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高質量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劉嗣方

2023年05月26日08:29    來源:學習時報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業強國的應有之義,也是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舉措。從建設美麗鄉村、鄉村建設行動,到黨的二十大提出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鄉村振興的基本內涵和目標要求不斷拓展。當前,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面臨前所未有的新情況,必須放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大背景下來審視,把握新的變化趨勢,著眼新的目標要求,與建設農業強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統籌起來,加強頂層設計、統籌謀劃,努力滿足億萬農民對建設美麗家園、過上美好生活的願景和期盼。

順應城鄉一體化融合發展新格局,注重實現鄉村和城市各美其美、美美與共。振興鄉村,不能就鄉村論鄉村,還是要強化以工補農、以城帶鄉,加快形成工農互促、城鄉互補、協調發展、共同繁榮的新型工農城鄉關系。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城鄉關系走過了二元分割階段、以城市為重點的城鄉關系調整階段以及城鄉統籌階段。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鄉深度融合進程明顯加快,在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新型城鎮化戰略引領下,重大生產力布局持續優化,作為高質量發展增長極和新的動力源的城市群和都市圈,對廣大農村地區輻射帶動不斷增強,逆城鎮化現象在一些地方顯現,縣城和重點鄉鎮也成為城鄉融合發展的助推器。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需要精准研判城鄉關系發展的結構性、趨勢性變化。堅持城市群、城市圈、區縣域和鄉村整體謀劃、一體規劃,在充分尊重農民意願前提下穩步推動村庄撤並、合理優化鄉村功能,協同推進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配置,挖掘特色資源優勢,傳承發展農耕文明,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因地制宜分類推進,讓城市與鄉村既協同互促又各具特色。

順應鄉村人口流動變化新特征,注重統籌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合理布局。人口問題始終是我國面臨的全局性、長期性、戰略性問題。鄉村人口變動關乎我國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布局和后勁,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以及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意義重大。從適度人口理論來看,合理的人口規模能夠平衡農村人口結構、緩解老齡化趨勢,保証農村能夠有效進行物質再生產,實現人口數量質量與經濟社會發展動態平衡。我國歷史上是鄉土社會,新中國成立后較長時間內,農村人口始終佔據多數。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城鎮化深度推進,鄉村人口結構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城鄉之間人口流動更為頻繁,勞動力外流和農民工返鄉現象並存,農村老齡化、區域人口增減分化等問題凸顯。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需要適應農村人口結構和社會形態的變化。因地制宜優化村社規模,適時深化村級建制調整改革,合理劃定管理單元,著力解決建制村分布密集化、村庄空心化等突出問題,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標准統一、制度並軌,針對“空巢”老人等突出問題採取“暖心食堂”“互助養老”等新舉措,提升鄉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供給質量,持續加強人居環境綜合整治,逐步讓農村基本具備現代生活條件。

順應鄉村產業多元發展新態勢,注重構建多業態多功能現代化鄉村全產業鏈。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推動產業振興需要做好“土特產”這篇大文章,向開發農業多種功能、挖掘鄉村多元價值要效益,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要效益。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農村改革不斷深化,發展活力有效釋放,鄉村產業由以往單一農業生產向多元功能拓展,“村村辦廠、村村冒煙”一度成為鄉村工業化的火熱現象。黨的十八大以來,農村綜合改革縱深推進,鄉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趨勢明顯,農業與工業、服務業相互滲透,電子商務、農業生產托管服務、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等新業態加速涌現,有效促進農業節本增效、農戶持續增收、鄉村消費轉型升級。適應鄉村產業融合發展趨勢,加快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重構農業產業鏈、價值鏈、利益鏈無疑是推動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的必答題。 必須堅持規劃引領、政府引導,深化農村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挖掘生態資源特色和文化旅游優勢,圍繞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培育鄉村特色產業集群強化政策支持,推動農業與工業、物流、休閑旅游、信息技術服務等多元化業態深度融合,通過碳排放交易、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等機制推動生態資源“變現”,有效延長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把更多收益留給農民,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

