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和哲學升華

孫代堯

2023年07月12日08:2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和哲學升華

   本土化和時代化是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本土化才能落地生根,時代化才能充滿生機。”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是對中華文明發展規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們黨對中國道路、理論、制度的認識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的歷史自信、文化自信達到了新高度,表明我們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推進文化創新的自覺性達到了新高度。”

   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本國現實國情和歷史文化傳統相結合的過程。馬克思主義時代化,指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和方法觀察時代、把握時代和引領時代,在解決時代提出的課題中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時代內涵。馬克思主義本土化和時代化相輔相成,構成馬克思主義歷史發展的鮮明特征。黨的十八大以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需求和動力更加強勁。習近平總書記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科學回答新時代的重大理論和實踐課題,形成了一系列體現中國主體性的原創性理論,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實現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在新時代發生新的飛躍的實踐依據,是新時代十年的偉大變革。黨的十八大以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全局相互交織、相互激蕩,成為鮮明的時代特征。伴隨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深度調整和重塑,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類社會又一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入關鍵時期,一系列長期積累及新出現的矛盾和問題突出,處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期的中國面臨罕見的風險挑戰。怎樣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行穩致遠而不被遲滯或打斷、使世界范圍內兩種社會制度的較量發生有利於社會主義的轉變、推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正向發展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面臨重大考驗。

   在前所未有的復雜局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責任擔當,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統攬“四個偉大”、協調推進“五個文明”建設,以一系列戰略性舉措和變革性實踐,推動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推動我國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問題之源,是歷史方位的變化帶來的時代課題的拓展。理論創新隻能從問題開始。問題是事物矛盾的表現形式,不是憑空想象或是某個理論預設的,而是時代和實踐提出來的。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標示我國發展處於新的歷史方位,同時也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必須回答的第一個重大時代課題:“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黨的十九大以后,特別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發展階段后,“建設什麼樣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怎樣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為重大時代課題被提了出來。而中國共產黨如何解決大黨獨有難題,找到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新答案,鞏固長期執政地位,需要在新時代繼續作出回答,“建設什麼樣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怎樣建設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這一重大時代課題也被提了出來。“重大時代課題”的拓展,擴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問題閾,也使之具有了更大的理論容量和創新空間。

   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理論表征,是原創性思想理論的概括和提出。理論創新是主體在認識和實踐活動中追求理論發展的自覺行為。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是以新的話語和理論表達,為馬克思主義增添新的思想內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主要內容,體現在黨的十九大以來逐步概括凝練出來的“十個明確”“十四個堅持”和“十三個方面成就”。“十個明確”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核心要義,是習近平總書記以把握歷史規律與掌握歷史主動的歷史自覺,對中國之問、世界之問、人民之問、時代之問的科學回答,集中反映了對馬克思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發展作出的原創性貢獻。“十四個堅持”的基本方略,是對新時代十年黨治國理政重大方針原則的概括,貫穿著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創造人類文明新形態的主題和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邏輯。“十三個方面成就”則從新時代十年之開創性實踐所凝結的中國經驗層面,突出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實踐本質,體現了這一思想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理論特色。

   概言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立足於世界和中國在巨變中提出的重大課題,以一系列原創性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21世紀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增添了新的思想內容、理論范疇和話語形式。

  

   一個理論隻有達到哲學層面的自覺,它的完整性、體系性才能得以確立。隻有在哲學層次上達到理論的成熟,才能從根本上增強運用這個理論指導實踐的自覺性。黨的二十大報告從真理性認識的過程性和歷史性、“兩個結合”作為方法原則的意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精髓等方面,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歷史過程和理論成果作出哲學層面的提升,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規律性認識,也升華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神境界。

   第一,真理寓於社會實踐和歷史發展中,人們對真理的認識和發展,是一個在實踐中逐漸深化的歷史過程。恩格斯指出:“如果人們在研究工作中始終從這個觀點(辯証唯物論——引者)出發,那麼關於最終解決和永恆真理的要求就永遠不會提出了﹔人們就始終會意識到他們所獲得的一切知識必然具有的局限性,意識到他們在獲得知識時所處的環境對這些知識的制約性。”社會歷史實踐是理論的本體,實踐所具有的“直接現實性的品格”,決定了人們的認識成果具有歷史性和相對性,受實踐發展程度的制約。基於實踐而產生的辯証唯物論的認識運動,是認識的逐漸深化的運動。“通過實踐而發現真理,又通過實踐而証實真理和發展真理”,是認識發展過程的總規律。對馬克思主義政黨來說,要使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始終保持生機活力,就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根據所處歷史環境的變化,不斷探索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新課題,在對客觀規律的揭示和把握中不斷形成接近真理性的認識,在實踐開拓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創新和實現理論飛躍,用新的理論指導新的實踐。

