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激發通用人工智能“頭雁”活力

萬勁波

2023年09月14日08:3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激發通用人工智能“頭雁”活力

   【科學隨筆】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是賦能經濟社會數字化、綠色化雙轉型的主要引擎,具有很強的“頭雁”效應。當前,全球很多國家都將數字經濟和智能經濟作為未來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我國應在數據要素領先,算力、算法跟跑的現狀下,高度重視夯實人工智能底層技術與基礎軟件,營造安全可信的人工智能生態,加快推動應用落地。

   隨著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加速突破並深度融入各行各業,全球科技與產業界正在掀起人工智能大模型熱潮。我國科技與產業界也及時跟進,華為、騰訊、阿裡、百度等科技領軍企業的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已悉數亮相,大學、科研院所、科技型中小企業和初創公司也紛紛加入其中,這一領域呈現出百花齊放、百舸爭流的創新態勢。這既體現了我國數字技術創新生態枝繁葉茂的發展活力,也展示了創新主體緊跟基礎前沿技術、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決心與擔當。

   當前,我國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等科技創新中心的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攀升,數字創新活力不斷顯現,人工智能研發和商業化應用的內生動力日益增強,這些區域都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能創新策源地。筆者認為,營造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的良好生態,要對算力、算法、存儲、網絡、安全等關鍵環節進行系統集成,要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產業創新等工作,一體設計原始創新、集成創新、開放創新,提升自主研發的能力,優化應用場景,營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開放創新生態。

   首先,提升自主研發能力是構建良好創新生態的基礎支撐。人類正在邁向智能經濟時代,人工智能是大國競爭的基礎性、戰略性領域之一,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題中應有之義。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發揮好大規模、高質量、多樣化的數據語料庫優勢,建設互聯互通的算力基礎設施,把算力、算法等關鍵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以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助推高質量發展。在這方面,相關創新主體要堅定自信自強,差異化定位,特色化發展,持續投入,久久為功,做好打持久戰的准備。在硬件上,我國需要突破算力瓶頸,在軟件上,需要實現全鏈路自研,在算法和訓練方法上要實現自主創新,在人才上要實現自主培養,才能保証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立性、自主性、安全性。有鑒於此,我國需要結合產業創新發展需求,科學合理布局科技創新,聚焦基礎前沿和關鍵核心技術,提高通用人工智能創新體系的研究質量和整體效能,推動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傳統產業升鏈、新興產業建鏈,支持創新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和合作,促進內外產業深度融合,打造現代化產業體系。

   其次,優化應用場景是構建良好創新生態的關鍵抓手。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各行各業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中得到應用,才能成為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部門聯合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務管理暫行辦法》,明確鼓勵生成式人工智能技術在各行業各領域進行創新應用,探索優化應用場景,構建應用生態體系。我國擁有海量數據、超大規模市場、豐富應用場景和堅實產業基礎,對通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有現實和長遠需求,能在具體的供需聯動中實現細分領域的技術和產品迭代升級,是我國人工智能產業實現以“邊緣突破”帶動“系統躍升”的機遇所在。當前,國產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處理簡單任務和高容錯率場景方面已有較好表現,但在處理復雜信息上,仍面臨較大技術挑戰。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需要在醫療、金融、交通、農業、政務、智慧城市、自動駕駛、科技服務、商業服務等多個場景得到應用,成為可用、實用、好用、易用的生產與服務工具,才能激活數據要素潛能,源源不斷塑造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勢。

   再次,促進融通創新是構建良好創新生態的必由之路。通用人工智能創新發展,既有賴於產學研深度融合、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也需要良好政策環境,重視防范風險與包容審慎的平衡,讓前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大學、科研院所、數字領軍企業、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公司、傳統制造企業與服務企業等,在不同領域各有優勢與特長,可以通過跨界合作與融通創新,實現資源與技術有效整合、供給與需求有效匹配。具體來講,處於頭部的平台企業擁有豐富的算力資源和基礎技術能力,可為不同產業構建專屬應用場景提供技術支撐﹔傳統大企業資源多、影響力大、應用場景廣,有能力也有必要加快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科技型中小企業、初創公司更具創新活力和靈活性,可在特定應用領域進行前沿創新探索,部分優秀企業有望成長為“獨角獸”企業和細分領域“隱形冠軍”企業,甚至成長為科技領軍企業。

   總而言之,面對激烈的國際競爭,我國需要加快培育一批世界一流平台企業,保持國內良性競爭,引導不同創新主體強強聯合、分工協作,提升我國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科技與產業創新的能力。

   (作者:萬勁波,系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咨詢研究院研究員)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