有誤:其一,該詞寫於1928年“秋”而不是“夏”﹔其二,毛澤東當時正率部前往湘南桂東接應紅四軍主力回井岡山,沒有指揮黃洋界保衛戰。但陳毅作為井岡山斗爭時期紅四軍的重要領導人,對《西江月·井岡山》的解析深刻到位。
郭沫若《贈陳毅同志》贊曰:“一柱南天百戰身,將軍本色是詩人。”臧克家也評價陳毅:“上馬殺敵,下馬寫詩,將軍原本是詩人。”在戰爭年代,陳毅寫下大量壯麗詩篇。1957年1月,《詩刊》雜志發表毛澤東詩詞18首。正在廣州養病的陳毅也興致勃發,陸續收集20多年前的舊作《贛南游擊詞》《贈同志》等,發表在《解放軍文藝》上。廣州休養三個月后,回到北京當晚,他就和家人滔滔不絕地談起毛澤東新發表的詩詞。
1962年5月,《人民文學》發表毛澤東創作於1929至1931年間的《詞六首》。5月間,陳毅與解放軍文藝出版社的有關人員作過一次長談,不但介紹《詞六首》寫作背景,還以詩友的身份討論毛澤東詩詞的藝術風格。
遙相唱和詠雪詞
1930年1月,毛澤東創作了《如夢令·元旦》:“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風展紅旗如畫。”1947年春,陳毅率華東野戰軍接連取得魯南、萊蕪大捷后,為粉碎敵人的“重點進攻”,又轉戰於沂蒙山區。陳毅寫下一首《如夢令·臨沂蒙陰道中》:“臨沂蒙陰新泰,路轉峰回石怪。一片好風光,七十二崮堪愛。堪愛,堪愛,蔣軍進攻必敗。”顯然,這首《如夢令》的第一、二句,完全是從毛澤東《如夢令·元旦》“寧化、清流、歸化,路隘林深苔滑”脫胎而來。毛澤東以“風展紅旗如畫”結句來寓情於景,陳毅則用“蔣軍進攻必敗”結句來直抒胸臆。
1945年重慶談判期間,毛澤東把《沁園春·雪》抄贈給柳亞子。11月11日,《新華日報》發表柳亞子《沁園春·次韻和毛潤之初到陝北看大雪之作》。11月14日,吳祖光在《新民報·晚刊》副刊《西方夜譚》公開發表《沁園春·雪》,可謂“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國民黨反動文人不斷填詞詆毀毛澤東的詠雪詞,而進步陣營的知識分子紛紛唱和或撰文,極力捍衛毛澤東及其詩詞。
遠在山東的陳毅軍政繁忙,但也注意到了重慶的這場“雪仗”。1946年2月,他奮筆疾書,賦詞三闋,為這場文壇大戰增添了新的光彩。第一首為《山東春雪壓境,讀毛主席柳亞子詠雪詞和詞有作》:“兩闋新詞,毛唱柳和,誦之意飄。想豪情蓋世,雄風浩浩﹔詩懷如海,怒浪滔滔。政暇論文,文余問政,妙句拈來著眼高。傾心甚,看回天身手,絕代風騷。山河齊魯多嬌,看霽雪初明泰岱腰。正遼東鶴舞,滌瑕蕩垢﹔江淮斤運,砌玉浮雕。池凍鋪銀,麥苗露翠,冬盡春來興倍饒。齊歡喜,待桃紅柳綠,放眼明朝。”上闋高度評價毛澤東詠雪詞,“誦之意飄”,下闋聯系山東戰場實際,抒發豪情,表達共產黨人對革命前景的充分信心。毛澤東原詞上闋寫景下闋議論,情隨景生﹔陳毅和作上闋議論下闋寫景,景由情出。這種藝術構思,不難見出陳毅誦讀詠雪詞所掀起的情感波瀾。
1963年1月9日,毛澤東填詞《滿江紅·和郭沫若同志》,結尾寫道:“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要掃除一切害人虫,全無敵。”1964年1月,正在非洲出訪的陳毅創作了《滿江紅·黃金海岸》,結尾寫道:“獨立非洲西北始,揭竿而起相踵接。看滌瑕蕩垢土重光,全無敵。”陳毅這首詞的立意顯然受到了毛澤東詞作的影響,特別是陳毅直接引用“全無敵”的成句,想必是為其豪氣所激蕩,產生了強烈的情感共鳴。
高山流水遇知音
陳毅一直非常推崇毛澤東的作品,時常用來熏陶和教導子女。陳昊蘇回憶說:“記得我十二歲的時候,父親指著家中懸挂的字軸,給我上古典詩詞的啟蒙課,字軸上寫的就是毛主席的詠雪詞。父親稱這首詞是中國無產階級詩歌的宏偉高峰,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毛澤東的《水調歌頭·游泳》發表后,陳毅對孩子們說:“毛主席已是60多歲高齡了,但革命豪情仍像當年中流擊水那樣青春煥發,你們這些正當年華的孩子,從小就要向毛主席學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一定要在大風大浪中培養和鍛煉自己的革命意志。”1960年冬,陳毅在《冬夜雜詠》組詩的《長江》中,歌頌了毛澤東暢游長江的壯舉:“有人雄今古,游泳渡長江。雲此得寬余,宇宙莽蒼蒼。”
毛澤東也時常關注著陳毅的詩作,多次稱道陳毅的詩,甚至親自動筆修改陳毅的詩作。1929年6月,陳毅寫了《反攻下汀州龍岩》:“閩贛路千裡,春花笑吐紅。敗軍氣猶壯,一鼓下汀龍。”毛澤東看到這首詩后,在“敗”字上畫了一個圈。陳毅根據毛澤東的意見,將“敗軍氣猶壯”改為“鐵軍真是鐵”,修改后的詩句充分反映了紅軍將士堅不可摧的頑強意志。
1948年1月上旬,陳毅到達陝北米脂縣楊家溝,向毛澤東匯報山東戰況。當陳毅說到孟良崮、萊蕪戰役時,毛澤東笑著對陳毅說:“又寫詩了吧?你打了勝仗總是要寫詩的。”陳毅回道:“對了,孟良崮、萊蕪戰役都寫了。”接著便朗誦起他的《萊蕪大捷》:“淄博萊蕪戰血紅,我軍又獵泰山東。百千萬眾擒群虎,七十二崮志偉功。魯中霽雪明飛幟,渤海洪波唱大風。堪笑頑酋成面縛,叩頭請罪詈元凶。”毛澤東聽罷,連說:“好詩,好詩!”
