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理論
分享

凝聚合作新共識 共謀亞洲新發展

劉卿

2023年04月02日08:03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凝聚合作新共識 共謀亞洲新發展

   日前,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圓滿收官。這個亞洲地區最大的合作論壇,雲集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約2000名官產學精英線下參會,共商區域合作發展大計。在當前世界不確定性因素增多的背景下,亞洲國家通過這一平台凝聚合作共識、共同應對挑戰,向世界展示出團結協作、開放包容的“亞洲態度”,發出共創發展新未來的“亞洲之聲”。

  攜手應對新挑戰

   亞洲合作一個重要的經驗是共同應對挑戰、共謀發展出路。危機挑戰促使亞洲國家團結合作。每一次大的危機均驅動了一輪亞洲合作大潮,催動亞洲區域一體化不斷走向深入,開創了亞洲合作的新時代。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推動了第一次合作浪潮,形成了以“10+3”為骨架的東亞區域合作雛形。《清邁倡議》的簽訂加快地區金融合作機制化,促成區域雙多邊互惠協定的達成。東盟與中日韓領導人建立“10+3”會議機制,東盟正式啟動自貿區,並與中日韓三國分別簽訂了自貿協定。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推動了第二次合作浪潮,催生了新一輪區域合作倡議和實踐。東盟與中日韓簽署清邁倡議多邊化協議,建立“10+3”宏觀經濟研究辦公室,使得東亞區域合作更加緊密,成為經濟全球化中堅力量。這些都呼喚著“亞洲世紀”的到來。

   當前,多重挑戰和危機交織疊加,世界經濟復蘇艱難,發展鴻溝不斷拉大,生態環境持續惡化,冷戰思維陰魂不散,人類社會現代化進程又一次來到歷史的十字路口。一些國家大搞“筑牆設壘”、強推“脫鉤斷鏈”,嚴重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沖擊自由貿易規則,加劇全球經濟碎片化風險。為謀求一己之私,一些國家力圖推進集團對抗,組建小圈子,分裂、切割亞洲區域一體化,消耗亞洲發展動能。亞洲區域合作面臨不進則退的險境。然而,危機並沒有使地區國家退縮,反而激起新的合作動力,促成15個成員簽訂《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亞洲迎來了第三次合作大潮。RCEP這一合作機制整合了區域內27個貿易安排和44個投資協定,形成了世界上人口最多、經貿規模最大、最具發展潛力的自由貿易區,成為新時代引領世界發展潮流的標杆。

  激發合作新活力

   亞洲擁有世界最龐大的勞動力市場和世界三分之一的經濟總量,是全球最具發展活力和潛力的地區之一,在世界戰略格局中的分量日益提升。新的歷史條件下,亞洲將繼續堅持開放的區域主義,在以東盟為中心的多層次、寬領域的合作架構下,不斷創新發展,釋放源源不斷的活力,為域內外國家務實合作、共享發展成果提供重要平台。

   一是不斷擴大合作領域。面對當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發展新趨勢,地區國家需要加快拓展域內產業鏈供應鏈網絡,增強域內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性,提升區域產業鏈在全球供應鏈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積極彌補區域生產網絡中的薄弱環節,在一些關鍵的零部件、元器件、原料和設備方面實現本地化生產、區域化生產。為應對數字技術給經濟社會帶來的機遇與挑戰,區域合作需要加快數字經濟、數字金融、數字貿易等方面的規則設計,加強數字社會治理經驗交流,構建現代化的社會管理體系。

   二是不斷創新合作模式。加強貨幣穩定、投融資等領域合作,務實推進《清邁倡議》多邊化的實體化進程。協力促進各國能源合作,推進建設亞洲能源資源合作機制。激發次區域合作潛力,培育新的增長帶,打造新的增長極。加強次區域之間的橫向合作,相互補充、相互借鑒,完善合作體系,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功能完備、務實高效的復合型地區合作網絡。

   三是不斷升級合作機制。適時推動升級RCEP,構建更加緊密的區域經貿合作大平台。積極打造中國—東盟自貿區3.0版,推動“一帶一路”倡議同“東盟印太展望”開展互利合作,推進全球發展倡議重點領域同展望優先領域協同增效。中方將持續推進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堅持對標高標准國際經貿規則,全面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

  開創亞洲新未來

   面對風雲變幻的國際和地區形勢,亞洲國家需要把握好世界大勢,跟上時代潮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為引領,走共商共建共享之路,攜手構建更加緊密的亞洲命運共同體。

   一是推進構建發展共同體。亞洲成功的關鍵在於將發展作為本地區第一要務。在當前全球糧食、能源、氣候變化等多重危機陰影下,亞洲國家需要同舟共濟、攜手合作,引領全球治理,激活全球發展合作,構建全球發展共同體。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推動全球經濟治理變革,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系,實現普惠發展。調動各方資源,加快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實現更加強勁、綠色、健康的全球發展。

   二是推進構建安全共同體。面對冷戰思維和集團政治回潮,地區國家更要堅定獨立自主,高度警惕挑動地緣政治對抗、破壞亞洲合作的行徑,避免落入他人地緣政治的算計。堅決摒棄冷戰思維,旗幟鮮明地堅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統籌維護傳統和非傳統領域安全,多管齊下、綜合施策,協調推進地區安全治理,努力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的亞洲安全之路。

   三是筑牢命運共同體人文根基。亞洲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眾多古老文明彼此交相輝映,共同積澱亞洲合作的土壤。面對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等挑戰,各國更需要攜手合作,堅持不同文明兼容並蓄、交流互鑒,共同倡導尊重世界文明多樣性、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重視文明傳承和創新、加強國際人文交流合作。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類文明新形態,將繼續秉持開放包容、合作共贏的精神,與其他文明相互借鑒,大道同行,共同促進人類文明進步。

   (作者:劉卿,系習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特約專家,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研究員)

(責編:萬鵬、宋美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