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學術圓桌)

汪信硯

2023年08月28日08:2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世界現代化發展的歷史表明,后發國家的現代化一般屬於追趕型的現代化,往往會走模仿先發國家現代化模式的路子。但中國式現代化不是模仿型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國式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不是照搬照抄其他國家的現代化”。這一重要論斷生動詮釋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為我們正確理解和大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中國式現代化是立足中國國情的現代化。現代化是由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全面轉型和社會生活各個領域深刻變革的過程。后發國家推進現代化,如果不顧自身國情盲目照搬照抄西方國家模式,往往會導致傳統與現代的劇烈沖突和激烈的社會矛盾。在領導和推進現代化過程中,中國共產黨牢牢把握中國國情這個根本依據和基本立足點。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同志強調:“我們定的目標是在本世紀末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概念與西方不同,我姑且用個新說法,叫做中國式的四個現代化。”正是立足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一基本國情,我們黨提出並推進“三步走”發展戰略,中國大踏步趕上了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錨定現代化建設目標,對新時代中國發展新的歷史方位作出科學判斷,概括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本質要求和重大原則,初步構建中國式現代化的理論體系,推進一系列變革性實踐。基於對中國國情的深刻把握,我們黨不斷實現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打破了“現代化=西方化”的迷思,為人類對更好社會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國方案。

中國式現代化是植根中華文明的現代化。之所以說中國式現代化是從中華大地長出來的現代化,根本在於中國式現代化深植於中華文明沃土。中國式現代化深受五千多年中華文明的滋養,是中華文明賡續的結果。中華文明涵養了中國式現代化的精神氣質。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許多思想和理念,如天人合一、民為邦本、和而不同、革故鼎新、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為政以德、天下為公等,具有鮮明民族特色和恆久時代價值,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思想資源,滋養了中國式現代化獨特的世界觀、價值觀、歷史觀、文明觀、民主觀、生態觀。中華文明形塑了中國式現代化的展開和推進方式。中華文明既包含燦爛的物質文明,也包含絢麗多彩的精神文明。古代中國產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孫子、韓非子等聞名於世的偉大思想巨匠,創作了詩經、楚辭、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等偉大文藝作品。“盛世修文”是中華文化特有的傳統,歷史上的一些盛世如西漢的文景之治、唐代的貞觀之治等,都呈現出經濟發展與文化繁榮相得益彰的共同特點。中華文明的這一鮮明稟賦深刻影響中國式現代化的展開和推進方式。中國式現代化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努力促進物的全面豐富和人的全面發展,有效消除資本邏輯主宰下物質主義泛濫的西方現代化痼疾。中華文明還賦予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堅定自信。中華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絕、傳承至今的古老文明,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有中華文明的深厚底蘊,我們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具備強大底氣和堅定自信。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自主探索的現代化。后發國家的現代化通常需要強有力的政治力量來推動。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在開創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過程中不斷推進和拓展的。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在五千多年中華文明深厚基礎上開辟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寶是堅持“兩個結合”。正是通過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創造性地運用於分析中國具體實際,中國共產黨在敏銳把握國情、科學觀察時代的基礎上推進和拓展中國式現代化。正是通過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中國共產黨充分激活和吸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寶貴思想和理念,為中國式現代化厚植文化根基。唯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堅持和推進“兩個結合”,我們才能守好中國式現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不斷探索面向未來的理論和制度創新,讓中國式現代化牢牢扎根中華大地、不斷取得新的突破。

(作者為武漢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 人民日報 》( 2023年08月28日 09 版)

(責編:代曉靈、萬鵬)
相關專題
· 人民日報理論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