1957年4月18日,《人民日報》文藝副刊發表了陳毅寫的《游玉泉山紀實》。毛澤東讀后,於20日在給詩人袁水拍寫的信中,專門提到:“陳毅的六言詩也好。”對這首詩給予很高評價。
1964年,陳毅出訪了亞非歐20多個國家。一次會議期間,毛澤東問陳毅:“最近怎麼看不到你寫的詩發表呢?”1965年春,陳毅把出訪亞洲六國時寫的七首《六國之行》,呈寄給毛澤東,請他斧正。7月21日,毛澤東致信陳毅,信中對《六國之行》的第一首作了修改,並加了一個題目《西行》:“萬裡西行急,乘風御太空。不因鵬翼展,哪得鳥途通?海釀千鐘酒,山裁萬仞蔥。風雷驅大地,是處有親朋。”這首《西行》可以說是毛澤東與陳毅聯袂創作的結晶。
詩風有同亦存異
毛澤東和陳毅都具有十分扎實的古典詩詞基礎,青少年時代就開始寫舊體詩詞。不同的是,毛澤東對中國古典詩詞的造詣更為深湛,而陳毅則同時對外國文學有較早較廣泛的涉獵。陳毅受五四運動影響,曾對友人表示:“從此不再作舊體詩了。”在走上軍事斗爭道路之前的六七年間,陳毅用白話寫小說、詩歌、散文,還翻譯了繆塞、拉馬丁等法國作家的作品。在井岡山時期讀到毛澤東的舊體詩詞之后,陳毅又開始對古體詩詞產生了興趣。陳毅在紅軍時期的詩作沒有一首是白話詩,多為格律嚴謹的律詩、絕句,或是古風。《贛南游擊詞》雖與詞譜的平仄未協,但在形式上還是取《憶江南》詞。
1957年1月,毛澤東將舊體詩詞18首交由《詩刊》發表,並在給編輯部的信中提出了“詩當然應以新詩為主體,舊詩可以寫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的思想。受此影響,陳毅不僅創作了不少白話詩,而且對新詩的創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又把自己的創作轉到了以新詩為主的道路上來。
毛澤東於1965年7月21日寫給陳毅的信,是他專門談詩的珍貴文獻。信中,毛澤東說“你的大作,大氣磅礡”,還談到了“詩要用形象思維”“反映階級斗爭與生產斗爭”“從民歌中吸引養料和形式,發展成為一套吸引廣大讀者的新體詩歌”等諸多重要詩學主張,但其中“用白話寫詩,幾十年來,迄無成功”的評價有失偏頗。陳毅十分珍愛此信,經常翻讀,晚年在重病中還與親屬多次談及此信。但在學術見解上,陳毅還是顯示出了爭鳴的勇氣。11月8日,陳毅在給著名語言學家王力的信中說:“我主張寫舊體也寫新體,也寫民歌。三條腿走路,走的人多了自然會開出一條新的詩歌道路。”
詩如其人。開國上將楊得志在談到毛澤東和陳毅的不同性格時說:“陳毅開朗活躍,毛澤東則文雅多思。”1961年6月19日,周恩來在談及毛澤東和陳毅詩詞創作的差別時指出:“我們的領導人中,陳毅同志喜歡寫詩,寫得很快,是多產作家,是捷才。毛主席則不同,他要孕育得很成熟才寫出來,寫得較少,而氣魄雄偉,詩意盎然。當然,陳毅同志的詩也很有詩意。”
毛澤東晚年曾說過:“陳毅的詩豪放奔騰,有的地方像我。陳毅有俠氣,爽直。”毛澤東和陳毅都是偉大的革命家,他們的詩詞充滿豪情壯志,可謂充宇宙,溢四海,感天地而泣鬼神。但毛澤東詩詞更多流露出浪漫主義色彩,而陳毅詩詞則更多地表露出現實主義的詩味。
(作者系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教授、副院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副會長)
(來源:《黨史文苑》,2023年09期)
相關專題 |
· 汪建新專欄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