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郝書翠

2023年06月06日08:2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

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講好‘黃河故事’,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精神力量”。在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中華文明博大精深。隻有全面深入了解中華文明的歷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更有力地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黃河文化在整個中華文明體系中具有母體和發端的地位與意義,既是中華民族“魂”之所附,又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根基。闡發、傳承、弘揚黃河文化,可以為文化認同提供堅實基礎,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精神支撐,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智慧啟迪。深入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將為著力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注入強大的文化凝聚力、價值引導力和精神推動力,為世界文明刻下鮮明的中國烙印,引領中華文化走向新輝煌。

1.闡發黃河文化,為文化認同提供堅實基礎

黃河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也孕育了5000多年未曾中斷的中華文明,孕育了華夏文明的精神特質,見証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歷史演變。中華民族人文始祖炎黃二帝和蚩尤,在黃河流域開創了中華民族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歷史,開辟了中華民族綿延不絕、生生不息的道路。

黃河不僅是一條波瀾壯闊的自然之河,也是一條源遠流長的文化之河,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符號。歷史上,黃河一直被譽為“百川之首”“四瀆之宗”。黃河流域曾經是中國的主體,並長期作為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中國古代的政治文明、經濟文明、科技文明等,都是在這一區域內產生和發展的。黃河流域孕育了河湟文化、關中文化、河洛文化、齊魯文化等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分布著鄭州、西安、洛陽、開封等古都,誕生了《詩經》《老子》《史記》等經典著作。從黃河流域燦爛的新石器文化,到“邦國”文明的誕生,到作為文化基因的正統觀和“大一統”觀念的形成,到禮樂文明與理性人文基因的養成,在中國古代文明的長期發展中,黃河文化不僅以其高度發達的文明長期居於多樣文化的領導地位,成為當時多樣文化的凝聚中心和中華古文明當之無愧的代表,並且不斷地給予周圍的文化以深刻的影響,最終以自己為核心形成了統一的、不可分割的文化整體——中華文明。黃河文化獨特的豐富內涵及歷史意義賦予了它流域文化地位的同時,還兼具中華民族的國家文化與中央文化,中華文化中的根源文化、核心文化、主干文化的地位。

黃河文化承載著華夏文明的集體記憶,是民族情感的重要載體和民族親和力與凝聚力的核心,是眾多炎黃子孫的心靈故鄉。中華文明源遠流長、從未中斷,至今仍充滿蓬勃生機與旺盛生命力。黃河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之根與力量之源,是中華民族的基本文化符號。可以說,黃河文化是維系中華文化脈絡的主干,是中華民族心理認知的最基本參照坐標。它縱向賡續了中華民族的文明歷史,橫向凝聚了全球炎黃子孫的心靈歸屬和精神寄托。黃河文化的存在表明,中國不是一個想象的共同體,而是歷史共同體。中華民族要復興,需要依靠文化認同凝聚全世界中華兒女的力量。深度闡發黃河文化,將最大限度形成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增強中華兒女同根同源、風雨同舟、守望相助的共同體情感,促使全體中華兒女手足相親、人心相聚,讓中華民族在復興路上走得更堅定、更團結、更自信。

2.傳承黃河文化,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精神支撐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文化強國建設,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要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強國,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推進文化自信自強,鑄就社會主義文化新輝煌”,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不斷向前深入推進。黃河文化不僅寄托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還因其本身具有的文化特質而成為中華民族復興之路的重要精神動力和堅實文化基礎。傳承黃河文化,有利於我們堅定文化自信,為文化強國建設提供精神支撐。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強盛,總是以文化興盛為支撐的,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需要以中華文化發展繁榮為條件。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黃河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根和魂。傳承黃河文化,將為我們堅定文化自信提供豐厚滋養。黃河文化具有很強的開放性和包容性,其兼容並蓄的文化傳承,造就了剛柔並濟的民族精神內核,涵養了厚德載物的民族性格,錘煉了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講清楚中國是什麼樣的文明和什麼樣的國家,講清楚中國人的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展現中華文明的悠久歷史和人文底蘊。”誕生於黃河流域的傳說,如盤古開天辟地、女媧補天、夸父逐日、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都以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回應大自然對人類生存的挑戰,為中華民族戰勝艱難險阻、追求美好夢想提供了豐厚精神滋養,體現著中國人宇宙觀、天下觀、社會觀、道德觀的基本起點。傳承黃河文化,可以夯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統一思想、形成廣泛共識的思想基礎,在全社會凝聚自然天成的磅礡歷史動力。

