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逆全球化”擋不住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

周嘉昕

2023年07月28日08:2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逆全球化”擋不住經濟全球化的歷史大勢

   【洞 察】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世紀疫情影響深遠,逆全球化思潮抬頭,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明顯上升,世界經濟復蘇乏力,局部沖突和動蕩頻發,全球性問題加劇,世界進入新的動蕩變革期。經濟全球化在今天為什麼會遭遇逆流?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要求我們自覺順應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分析研判當今世界交織疊加的多重挑戰,科學回答時代之問、歷史之問。

  

   經濟全球化是歷史大勢、時代潮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地看,經濟全球化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不是哪些人、哪些國家人為造出來的。經濟全球化為世界經濟增長提供了強勁動力,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各國人民交往”。這一科學判斷,符合人類社會歷史發展客觀規律,植根於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論。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識形態》《共產黨宣言》中詳細論述了世界貿易、世界市場、世界歷史等問題,提出分工和交往的擴大,特別是大工業的發展,產生了世界市場,形成了世界歷史。這些論述,深刻揭示了世界歷史的形成內在蘊含著經濟全球化的客觀歷史趨勢。

   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必須准確把握經濟全球化的科學含義,區分“全球化”概念的不同用法,揭示西方學界的一些錯誤觀念和認識。回顧學術史,“全球化”這個概念的廣泛使用出現在20世紀90年代。新世紀以來,圍繞“全球化”的學術討論成為熱點話題。一般認為,作為系統的學術概念和分析工具的“全球化”概念,是美國學者萊維特在1983年發表的《市場的全球化》一文中提出的。也有學者注意到,1970年意大利左翼刊物上發表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全球化進程》一文已經在批判的意義上使用了這個概念。這提醒我們:在西方學術話語中,“全球化”概念的提出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和理論指向,即與新自由主義興起相關聯的“資本全球化”或“全球化資本主義”的發展,並不能直接等同於經濟全球化本身。今天,我們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既是對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和科技進步的必然結果的自覺堅持,也是對勢不可當的歷史潮流的深刻把握。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也要承認,經濟全球化是一把‘雙刃劍’。”“反全球化的呼聲,反映了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足,值得我們重視和深思。”關於2000年前后“反全球化”運動的出現,時任聯合國秘書長安南曾在《我們人民——面向21世紀的聯合國》中指出:“很少有個人、團體或者政府反對全球化本身,他們反對的是全球化所帶來的懸殊差異。”這種帶來懸殊差異的“全球化”,在美國學者斯蒂格裡茨看來,其規則的制定者其實是某些西方國家的大企業。而加拿大學者帕尼奇則將這種“全球化”定位為帝國主義的國際化。也就是說,“反全球化”的出現,是經濟全球化的治理方式出了問題,它根源於“資本全球化”過程中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轉移和轉嫁,及其所導致的不平衡現象。

   “逆全球化”特指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之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所發生的經濟和外交政策調整、政治形勢和社會思潮變化。近年來,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貿易中保護主義盛行,全球治理中單邊主義加劇,全球供應鏈出現被動斷裂和主動脫鉤,某些發達國家極端政治傾向加重、國家安全概念泛化、民粹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抬頭。從根本上說,所謂“逆全球化”是“資本全球化”內在矛盾激化的產物。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爆發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非但沒有採取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反倒是通過金融輸血加放水、貿易和科技壁壘等手段,為大企業和金融壟斷資本保駕護航。在西方世界,當金融壟斷資本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助推保護主義,資本主義國家為遏制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崛起而採取脫鉤斷供時,“逆全球化”從暗流涌動到抬頭加劇的轉變也就隨之發生了。

  

   我們之所以警惕、反對近年來在西方發達國家出現的“逆全球化”思潮,是因為“逆全球化”是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食利者階層為了維持自身壟斷地位,繼續利用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攫取超額利潤,操縱國家機器所採取的一種策略,其實質毋寧說是“資本全球化”的自我調適。

   “逆全球化”策略的實施,不僅違背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而且在慌亂中直接“打臉”西方發達國家此前推行的“資本全球化”策略、宣揚的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更進一步,“逆全球化”並不能從根本上克服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內在矛盾。任其發展,隻會加劇經濟全球化進程中的不足。在發達國家內部,這種“逆全球化”非但沒有消解各種社會矛盾,反而加劇了利益分化,導致了社會撕裂。在國際范圍內,這種“逆全球化”一方面通過矛盾的轉移和轉嫁,使得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遭受了更大的經濟損失和政治動蕩﹔另一方面甚至通過直接挑動對立對抗,造成了地區沖突和安全挑戰。

   經濟全球化是生產力發展和科技進步推動分工交往擴大、生產要素在全球范圍內流動、世界市場和世界歷史形成所產生的客觀產物。當今世界正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潮流勢不可當。人類社會面對的問題在於,應該如何共同應對全球治理挑戰,共同開創人類美好未來。把握歷史大勢、基於自身經驗,堅持經濟全球化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了推動更加包容、更加普惠、更有韌性的全球發展,維護和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了全球發展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全球文明倡議。今天,人類已經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著眼全球共同發展的長遠目標和現實需要加強國際合作,共創普惠平衡、協調包容、合作共贏、共同繁榮的發展格局,讓各國人民共享經濟全球化和世界經濟增長成果。這既是中國努力的方向,也是經濟全球化的正確方向。

   (作者:周嘉昕,系江蘇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教授)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