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飛 原帥
2023年05月08日07:56 來源:光明日報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進行專門部署,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同時強調要深入實施人才強國戰略,完善人才戰略布局,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這些新表述、新要求,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進一步指明了方向。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國家發展靠人才,民族振興靠人才”,他明確提出“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面向未來,我們要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牢固確立人才引領發展的戰略地位,以國家戰略需求為導向,以產業需求為牽引,實行更加開放、更加便利的人才引進、培養政策,打造良好人才創新生態環境,穩步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舉措落實落地。
1、建設好高水平人才高地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刻把握世界發展大勢和歷史機遇,在更高起點、更高層次、更高目標上,對加快建設人才強國作出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意義深遠,責任重大。
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是緊抓全球人才流動新趨勢歷史機遇的重要戰略舉措。近年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加速演變,經濟優劣勢區域重新布局,人才的戰略性地位和價值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全球人才流動出現了一些新的特點,人才流動規模不斷擴大,流動速度持續提高﹔區域化和局部化人才流動趨勢明顯,歐洲國家、亞洲(特別是東亞)國家以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出現了越來越多的“人才集聚型”全球城市﹔全球人才流動伴隨明顯學科特征,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等成為人才流動活躍度最高的領域。我國經濟與研發環境持續改善,人才回流拉力提升,已經開始迎接海外科技人才回流高潮。《2020中國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向國內崗位投遞簡歷、有意在國內發展的海歸人才數量較2019年猛增33.9%,增幅遠高於2019年的5.3%、2018年的4.3%的同比增幅。
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戰略支撐。當前,國際形勢錯綜復雜,政治經濟格局加速演變,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科技創新成為國際戰略博弈的主要戰場,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對於維護國家戰略利益、推動高質量發展具有前所未有的緊迫性。國際競爭、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離不開高水平人才的支撐和引領。建設好高水平人才高地,全面集聚戰略人才、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以人才引領科技創新、支撐產業競爭,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為我們加快建設科技強國、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強大動力,必將重構國際人才競爭、科技競爭新格局。
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將為建設好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貢獻中國方案。16世紀以來,全球先后形成了意大利、英國、法國、德國、美國等5個科學和人才中心,它們以不同方式聚集了一大批頂尖科學家,產生了一大批頂尖科技創新成果。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交匯發展,我們面臨前所未有的歷史機遇和嚴峻挑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綜合考慮,可以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一些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也要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這是黨中央對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謀劃,必將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全球人才事業發展貢獻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方案。
2、深刻把握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本質要求
人類歷史上,科技和人才總是向發展勢頭好、文明程度高、創新最活躍的地方集聚。高水平人才高地是各類卓越人才的高度聚集地,這意味著高水平人才高地城市(及城市群)將成為科技創新、產業集聚、經濟增長、改革開放的主陣地。隻有深刻把握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本質要求,方能自覺站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的高度去謀劃和推動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
深刻認識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的戰略目標。高水平人才高地代表著頂尖人才的高度集聚,科技創新的高度活躍,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北京、上海和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明顯,經濟基礎雄厚,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國家實驗室和全國重點實驗室、高新技術企業雲集,是我國參與全球科技創新競爭的支柱,具備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基礎條件。在三地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在一些高層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著力建設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不僅僅是將特定城市建設成為高水平人才高地,而是要使三地在構建新時代人才發展“雁陣格局”中充分發揮“頭雁引領”關鍵作用,輻射帶動區域協同發展。歸根究底是要“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實現“到2035年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和高水平人才隊伍位居世界前列”的戰略目標,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做好人才准備。
准確把握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的正確政治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做好人才工作必須堅持正確政治方向,不斷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主動擔負起時代賦予的使命責任。”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是新時代人才工作取得歷史性成就的決定性要素,是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前提。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必須堅持黨的領導和黨管人才的原則,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優先位置,大力建設戰略人才力量,團結各行各業人才,使人才自覺地投身到黨和國家的事業當中。
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的重大判斷,深刻回答了為什麼建設人才強國、什麼是人才強國、怎樣建設人才強國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為我們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推進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是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抓手,必須深入貫徹黨和國家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堅持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營造有利於釋放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創新氛圍。
3、持續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為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提供有力支撐
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是我國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內在需要,也是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科技自立自強戰略的必由之路。我們要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大精神,不斷加強人才工作戰略謀劃和政策創新,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為我國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提供戰略支撐。
始終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堅持黨對人才工作的全面領導,這是做好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証。黨管人才是保証新時代人才工作沿著正確政治方向前進的根本要求。要深刻認識加強新時代人才工作、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戰略意義和全局意義,牢牢把握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要加強對人才工作的政治引領,不斷加強和改進知識分子工作,鼓勵人才深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著力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事業中來,努力建設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人才隊伍。
持續深化人才工作體制機制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得不夠、“立”得也不夠,既有中國特色又有國際競爭比較優勢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還沒真正建立。他強調,要“打通人才流動、使用、發揮作用中的體制機制障礙”“使各方面人才各得其所、盡展其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是構筑人才制度優勢、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戰略之舉。近年來,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尤其注重破除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服務、支持、激勵等方面的體制機制障礙,向改革要動力。如北京圍繞首都發展、引進和服務海外高層次人才、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等方面陸續出台系列人才政策。面向未來,三地更要緊抓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大機遇,用足用好國家賦予的人才發展各項政策措施,持續推進符合地方特點的人才體制機制改革創新,著力解決人才權限、評價使用、科研管理、成果轉化等突出問題,加快形成有利於人才成長的培養機制、有利於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有利於人才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
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戰略人才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是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建設戰略人才力量作為重中之重來抓。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要繼續將建設戰略人才力量作為加快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的重點任務進行謀劃,充分發揮三地高校和科研院所集中等優勢,加強國家實驗室、新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等科技創新主平台主陣地建設,加強跨地區、跨行業、跨領域、跨單位科研團隊建設和項目合作,為戰略人才集聚、培養打造國際一流的創新平台。圍繞國家重點領域、重點產業,組織產學研協同攻關,在重大科研任務中培養戰略領軍人才。
堅持完善有利於激發人才活力的軟硬環境。全球引才競爭,實質上是人才發展環境的競爭。環境好,則人才聚,事業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必須積極營造尊重人才、求賢若渴的社會環境,公正平等、競爭擇優的制度環境,待遇適當、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為人才心無旁騖鑽研業務創造良好條件”。高水平人才高地要集聚全球高端人才和智力資源,必須擁有“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的人才生態環境,這是釋放我國人才創新創造活力的重要基礎保障。要持續深化人才評價使用機制改革,在創新科研成果評定、職稱評聘等方面的改革中取得新的進展﹔要統籌加強人才服務體系建設,堅持以高品質、便利化的綜合創新提升城市軟實力﹔還要持續改善“硬環境”,加快優化“軟環境”,真正幫助各類人才解除后顧之憂,不斷增強各類人才的歸屬感,為人才心無旁騖鑽研業務創造良好條件。
(作者:賀飛、原帥,分別系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首都高端智庫研究員、副研究員)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