   黨的二十大報告關於“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一個追求真理、揭示真理、篤行真理的過程”的概括,揭示了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時代化的哲學邏輯,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本土化時代化規律的認識,也深化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形成的邏輯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理解。

   第二,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兩個結合”,是一個有機整體。毛澤東同志1938年提出的“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命題,就內含了馬克思主義隻有同中國具體特點相結合並通過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實現的理論意蘊和實現路徑。1943年5月,《中共中央關於共產國際執委主席團提議解散共產國際的決定》指出:“中國共產黨人是我們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優秀傳統的繼承者,把這一切優秀傳統看成和自己血肉相連的東西,而且將繼續加以發揚光大。中國共產黨近年來所進行的反主觀主義、反宗派主義、反黨八股的整風運動就是要使得馬克思列寧主義這一革命科學更進一步地和中國革命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起來。”馬克思主義科學理論要同中國實踐、中國歷史、中國文化“深相結合”的觀點,是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的深刻闡釋。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兩個結合”問題作出多方面的開創性探索。對於“第一個結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以更加寬闊的眼界審視馬克思主義在當代發展的現實基礎和實踐需要,堅持問題導向,堅持以我們正在做的事情為中心,聆聽時代聲音,更加深入地推動馬克思主義同當代中國發展的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開辟21世紀馬克思主義發展新境界,讓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放射出更加燦爛的真理光芒。”

   對於“第二個結合”中需要進一步研究回答的深層次問題,即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何以能夠結合”“應當怎樣結合”的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作出了兼具思想性和學理性的創造性回答,拓展了“結合”的知識視野和內涵。其邏輯理路是:

   其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5000多年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是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腳跟的根基。

   其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現代性、世界性的內涵,含有跨越時空、超越國界、富有永恆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文化精神。要加強挖掘和闡發,使中華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與當代文化相適應、與現代社會相協調﹔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激活其新時代生命力。

   其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同馬克思主義有內在的聯系。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並最終扎根中國大地、開花結果,不是偶然的,而是有歷史的必然性,因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和人民群眾日用而不覺的共同價值觀念,同科學社會主義價值觀主張具有高度契合性。有契合才可能結合,有結合才可能產生融合。

   其四,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結合,不是板塊式拼接式結合,而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堅守中華文化立場”的貫通融通式有機結合。

   其五,馬克思主義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結合的結果是互相成就,造就了一個有機統一的新的文化生命體,讓馬克思主義成為中國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現代的,讓經由“結合”而形成的新文化成為中國式現代化的文化形態﹔“結合”鞏固了文化主體性,最有力的體現是新時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理論成果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

   “第二個結合”是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體現了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自信和文化自信。“第二個結合”拓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制度的歷史和文化根基,更重要的是打開了理論創新的廣闊文化空間,使我們可以在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這兩種思想文化形態的交融中建構馬克思主義理論新形態,在守正創新中創造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文化,在回答“建設什麼樣的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怎樣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課題和歷史性實踐中建構人類文明新形態。

   第三,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哲學建構和原理概括。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持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也為豐富發展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作出新的貢獻。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主要體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闡發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和歷史觀的新思想,以矛盾分析為核心的思維方法,實踐第一、問題導向的認識論等。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之理論基石的科學世界觀方法論的確立,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的飛躍的一個重要標志。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一個立場觀點方法有機統一、系統完整的體系,是時代精神的精華和精髓。黨的二十大報告著重從必須堅持人民至上、必須堅持自信自立、必須堅持守正創新、必須堅持問題導向、必須堅持系統觀念、必須堅持胸懷天下等六個方面,概括闡述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六個必須堅持”中,人民至上和守正創新是價值立場,自信自立和胸懷天下是對中國與世界關系的根本觀點,問題導向和系統觀念是基於實踐認識論和辯証法形成的科學思維和工作方法。准確把握包括“六個必須堅持”在內的立場觀點方法,才能深刻理解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髓要義。

   歷史是主體與客體的現實統一,是在一定的歷史結構中通過主體的創造性活動具體展開的。當代中國正經歷著我國歷史上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在進行著人類歷史上最為宏大而獨特的實踐創新,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開,提出了許多亟待回答的理論和實踐課題,也提供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巨大空間。理論一旦停頓,就會落后於實際生活。作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已經在實踐中展示了科學思想的偉力。把握歷史主動,繼續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關鍵是要牢牢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善於運用貫穿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以歷史自覺和文化自信,在深化“兩個結合”和深度拓展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性進程中,不斷豐富中國式現代化理論體系,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篇章。

   (作者:孫代堯,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中國式現代化重要論述研究”首席專家、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萬鵬、劉圓圓)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