順應大數據智能化變革新趨勢,注重發揮數字化全面賦能鄉村建設作用。數字經濟將數據要素轉化為數據產品並賦予使用價值,與農民生活、農業生產、農村政務相結合,改造了傳統生產生活方式,促進了鄉村人與社會全面高質量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農村通信設施從無到有,逐步建立起信息組織體系和技術依托網絡,並通過數字鄉村建設推動現代化農業邁入信息化時代。黨的十八大以來,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刻改變了農業農村生產生活形態,農村電商、直播帶貨、流量經濟等新業態活力迸發,無人機、數字化監測系統等工具日益成為農民手中的“新農具”。實現城鄉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必須搶抓數字化變革重大機遇,以數字化創新發展促進城鄉在規劃布局、要素配置、產業發展、公共服務和生態環保治理相互融合發展。從頂層謀劃數字鄉村建設,組織實施鄉村數字新基建項目,推動鞏固脫貧、農資監管、農產品流通、集體經濟監管等領域數字化應用場景建設,鼓勵探索農業生產智能轉型、鄉村經營鏈上增值、鄉村治理智慧創新等新模式,撬動鄉村生產生活生態各領域系統性重塑。

順應農村全面實現脫貧新變化,注重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扎實推進共同富裕。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標志著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一大步。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遠。新中國成立后,隨著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農村基礎設施的建設和農業技術的推廣為減緩貧困奠定了基礎。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率先進行了經濟制度改革,實行了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農民收入大幅提高,溫飽問題逐步得以解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把精准扶貧事業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對貧困問題作出了符合當下實際的科學判斷,提出了扶貧開發重要思想,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減貧目標,為全球貧困治理提供了重要經驗。更好滿足鄉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必須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基礎上推動共同富裕,縮小城鄉之間、不同區域鄉村之間以及鄉村內部差距。注重培育壯大新型農村集體經濟,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做大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支持財政資金以股權方式注入,引導和鼓勵農戶以農地、農房、農園等與村集體經濟組織開展股份合作經營或資產托管服務,創新農村集體經濟運營模式,推進零散資源要素的有機整合,實現村內資源資產統一管理和集約化利用,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社會化服務,推進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順應農村群眾精神文化新需求,注重推動鄉村文化傳承保護與挖掘利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物質水平是文化變化、創新以及發展的基礎,隨著物質條件的大幅改善,鄉村群眾對豐富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加迫切。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通過實施在農村掃除文盲、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快鄉村文化設施建設,推進文化信息共享、農家書屋和農村電影放映等工程,農村落后文化事業得以快速發展並取得積極進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推動農耕文明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把鄉風文明作為鄉村振興的緊迫任務,為建設農業強國注入精神力量。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腦袋”,不僅美在外形還要鑄魂提質。必須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村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創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抓手、平台和載體,尊重鄉村歷史文化傳統、尊重鄉村自然生態資源、尊重村民生活民俗傳承,保護好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重新認識和挖掘鄉村價值,激發鄉土文化資源,繼承發揚優秀鄉村文化,創造更具有時代生命力的鄉村文化。

順應鄉村社會結構變化新挑戰,注重構建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的鄉村現代治理體系。農民是農村社會發展的原動力,通過完善基層組織功能以及發揮農民主體地位,能夠為廣大農村、農民提供更加優質服務,從而提升農村社會治理水平、加快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新中國成立以來,通過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和鄉村管理模式,我國鄉村形成了“支部建在生產單位”的方式,實現了黨組織在鄉村的全覆蓋,中國特色鄉村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催生出黨領導下的“鄉政村治”治理模式。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鄉村社會組織形態與治理模式正在發生新的變化,黨建引領鄉村治理作用更加突出,不少地區通過黨員志願服務驛站、家風廣場、“群眾說事”等新形式,有效促進了農村社會和諧穩定。實現鄉村有效治理,必須從治理理念、治理主體、治理體系、治理方式協同發力、系統推進,不斷創新治理理念、方式和手段。緊緊抓住黨建引領這個“牛鼻子”,把黨支部作為鄉村治理的“主心骨”,把黨員作為鄉村治理的“主力軍”,調動社會資源和市場力量,打造具備適應和引領現代化能力的新時代變革型組織,支持各地探索各具特色的鄉村治理路徑,推廣“志願者+信用賦分”、基層權責清單、“三治結合”等治理新模式,實現鄉村社會之“和”、農民精神之“美”。

(作者系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副主任,重慶社會科學院黨組書記、院長)

(責編:劉圓圓、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