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

易高峰

2023年04月14日08:27    來源:光明日報

近日,教育部等5部門發文,就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專業設置作出部署安排,為推進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服務支撐中國現代化建設按下“快進鍵”。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我們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明確了高質量人才培養的目標任務,為新時代高校教育教學改革指明了前進方向。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高校責無旁貸,須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從專業、課程、平台、能力、機制等方面入手,推動塑造教育教學新賽道、新動能、新形態。

專業建設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基礎。要以一流專業建設為抓手,集聚專業建設資源要素,強化內涵建設、特色建設和高質量建設。圍繞一流專業建設,完善行政與學術管理協調機制,構建校地校企合作共建、協同育人的跨界融合機制,探索高校間人才共育的交流合作機制。充分發揮一流專業在特色發展、資源建設、質量提升等方面的示范引領作用,打造緊密對接產業鏈、創新鏈的特色專業,堅決淘汰不適應社會需求的專業,升級改造傳統專業,避免千校一面和盲目追求規模擴張,形成高水平的人才培養體系。

課程改革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核心。要以“蠟炬成灰,出彩學生”的責任擔當,聚焦課程建設“主戰場”、課堂教學“主陣地”,打好課程改革“陣地戰”。以教材為基礎,緊抓教育數字化轉型機遇,促進教師思想觀念轉變,加強數字教材建設,研發新型教材,編制有當地特色並體現高校自身特點的教材。要充分利用數字技術,賦能教學方法,鼓勵教師採用信息化教學、數字仿真實驗等教法,打造教學新形態。課程改革要以學生為本,尊重學生個性化發展,強化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可以邀請當地行業專家參與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把課堂搬到企業現場、生活現場,創設沉浸式、體驗式教學模式,讓課堂煥發出生機活力。

平台建設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關鍵。圍繞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高校要堅持扎根地方,深化“引企入教”,培育、鞏固、提升一批高水平教學平台,把人才培養厚植在產業發展的土壤裡,有效支撐人才自主培養。通過校際聯盟、校地合作等舉措,積極構建綜合性、開放性的大型實驗教學平台,在實驗實訓中發揮樞紐作用。利用數字技術,積極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等平台,破解傳統實驗教學難題。通過“造船出海”“借船出海”等方式,在現代產業學院、未來技術學院的建設過程中,積極探索“智能+”“專業+”“課程+”基層教學組織建設模式,努力推進虛擬教研室建設。

能力提升是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的要點。培養能力的提升要在“實”字上下功夫。實實在在保障教師培訓投入,為教師訪學、參加學術會議和教學交流提供支持,推動研究型教師隊伍建設。依托基層教學組織,構建教師“進課題—進課程—進平台”的全鏈條能力提升機制,強化過程服務和結果考核。推進系部、課程模塊教學團隊、核心課程小組等基層教學組織開展集體教研、集體備課,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此外,還應優化教師發展中心運行機制,跟蹤培養教學能手、教學名師和帶頭人,形成一支教育教學骨干隊伍,為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養質量提供中堅力量。

機制改革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機制的創新改革應當建立在對現實問題的准確把握和深入剖析之上。要堅持從政治上看教學、從質量上抓教學、從規律上辦教學,高校管理者要深入各學院和相關兄弟院校調查研究,解剖麻雀、分析典型、借鑒經驗。集眾智可定良策,破除體制機制上的障礙和藩籬,需要充分了解相關主體的意見想法。諸如在教學評價、科研反哺教學等難題上,可以通過集體智慧來打通堵點、整合資源。探索完善“揭榜挂帥”“賽馬制”等新型科研組織機制,讓能者上、智者上,激發創新活力,提高創新投入效益。

(作者:易高峰,系鹽城師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教務處處長)

(責編:代曉靈、萬鵬)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