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須有相匹配的文化賦能和文化力量的支撐。民族標識總是通過文化來確立的,沒有文化的獨特性也就無所謂民族的特點。經濟全球化帶來了文化的交流碰撞,我們應在更加廣泛地開展同各國的文化交流中,取長補短、擇善而從,在不斷汲取各種文明養分中,豐富和發展黃河文化,大力弘揚中國特色的文化標識。黃河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深厚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協和萬邦”“親仁善鄰”等價值理念,塑造著世界文明的中國特色。

3.弘揚黃河文化,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智慧啟迪

“黃河寧,天下平。”黃河是中華民族的生命河。但是,它在中國歷史上又被冠以“善淤、善決、善徙”六字。從某種意義上講,中華民族治理黃河的歷史是一部凝心聚力、團結協作的奮斗史,也是一部生動的治國史。黃河文化內蘊著中國之路、中國之治、中國之理背后的思想與精神力量。新時代弘揚黃河文化,不斷以新的思想內涵、時代內涵和文明內涵回應人類實踐的大邏輯,將為國家治理現代化提供智慧啟迪,從而為中國式現代化把握時代、塑造時代和引領時代發展注入精神動力。

黃河文化浸潤著中國政治與社會文化中發達的制度要素,蘊含著我國自古以來治國理政的深厚智慧。黃河流域是我國禮儀與禮制文明產生最早的區域,黃河文化飽含著德治的傳統思想理念,影響了仁禮並舉、忠孝節義等治國理政思想的產生。自古以來,從大禹治水到潘季馴“束水攻沙”,從漢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務、漕運”刻在宮廷的柱子上,漫長的治河歷史高度凝練了黃河文化對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基本態度。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大同制度,大禹治水“身執耒臿,以為民先”所示范的責任情懷,西周“敬德保民”的禮樂制度,無不彰顯著中華民族探索並實踐制度建設的悠久傳統。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治理好今天的中國,需要對我國歷史和傳統文化有深入了解,也需要對我國古代治國理政的探索和智慧進行積極總結。”國家治理能力具有很強的民族性、地域性、歷史性和文化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一個國家選擇什麼樣的治理體系,是由這個國家的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決定的,是由這個國家的人民決定的。我國今天的國家治理體系,是在我國歷史傳承、文化傳統、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上長期發展、漸進改進、內生性演化的結果。”5000多年中華文明內秉著中國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文化底蘊和精神特質。黃河治理歷史反復証明,在中國這樣一個擁有超大疆域、多民族、超多人口的大國,要實現良好的國家治理,就一定需要一個集中統一領導的政權和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黃河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歷史文脈,充滿人類文明的智慧之光,其生生不息的密碼深藏在不斷革新的歷史實踐中。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進程中,絕對不能割斷歷史脈絡,而要把歷史這本最好的教科書讀懂、讀深、讀透,既契合我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大一統的文化傳統,又吸收現代政治文明發展成果。在此基礎上自覺掌握、傳承發展黃河治理文化體現出的管理機制、動員體制、政府行為規律等制度文化要素,方能為當前提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智慧啟迪和重要借鑒,方能讓黃河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採。

(作者:郝書翠,系山東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山東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責編:萬鵬、代曉靈)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